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滨
- 作品数:59 被引量:24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技创新课题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股骨粗隆骨折行关节置换中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方法;比较内固定与关节置换的优缺点;总结股骨粗隆骨折行关节置换手术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方法:选取同期股骨粗隆骨折行钢板、PFN内固定与关节置换病例81例,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康复...
- 刘宏滨
- 椎弓根螺丝钉框架脊柱内固定49例分析及失败原因探讨被引量:1
- 1996年
- 自1970年Roy—Camille将椎弓根螺钉及钢板用于脊柱后路固定以来,随后出现了多种改良的经椎弓根脊柱后路内固定方法,而内固定失败也屡有报道.Roy—Camille一组66例病人中,螺钉折断20例,占30.3%,而Lesion报告135例中,其钢板断裂,螺钉折断20例,占15.6%.我院自1988年开展此项手术,共计49例,现将临床资料做一回顾并对内固定失败原因进行分析.
- 刘宏滨林云加蔡维富孙俊陈启忠
- 关键词:椎弓根螺丝钉脊柱骨折内固定
- 膝以下严重开放性创伤的修复
- 2006年
- [目的]研究膝以下严重开放性创伤的修复。[方法]自1995年3月~2005年3月收治膝以下严重开放性损伤153例,Ⅰ期修复106例,Ⅱ期修复47例,7种内固定方法,11种皮瓣修复方法。[结果]153例中随访132例,时间6个月~5年,平均17个月,术后功能优良率85.7%,皮瓣成活率良好。皮瓣局部坏死25例,骨不连4例,慢性感染8例,骨髓炎3例。[结论]改进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和皮瓣桥手术扩大了皮瓣的应用范围,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为膝以下严重开放性损伤的修复提供了良好的方法;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和各种组织瓣的合理应用是修复成功的关键。
- 刘宏滨宋一平张发惠童讯王和洪刘英
- 关键词:膝下皮瓣
- PFNA与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被引量:1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放旋髓内钉(PFNA)与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IFF)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7例老年骨质疏松IF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PFNA组(n=57)与置换组(n=40)。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术后1、3、6、12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量表评估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与置换组比较,PFNA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疼痛VAS评分明显减轻,下地负重时间明显延长,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1、3个月,置换组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PFNA组;术后6、12个月,两组髋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FNA与股骨头置换均能够有效重建老年骨质疏松IFF患者的髋关节功能。PFNA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疼痛轻等优势,而股骨头置换能够及早重建髋关节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最恰当的术式。
- 蔡筱松刘恒周敏张倩刘宏滨
- 关键词:股骨头置换
- 多孔面螺钉固定腰椎峡部裂的解剖测量及临床应用被引量:9
- 2002年
- 宋一平高崇敬张发惠钟桂午陈启忠刘宏滨张传开雷会宁
- 关键词:腰椎峡部裂
- 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观察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取股骨头多通道小孔径髓芯减压后骨髓干细胞与松质骨混合植入;对照组行多通道小孔径髓芯减压后异体松质骨植入。随访通过影像学检查及Harris评分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1)两组术前MRI测量股骨头坏死面积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比较,观察组坏死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2)两组术前Harri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观察组术后24个月股骨头Ⅲ期塌陷发生率为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7%(P<0.05)。结论:多通道小孔径髓芯减压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较好。
- 赵日光刘宏滨韩冰于海容吴刚
- 关键词: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髓芯减压术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
- 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在手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手部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手部创伤皮肤软组织缺损及瘢痕挛缩6例,皮瓣修复刨面面积11cm×7.2cm-4cmx4cm....
- 王和洪刘宏滨张传开赵日光冯晖
-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急诊修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创面被引量:4
- 2005年
- 刘宏滨宋一平雷会宁张传开童迅
- 关键词: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创面急诊修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胫前
- 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在手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手部创伤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修复手部创伤皮肤软组织缺损及瘢痕挛缩6例,皮瓣修复创面面积11 cm×7.2 cm~4cm×4 cm。结果 6例皮瓣全部一期成活,1例皮瓣出现边缘皮肤坏死,占皮瓣面积的1/10,经换药术后1月愈合。经6月至2年的随访,皮瓣质地良好,外观满意,手部功能恢复满意,皮瓣供区无功能障碍。结论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具有皮瓣血供可靠,质地薄,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选择。
- 王和洪宋一平刘宏滨彭文娟张传开
- PKP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伴椎体血管瘤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伴椎体血管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评价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1月收治1例强直性脊柱炎伴椎体血管瘤患者,有外伤史,外伤后到诊断为腰1椎体血管瘤时间为2周,C型臂X线机监测下行PKP,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腰1椎体血管瘤行PKP治疗获得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胸背疼痛即刻缓解,术后6个月随访症状无复发。结论外伤引起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胸背部疼痛性质改变,应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排除脊柱骨折,本例经检查确诊为腰1椎体血管瘤。PKP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伴椎体血管瘤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即刻缓解椎体血管瘤引起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 王和洪刘宏滨赵日光彭文娟宋一平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椎体血管瘤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