刘卓
- 作品数:29 被引量:407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 语言、意义和历史境域中的体育基本理论问题被引量:5
- 2007年
- 无"境域"地考证体育基本理论问题不仅无效反而生乱,盖因这类属于体育人文社会学问题的探讨要受到所讨论问题的境域限定。围绕体育的存在特质,在"语言境域"、"意义境域"、"时间境域"三境的"缠绕"中考察体育的本质、功能和起源,并且关注人类与其所创造的文化作品之间的"互构共生",也许就是实质性地解决体育人文社会学领域中的基本难题的方法。
- 刘卓任杰
-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体育本质体育功能体育起源
- 略论“项群运动训练理论”产生的方法论基础
- 1994年
- 从方法论的角度阐述了“项群训练理论”的形成与地位。“项群训练理论”是一般训练理论与专项训练理论之间的一种“联接”,它起到了由此及彼的“桥梁”作用。
- 刘卓顾建军
- 关键词:方法论项群训练理论
- 论“运动竞赛规则的内在精神”——伦理学视角被引量:11
- 2006年
- 文章从伦理学视角出发,剖析了运动竞赛规则的内在精神并得出如下结论:保证运动竞赛健康发展的不仅是竞赛规则对运动竞赛的存在论承诺,更重要的由竞赛规则的内在精神对运动竞赛所提供的目的论承诺。
- 刘卓任杰
- 关键词:目的论
- 竞技场不是“高体能猿人”的加工厂被引量:1
- 2006年
- 对运动员的培养,注重科学训练之外还必须重视道德修养。否则,运动竞技文化根本不配承载“更快、更高、更强”的格言。竞技场是宏扬运动员人性光辉的中心舞台而不是高体能猿人的加工厂。
- 刘卓
- 关键词:运动员知识主体道德主体
- 我国青少年体校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思路被引量:93
- 2003年
- 对我国青少年体校的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少年体校存在着学、训矛盾,管理体制不顺以及人才输送缺乏效率等问题。提出调整结构以提高人才培养效益;进行制度创新,引入市场化机制培养体育后备人才。
- 马志和徐宏伟刘卓罗平
- 关键词:市场化机制青少年体校
- 西方竞技伦理研究中的缺陷
- 2007年
- 文章批判了当今西方竞技伦理问题研究中的两种方法论上的缺陷:第一是以物理学或者心理学的事实论证取代伦理学的价值论证;第二是以形而上的神学来否定现实竞技文化生活的意义。同时,文章还指出了西方竞技伦理问题研究中关于“公正竞赛”理论的一个死角:公正的“对等性”对竞技伦理学目的论的脱离。
- 刘卓任杰
- 关键词:公正方法论目的论
- 古代中西方体育观念差异的文化视角分析——从围棋与足球的文化背境谈起被引量:11
- 2004年
- 通过对足球与围棋所代表的文化的比较,揭示出身体观体育观的形成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并能为我国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可借鉴之处。
- 刘志国刘卓
- 关键词:足球围棋中国传统体育
- 学会放弃——论“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的四个根本性问题被引量:7
- 2007年
- 试图去解决存在于中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的如下4个根本性问题:(1)建立“体育哲学”学科的虚幻。哲学的“元性质”表现为它要关注各种学科,而哲学的能力表现为能够在“元性质”的水平上制造和解决问题。(2)虚假的“百家争鸣”学术氛围。福柯的“权力理论”表明,任何时代的社会知识和话语都具有“权力背景”,今天的中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领域所具有的“文化生态环境”在表面上看来至少不逊色于先秦时期的那种“百家争鸣”的情境,但却缺少了“百花齐放”的效果。(3)构建“大体育观”的梦幻。一种文化现象只要存在,它就有着摩尔式的“因其本身的缘故而值得存在的”理由。体育由于被赋予了“全能教育”的功能而变成了一种缺少捕捞能力的“大鱼网”。(4)信守“科学主义”的误区。作为一种针对人的身体教育现象进行研究的理论体系,体育学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文性的,按照海德格尔的看法,科学只需要日常性思维,人文学才要求创造性的思想。
- 刘卓任杰
- 关键词:体育人文社会学大体育观科学主义
- 谈谈中学体育教师的指导作风
- 1989年
- 引言当代体育教学理论的发展和丰富,使得教学人员更加注重在同一教学时间里实现多元的数学目标;以提高教学效率,这种对于个体学习者的个性健康而又协调发展的关心,已经成为“开放教学”的哲学基础,这种“开放教学”,鼓励教师和学生在承认二者之间所存在的指导与被指导的“纵向”关系的前提下,以平等的“横向”关系从事整体的数学活动;鼓励学生以“中心者”的身份,尽可能地在各个环节上参予教学活动,并对自己的学习负起责任来,以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教育功能。
- 刘卓
-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体育教学理论心理气氛教学结果性健康未来教育
- 论运动竞赛的内在固有价值——伦理学视角被引量:5
- 2005年
- 文章将运动竞赛置于知识论和伦理学两个维度中进行考察并得出如下结论:1.知识论给出运动竞赛的“是什么”(本质属性)而伦理学则显示运动竞赛的“能够成为什么”(价值意义);对于一种健康的运动竞赛来讲,它的“是什么”只是基本的,而它的“能够成为什么”才是根本的,并且后者具有价值上的优先性。2.运动竞赛的目的和目标是两个有质差的概念。
- 刘卓
- 关键词:伦理学两个维度知识论优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