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
- 作品数:25 被引量:80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生物学更多>>
- 论王安石绝句对中晚唐绝句的继承与变化被引量:1
- 2005年
- 王安石的七绝在取法白居易绝句与晚唐咏史绝句的过程中,发展出宋调特征;对杜牧、李商隐、韩亻屋等人七绝艺术的取法与创变,形成了雅丽精绝的艺术境界,宋人认为荆公之作回复唐音,主要是针对这类作品而言,但王安石在其中表现了新的艺术个性,开拓了新的诗境,并非对唐音的简单复归。王安石的五绝取法中晚唐五绝精巧细腻的特点而更富于变化。荆公绝句是宋代诗史上的独特现象。
- 刘宁
- 关键词:艺术个性
- 论唐末绝句艺术的丰富发展被引量:2
- 1998年
- 对于晚唐绝句,历代诗论褒贬不一,褒之者认为晚唐绝句艺术极大丰富,所谓“法莫备于唐人,中晚尤妙”。①贬之者则认为晚唐绝句之失恰在过于工巧,刻露而失浑成意味,明人胡应鳞批评晚唐绝句“大露筋骨”;所谓“愈工愈远,视盛唐不啻异代”;②又云晚唐绝句:“书情则怆...
- 刘宁
- 关键词:唐末诗人咏史杜荀鹤唐彦谦罗隐
- 韩愈“博爱之谓仁”说发微——兼论韩愈思想格局的一些特点被引量:9
- 2006年
- 韩愈《原道》提出“博爱之谓仁”,这个说法在宋代以后产生极大影响,成为儒家仁学中有代表性的阐释。本文梳理了韩愈以“博爱”论“仁”的思想渊源,认为以“博爱”论“仁”的意见,在汉唐时期逐渐流行,反映了汉唐儒学的理论旨趣。韩愈对这一旨趣的继承,反映了其思想与汉唐儒学的复杂联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其儒道革新思想的独特内涵。
- 刘宁
- 新闻报道中的女性受害者形象研究——以新京报微信公众号为例
- 2022年
- 新闻报道中女性受害者常以被凝视、被物化的他者形象出现,这种被选择性加工后呈现的形象,成为大众对女性受害者的认知依据。本文基于社会性别理论及女性媒介形象定义,通过文献分析法,分析新闻报道中女性受害者的媒介形象,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探究女性受害者形象如何被建构。本研究抽样选取新京报微信公众号中有关女性受害的推文,从报道体裁、受害者类型、受害者年龄、情感倾向、个人品质、身份角色六方面剖析文本内在逻辑,揭示结构性偏见,在宏阔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理解被建构的女性受害者媒介形象,最终将视点回落于新闻业务,从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唤醒大众性别意识,规范媒介生产。
- 刘宁丁甲第曾艾妮张文曦黄志伟
- 关键词:媒介形象社会性别理论新闻框架新京报
- 论毛诗诗教观与思孟学派的思想联系
- 毛诗对“情”与“志”的认识,体现了对自然人情的排斥,对道德情感的尊重,是立足道德情感的“情志合一”论,而诗教的力量,体现为道德情感对人心的风化感动。这与思孟学派对道德情感的深入认识,有着显著的思想联系。本文联系新出土的郭...
- 刘宁
- 关键词:诗教观思孟学派道德情感美刺说
- 杜预与《春秋》义例学的转型被引量:2
- 2009年
- 杜预的《春秋》义例学思想,相对于汉代《春秋》义例学发生了重要变化,它增强了《春秋》义例学的学术色彩,弱化了汉代《春秋》义例学阐发"比事"智慧的核心精神,反映了《春秋》义例学由经世向学术的转型。
- 刘宁
- 关键词:学术
- 人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在海洋蓝藻Synechococcu sp PCC 7002中的克隆和表达
- 窦利红邵宁施定基刘宁
- 关键词:基因海洋蓝藻聚球藻
- 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以白居易元和体的创作影响为中心
- 刘宁
- 关键词:元和体
- “务去陈言”与“归本大中”——论韩柳古文“明道”方式的差异被引量:1
- 2006年
- 韩愈与柳宗元古文的“明道”方式存在明显差异,韩文追求以不落陈俗、特立无匹的精神艺术个性来发明儒道,其所标举的“陈言务去”,并非仅仅体现于语言的创新,而是反映了其古文创作追求鲜明艺术个性的基本旨趣;柳宗元的古文并不刻意追求自异于众的艺术个性,而是以兼容众长、归本大中的旨趣发明儒道。“明道”方式的差异使韩柳在如何学习前代艺术,如何对待骈俪之文等问题上,表现出不同的态度。韩柳的分歧源于其“道”论的差异,韩愈着力从开启主体道德自觉与智慧的角度发明儒道,他深刻地继承了孔子仁学注重主体之开启的理论追求,柳宗元则更多地关注对儒道之普遍性原则的探索。明道方式的差异在韩柳的古文艺术中有丰富的呈现,韩文善于以丰富的情事和生动独创的语言与艺术手法发明儒家的人伦之道,较少在义理上探幽入微;柳文则更富于思辨性。
- 刘宁
- 关键词:明道个性化
- 参加王朝闻教授《美学概论》编写活动(1961-1981)的回忆--刘宁先生访谈录被引量:11
- 2008年
- 刘宁李世涛
- 关键词:《美学概论》访谈录俄苏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