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
- 作品数:8 被引量:46H指数:5
- 供职机构:九江市妇幼保健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早产儿重症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评价高频振荡通气对治疗早产儿重症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52例早产儿重症呼吸衰竭随机分成两组,26例采用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另26例采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肺功能变化,并发症及转归等。结果:HFOV组患儿在治疗6、12、24、48h,氧浓度(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明显下降,a/APO2(动脉/肺胞氧分压比值)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CMV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患儿上机时间、氧疗时间、病死率及并发症均较CMV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能较CMV更好地改善氧合和通气功能,迅速纠正早产儿重症呼吸衰竭,减少上机时间及氧疗时间,提高存活率,疗效较CMV好。
- 江建华刘宁黎瑞春吴淑娟
- 关键词:早产儿重症呼吸衰竭高频振荡通气常频通气
- 55例早产儿死亡原因分析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探讨早产儿死亡原因,为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提供对策。方法对2007~2008年期间死亡的55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早产仍然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早产儿死亡率占新生儿死亡数的52.89%,死亡原因顺次为肺透明膜病、感染、窒息、肺出血、颅内出血等。结论加强产前保健措施,减少早产儿发生率,加强产儿合作,提高窒息复苏水平,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可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存活质量。
- 刘昌宝詹志义刘宁
- 关键词:早产儿病死率
- 体位改变对早产儿呼吸暂停及胃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了解早产儿采用不同体位对呼吸暂停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36例早产儿自身交替采用仰卧位或俯卧位15度,记录呼吸暂停次数、胃内潴留液量和血氧饱和度。结果与仰卧位相比,俯卧位15度时呼吸暂停次数和胃内潴留液量减少,血氧饱和度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俯卧位150可减少早产儿呼吸暂停和低氧血症的发生,促进胃排空。
- 刘昌宝刘宁
- 关键词:早产儿胃肠功能体位
- 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2017年4月50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作为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分组,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丙种球蛋白组采用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新生儿肺炎治疗效果;肺部啰音、咳嗽、气促消失时间、胸片X线阴影消失时间;干预前后患儿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水平;治疗过程不良用药反应出现率;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丙种球蛋白组新生儿肺炎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丙种球蛋白组肺部啰音、咳嗽、气促消失时间、胸片X线阴影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丙种球蛋白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不良用药反应均轻微,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前两组免疫球蛋白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丙种球蛋白组免疫球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新生儿肺炎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新生儿病情,缩短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降低机体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和应用。
- 胡孝成刘宁
- 关键词:新生儿肺炎疗效
- 人源性胰母细胞瘤异种移植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 2024年
- 目的研究构建合适的动物模型用于胰母细胞瘤(PBL)的化疗药物筛选及新药评估。方法将手术切除的PBL肿瘤组织碎块移植到免疫缺陷的小鼠皮下组织,待移植瘤生长至1500 mm^(3)时进行瘤体传代及保存。使用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及PCR法对成功建立的PBL患儿起源的异种移植(PDX)模型进行人源性鉴定。结果HE染色显示小鼠PDX中的肿瘤组织及细胞和患儿肿瘤细胞形态基本相同,免疫组化结果显示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角蛋白7(CK7)和细胞角蛋白19(CK19)在PDX模型组织与人属源性肿瘤组织中有相同的免疫学特征。PCR分析显示PDX组织和原发肿瘤组织具有相同的个体来源。结论所建立胰母细胞瘤来源PDX高度保留了原发胰母细胞瘤的生长模式及蛋白表达特性,为胰母细胞瘤患者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用药指导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模型工具,给推动疾病机制探索及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
- 刘宁刘宁阎金龙项灯李匡凡罗鸣罗鸣
- 关键词:胰母细胞瘤模型构建组织病理学药物筛选
- 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肺保护性临床分析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肺保护性效果。方法选择48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采用药物加CPAP治疗,治疗组采用药物加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肺透明膜病治疗成功率;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上机前后患儿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结果治疗组肺透明膜病治疗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上机前两组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机后2 h治疗组氧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血气指标,有效保护患儿肺功能,降低呼吸机平均使用时间,改善患儿预后,值得推广。
- 詹志义刘宁
- 关键词:无创呼吸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 无创机械通气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观察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究早产儿呼吸暂停采取无创机械通气(NIPPV)联合枸橼酸咖啡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共75例,其中2018年1月-2019年2月50例。按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A(n=25)、对照组B(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A行持续气道正压(CPAP)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对照组B行NIPPV治疗,观察组行NIPPV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比较三组监测指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呼吸暂停次数,呼吸暂停持续天数、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及无创呼吸时间均低于对照组A、B,且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A、B(P<0.05)。观察组慢性肺病、颅内出血与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A、B(P<0.05)。观察组脑白质软化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A、B,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黏膜损伤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A,而略低于对照组B,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IPPV联合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可减少每日呼吸暂停次数,缩短无创呼吸时间、用氧时间与住院时间,改善血气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詹志义刘宁钟维维
-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暂停无创机械通气
- 袋鼠式护理联合母乳强化剂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联合母乳强化剂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B组(40例)和C组(40例)。A组单独采用母乳强化剂,B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C组采用袋鼠式护理联合母乳强化剂。比较三组早产儿的体格发育指标、摄奶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C组早产儿的体重、头围及身长增长速度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时,C组的摄奶量明显多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喂养不耐受、败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联合母乳强化剂可有效促进体格发育,增加摄奶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刘宁詹志义黎瑞春江建华胡孝成
- 关键词:早产儿袋鼠式护理体格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