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毅
- 作品数:8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丹奥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 项建平薛彦忠张丽娟刘平毅郭仕峰褚秀英赵莹齐美英
-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丹奥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小剂量尿激酶50万u静滴每日一次,连续3d,同时给予丹奥80mg静滴每日一次,连续14d;...
- 关键词:
- 关键词:小剂量尿激酶丹奥
- 环氧合酶-2P-糖蛋白在肿瘤多药耐药中的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肺癌、胃癌、乳腺癌和胶质瘤中Cox-2和P-gp二者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显示阵列切片中Cox-2和P-gp表达情况。结果:以上肿瘤中Cox-2和P-gp具有明显的表达相关性,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情况存在密切关系。结论:Cox-2可能参与了P-gp介导的肿瘤多药耐药的产生,通过干预COX-2的产生为肿瘤耐药提供一种有效的手段。
- 甄宏伟杨晓庆叶涛刘平毅肖成涛任永昌马丽英
- 关键词:环氧合酶-2P-糖蛋白免疫组织化学肿瘤多药耐药
- 尼曼-匹克氏病一家系二例被引量:1
- 2007年
- 先证者女,8岁。患儿系第1胎,足月顺产,无窒息。5岁前生长发育正常,之后渐出现反应迟钝,行为异常,行动笨拙,易跌倒,学习能力下降,语音不清,持筷易掉落,喝水呛咳。曾在外院就诊,疑为“脑干脑炎,肝豆状核变性”等,服“青霉胺、硫酸锌”治疗半年后停药,症状逐渐加重而就诊。查体:体温36.6℃,脉率92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00/70mmHg。神志清,反应迟钝。
- 赵桂芬刘平毅
- 关键词:尼曼-匹克氏病家系肝豆状核变性反应迟钝足月顺产生长发育
- 部分脾栓塞加脾动脉灌注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Evans综合征临床研究
- 接贵涛刘平毅伦知见李明军陈仕兵张丽君鞠富霞
- 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Evans综合征进行部分脾栓塞治疗(介入治疗),是最近十几年发展进来的一种微创技术,是继内科疗法、外科疗法后的第三种本病的新的有效治疗方法。部分脾栓塞术是通过栓塞脾动脉分支,使脾实质发生缺...
- 关键词:
- 关键词:部分脾栓塞术长春新碱
-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丹奥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丹奥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进展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小剂量尿激酶50万u静滴每日一次,连续3d,同时给予丹奥80mg静滴每日一次,连续14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维脑路通、川芎嗪、脉络宁),每日一次,连续14d。于治疗前、治疗后3、7、14、28d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评价其临床疗效,同时监测治疗前后(14d)患者血液流变学及PT、APTT的变化,观察其并发症的发生。结果:①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在短期内明显改善,阻止了其病情的恶化,与对照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②治疗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PT和APTT较治疗前及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延长,但在正常范围;③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56.7%);④两组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丹奥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项建平薛彦忠张丽娟刘平毅郭仕峰
- 关键词:小剂量尿激酶丹奥进展型脑梗死
- 巴利昔单抗在HLA全相合同胞供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 接贵涛陈仕兵刘芳阮春慧张玉珍艾洪艳刘平毅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使血液系统疾病,遗传性疾病及实体肿瘤的传统治疗方法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为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的治疗开拓了新领域,成为化疗以外的另一重要治疗途径。近年来,随着对移植病理生理和移植免...
- 关键词:
- 关键词:血液系统疾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剂
- 联合复方黄黛片序贯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复方黄黛片、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DA方案[柔红霉素(DNR),阿糖胞苷(Ara-C)]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将30例APL患者先用ATRA、复方黄黛片诱导缓解,再用DA方案、复方黄黛片、ATRA序贯交替治疗,持续缓解5年以上者停药观察。结果30例中临床和血液学完全缓解(CR)28例,占93.3%。结论复方黄黛片、ATRA联合DA方案化疗是治疗APL的有效方法。住院时间短,毒副反应轻。
- 接贵涛刘平毅王彦丽
- 关键词: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维甲酸
- 全文增补中
- 脾脏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联合流式细胞术对淋巴瘤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脾脏细针穿刺针吸细胞学(fine-needle aspiration cytology,FNAC)和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均有优势与不足,本研究探讨FNAC联合FCM在诊断脾脏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01-01-2014-12-31临沂市沂水中心医院收治的16例脾脏肿大高度怀疑淋巴瘤浸润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FNAC检查,同时运用FCM分析针吸标本中各细胞的免疫表型,并将FNAC联合FCM的检测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6例穿刺标本,经FNAC检出淋巴瘤10例,其中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rnphoma,NHL)8例;脾脏功能亢进2例;脾脏髓外造血1例;反应性增生(benign reactive hyperplasia,BRH)3例。16例标本,经FCM检出淋巴瘤9例,其中B-小淋巴细胞淋巴瘤(B-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B-SLL)6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2例,1例为T-NHL;2例为BRH;另外5例经FCM分析其淋巴细胞群未见异常。FNAC联合FCM检出淋巴瘤11例,脾脏功能亢进2例,脾脏髓外造血1例,脾脏淋巴组织增生2例;其中1例经FNAC及FCM检测结果为淋巴组织增生,而其病理结果为脾脏转移癌,其余结果均与病理结果相符。FNAC联合FCM检测结果的准确率为93.75%(15/16),淋巴瘤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脾脏FNAC与FCM的联合运用不仅可观察病变细胞的形态,而且可以同时对同一细胞的多个免疫标记进行分析,提高了脾脏淋巴瘤诊断的准确率,是脾脏淋巴瘤诊断的一种方便快捷、安全有效且高度精确的试验方法。
- 刘平毅陈玲玲
- 关键词:淋巴瘤脾脏细针穿刺细胞学流式细胞术免疫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