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国强

作品数:32 被引量:142H指数:6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海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领域

  • 10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海域
  • 9篇重金
  • 9篇重金属
  • 8篇污染
  • 6篇重金属污染
  • 6篇金属污染
  • 6篇沉积物
  • 5篇生态风险
  • 4篇营养盐
  • 4篇生态风险评价
  • 4篇水质
  • 4篇邻近海域
  • 4篇近海
  • 4篇近海域
  • 4篇海洋站
  • 3篇重金属污染现...
  • 3篇污染现状
  • 3篇近岸
  • 3篇近岸海域
  • 3篇赤潮

机构

  • 32篇国家海洋局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广东海洋大学
  • 2篇南宁师范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邯郸市环境保...
  • 1篇自然资源部海...

作者

  • 32篇刘国强
  • 8篇青尚敏
  • 5篇张春华
  • 5篇魏春雷
  • 4篇刘保良
  • 2篇史海燕
  • 2篇陈海南
  • 1篇邢素坤
  • 1篇张少峰
  • 1篇石洪源
  • 1篇陈旭阳
  • 1篇林明裕
  • 1篇陈法锦
  • 1篇张少锋
  • 1篇张志娟
  • 1篇刘锐
  • 1篇李武全

传媒

  • 3篇广西科学
  • 3篇海洋通报
  • 3篇科技资讯
  • 2篇科技通报
  • 2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海洋科学
  • 1篇海洋学报
  • 1篇环境化学
  • 1篇生态科学
  • 1篇南方国土资源
  • 1篇科技创新与应...
  • 1篇渔业信息与战...
  • 1篇海洋技术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7篇2022
  • 5篇2021
  • 5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近20年赤潮灾害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本研究对广西北部湾近岸海域2002-2021年发生的20次赤潮灾害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近20年广西近岸海域赤潮平均每年发生1次,发生面积约为384 km^(2),持续时间为3.65 d,主要集中在春夏季,近10年(2012-2021年)相对前10年(2002-2011年)赤潮发生面积增加(18倍)。引发赤潮的生物种类共有10种,其中次数最多的是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其次是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flos-aquae)和红海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eum),但近10年不断有新的赤潮藻种出现。赤潮发生总数中,有毒或有害赤潮11次,分别为球形棕囊藻4次,夜光藻和水华微囊藻各3次,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1次。广西近岸海域赤潮发生的分布范围广,2008年以前主要发生在北海市涠洲岛海域,2008年以后钦州市三娘湾和三墩岛海域、北海市廉州湾及防城港市防城湾陆续开始发生赤潮。通过综合分析近20年北部湾近岸海域赤潮发生和分布的基本特征,为北部湾赤潮预警预报及治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粟启仲雷学铁刘国强孙燕劳齐斌孙田力
关键词:赤潮灾害
广西近岸海域海水中石油类的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被引量:5
2019年
根据2015-2017年对广西近岸海域表层海水中石油类的调查,分析了石油类的分布特征及其污染状况。结果显示,2015-2017年广西近岸海域表层海水中石油类含量范围分别为0.004~0.161 mg·L-1、未检出(ND)-0.102 mg·L-1、0.005~0.152 mg·L-1,平均浓度分别为0.038、0.028 mg·L-1和0.030 mg·L-1。与国内其他海域相比,广西近岸海域海水中石油类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季节变化上,2015年和2017年均表现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2016年表现为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年际变化上,2016年和2017年含量相当,但与2015年相比略有下降。石油类含量的高值区主要出现在近岸港湾,并呈现由近岸向湾外逐渐降低的趋势。石油类污染评价结果显示,2015-2017年,清洁水质所占比例由61%升到88%,表明广西近岸海域海水中受石油类污染程度较轻,石油类污染逐渐改善。
粟启仲劳齐斌申友利刘国强
关键词:广西近岸海域石油类污染评价
一种海洋站观测数据存储系统
本发明属于观测数据存储领域,尤其是一种海洋站观测数据存储系统,针对现有的观测装置不便于对观测数据进行存储,并且存储装置上的防尘板易堵塞,同时不具有警示性能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存储装置、除尘结构、警示结构和装配结...
刘国强孙燕粟启仲崔力维马欣
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对3种珍珠贝的鉴定被引量:1
2016年
传统的形态鉴定主要依赖于分类者的经验和水平,容易产生分类错误。为提高物种鉴定的准确性,作者采用形态学与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广西北海涠洲岛采获的3种珍珠贝进行了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形态学可将3种珍珠贝分别鉴定为企鹅珍珠贝(Pteria penguin)、宽珍珠贝(P.loveni)和中国珍珠贝(P.chinensis),但基于16S r RNA基因序列,形态学鉴定为P.loveni的标本应为P.lata。P.loveni和P.lata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种,并非为同物异名。珍珠贝属16S rRNA基因序列的种间遗传距离明显大于种内遗传距离,适宜作为该属种类鉴定的分子标记。在基于16S r RNA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树中,相同种类的不同个体均形成单系群,并获得很高的支持率。分布于中国沿海的珍珠贝属种类应包括P.lata,是否有P.loveni的分布尚需进一步证实。
刘国强刘锐魏春雷张春华
关键词:RRNA基因
防城港西湾及邻近海域水体重金属的季节性和年际变化特征
2022年
为评估防城港市西湾及邻近海域水体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本研究获取了2020年6月、9月和12月及2011-2018年西湾水体重金属的监测数据,2010-2020年防城江的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P i)法、综合污染指数(Water Quality Index,WQI)法、内梅罗污染指数(F)法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进行分析与评价。2020年防城江水体各重金属含量无季节性差异,基本上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2020年西湾水体重金属含量为锌(Zn)>铜(Cu)>砷(As)>铅(Pb)≈铬(Cr)>镉(Cd)>汞(Hg),Pb、Zn和Hg存在超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情况,超标率分别为(9.1±0)%、(10.6±14.6)%和(24.2±22.9)%。F显示局部区域处于轻污染状态,超标率为(7.5±5.3)%。WQI和F显示,2010-2020年防城江重金属污染水平随时间呈变好趋势,2019-2020年处于较清洁状态。WQI和F显示2011-2020年西湾水体污染水平随时间虽然有波动,但是整体有向好趋势。西湾水体中重金属的来源和污染程度受到人类活动和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共同影响。防城港市钢工业的持续发展,仍存在加重防城港湾重金属污染水平的风险,应继续加强对周边污染源的治理与评估。
雷学铁粟启仲刘国强孙燕张春华张春华申友利
关键词:水体重金属
北部湾入海河流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及入海通量研究被引量:24
2020年
于2018年2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对南流江、大风江、钦江、茅岭江和防城江等北部湾主要的入海河流开展调查,分析这些河流各形态营养盐的浓度特征及入海通量。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营养盐浓度差异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枯水期防城江、茅岭江和钦江的营养盐浓度较丰水期高,而丰水期大风江和南流江的营养盐浓度高于枯水期,表明丰水期大风江和南流江污染较为严重。丰水期,NO3^-是溶解态无机氮的主要成分,但枯水期防城江和大风江NH4^+比例升高。根据径流量资料和河流营养盐浓度,估算出2018年北部湾入海河流的氮和磷的入海通量分别为1014607 t和47929 t,其中溶解态无机氮占总氮的77%,PO34^-占总磷的40%。丰水期,南流江营养盐入海通量总体较高,其次是大风江,防城江、茅岭江和钦江的营养盐入海通量相对较小。枯水期,受区域污染影响,不同河流营养盐的入海通量变化较大。与历史对比,北部湾河流的营养盐入海通量显著升高,表明河流营养盐输入的升高可能是北部湾近海水体富营养化加重的重要因素。北部湾河流不同时期氮和磷输入量的差异,可能会对北部湾近岸及邻近海域生态系统产生较大影响。
劳齐斌刘国强申友利粟启仲高劲松陈法锦
关键词:营养盐入海通量河流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铁山港水质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被引量:1
2022年
为探究近年来铁山港的水质变化状况,本文基于2016—2018年夏季铁山港海域3个航次的海水水质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铁山港湾的水质状况,并探讨影响铁山港湾水质的主要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17项监测指标转化为5种主成分,可以解释原始数据75.74%的信息;铁山港湾水质污染程度空间上由湾内向湾外递减,且夏季的水质逐年变好;相关性分析表明,影响铁山港湾水质的主要驱动因子为盐度、铅、悬浮物、水温和砷。此研究较好地描述了铁山港海域的水质时空变化,可为该海域海洋环境综合治理及海洋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孙燕申友利石洪源刘国强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水质评价营养盐重金属
2012年至2017年广西区海域赤潮及水华发生趋势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利用2012—2017年广西区海洋环境监测资料,研究2012—2017年广西区海域历次赤潮及水华发生情况,分析历次赤潮及水华发生时间、发生区域、藻类优势种的趋势变。分析结果表明:2012—2013年广西区海域无赤潮或水华发生,但从2014年开始每年均发生一次以上赤潮或水华;广西区发生水华或赤潮的藻类优势种主要为石莼(Ulva lactuca L)、囊藻(Colpomenia bullosa)、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 Scherffel),发生时段主要为12月至来年5月的冬末春初季节,该时段可提前加强现场巡查力度密切注意赤潮预警,为赤潮防灾减灾提供宝贵的时间。
青尚敏刘保良刘国强
关键词:赤潮
一种基于海洋站的海洋环境观测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海洋站的海洋环境观测装置,包括浮力座,所述浮力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防护箱,防护箱内固定安装有横向设置的滑杆,滑杆上滑动套设有滑板,滑板的顶部设置有载物板,载物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海洋水质检测仪本体,浮力座...
刘国强李少朗青尚敏马欣崔力维
舟山近岸海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对舟山附近海域沉积物中的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同步提取重金属(SEM)和5种重金属的分布进行了调查,并用(SEM-AVS)差值法对上述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中AVS和SEM含量均较低,AVS含量范围为0.005~4.21μmol/g,平均含量为0.546μmol/g,SEM含量范围为0.3356~1.614μmol/g,平均含量为0.7998μmol/g;表层沉积物中Cu、Pb、Zn、Cr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4.65×10^(-6)、27.21×10^(-6)、114.5×10^(-6)、58.26×10^(-6)和0.142×10^(-6)。(SEM-AVS)差值法的结果表明除5个站位外,其余站位沉积物中重金属对生物可能具有中等毒性。
粟启仲王益鸣申友利刘国强
关键词:沉积物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