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庆涛

作品数:16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大学科研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建筑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艺术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学

主题

  • 3篇审美
  • 2篇审美特征
  • 2篇素描
  • 2篇教学
  • 2篇传承
  • 1篇当代摄影
  • 1篇电影
  • 1篇侗寨
  • 1篇侗族
  • 1篇侗族鼓楼
  • 1篇信仰
  • 1篇虚构
  • 1篇叙事
  • 1篇阎立本
  • 1篇瑶族文化
  • 1篇要素提取
  • 1篇艺术
  • 1篇艺术特征
  • 1篇益智
  • 1篇益智玩具

机构

  • 16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艺术学院
  • 1篇广西幼儿师范...

作者

  • 16篇刘庆涛
  • 7篇褚兴彪
  • 2篇褚兴彪
  • 1篇李泰霖
  • 1篇贾朝红
  • 1篇白晓伟
  • 1篇刘志浩
  • 1篇宿高峰

传媒

  • 2篇美与时代(创...
  • 2篇包装工程
  • 2篇湖南包装
  • 2篇广西大学学报...
  • 2篇美与时代(美...
  • 1篇电影文学
  • 1篇建筑经济
  • 1篇寻根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陶瓷科学与艺...
  • 1篇旅游与摄影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国木构建筑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
2024年
基于CNKI和WOS数据库的(2003-2023年)中国木构建筑专题文献,采用文献计量软件CiteSpace进行数据可视化分析,旨在揭示我国木构建筑研究的现状、热点及前沿趋势。结果表明:我国木构建筑研究呈现出增长的态势。研究领域热点涵盖抗震性能、榫卯结构、仿木构、侗族建筑、梁思成及营造学社等议题;我国木构建筑研究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宏观阶段、具体深化阶段、传承应用与多学科交叉阶段。未来的研究中,少数民族及传统民居的多学科交叉木构建筑研究是发展趋势和前沿。
韦东裕褚兴彪刘庆涛宿高峰
关键词:木构建筑CITESPACE文献计量法可视化分析抗震性能
文人趣味与坭兴陶艺术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一般说来,陶器制作是工匠们所从事的活动,时至晚近,文人开始参与陶器制作活动,文人的独特审美趣味对陶器的制作欣赏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钦州坭兴陶的发展也是如此,现代意义上的文人即知识分子对陶兴陶的参与,拓展了坭兴陶的器型种类,他们对坭兴陶独特的窑变的欣赏,则引领了普通大众对窑变的审美重识,此外,文人坭兴陶的坯体上进行字画创作。这些都改良了坭兴陶产品的审美性格,还提升了坭兴陶产品的市场价值。
刘庆涛
关键词:文人趣味器型
"阎立本事件"的溯源与史传分野
2008年
《旧唐书》、《大唐新语》、《历代名画记》、《新唐书》和《宣和画谱》中的"阎立本事件"的元文本乃是唐代的正史传记;《唐朝名画录》中的记载来自于宫中的传闻。在对"阎立本事件"的不同评述中,国史、《大唐新语》和《旧唐书》等普通人作者大多认同阎立本受辱的正当性,而朱景玄、张彦远、苏轼、李公麟等绘画专业理论家则对阎立本采取了回护的态度;另一方面,唐代的专业理论家是通过对事件的否定来为阎立本辩护,在北宋则是关注人们对绘画职业持有的观念。
刘庆涛
关键词:唐代
广西竹编在土特产销售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解析广西竹编的造物手法和土特产销售包装设计元素,并应用于土特产包装设计。方法以田野调查法为基础,以资料文献法获取资料,以案例法论证。结论广西竹编在造型上采用仿生、对称两种手法,具有质朴自然的地域特色;广西土特产销售包装设计以地域风情文化为外包装文化视觉注意点。以地域竹编为产品销售内包装可以引起消费者的心理共鸣,进而提升土特产包装文化品质。
褚兴彪刘庆涛林筱露
黑泽明《用心棒》的叙事性分析
2021年
电影《用心棒》是黑泽明经典作品之一,它采用古典模式叙事架构,讲述流浪武士设计除掉恶势力以换取小镇安宁的行侠仗义故事。从面、线、点入手分析影片叙事构成,得出其处理故事背景有着简洁概括特点、线性叙事组织有着单纯肃穆特点、处理冲突节奏有着张弛有度特点,这三点共同造就了影片“高贵的单纯”的艺术品格。
刘庆涛褚兴彪
关键词:线性叙事
正确开展作品评析活动,提高素描教学质量
2008年
素描是一项需要长期训练才能形成的特殊技能,因此素描课是一项实践性操作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对每幅作品进行完整的评析,才能使学生的每一步实践过程都变的有实际意义,也是提高素描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作品评析活动中首先要制定评析的要点,这是保证素描作品评析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条件.还要注重学生之间的自评与互评及老师的点评这三种评析方法的结合使用,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在短时间内达到教学目的.另外在作品评析过程中正确的关注差生和控制学生人云亦云的现象也是保证作品评析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通过开展作品评析活动,提高了学生对素描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素描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贾朝红刘庆涛
关键词:素描教学
侗族鼓楼要素提取及益智玩具转化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榫卯结构是中国大木作重要结构形式,在少数民族中,侗族建筑在其大木作上较为突出,特别是鼓楼大木作。鼓楼是侗族文化象征与标识,是中国大木作重要组成部分,其视觉观感与内部构架在糅合民族技艺与审美形式的同时,彰显民族艺术独特感染力。鼓楼大木作在当今益智玩具中的应用较少,因此文章以象形拓展策略将鼓楼内部构成、外部形式、插接构件进行模块化归纳并转化运用到益智玩具模型设计中,助其娱乐的同时来弘扬侗族鼓楼文化。
吕金亚李泰霖褚兴彪刘庆涛
关键词:侗族鼓楼益智玩具设计思维文化传承
符号学视阈下布依族背带图案解析及IP衍生设计
2025年
通过对布依族背带纹饰解析,探讨其符号化过程及转化IP策略,寻求文化创新发展路径。以田野调查法收集整理布依族特质性背带纹饰,采取符号语义学方法纹饰特征,从“象似符”“索引符”“象征符”3个层面分析并提取概念元素,对布依族背带心纹饰进行现代化创新,以此证明布依族背带心纹饰符号在现代IP设计中发挥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对应关系。且显著性核心符号对文创产品设计有基础支持作用,在满足实用功能前提下,纹饰符号是提升产品内涵的重要手段,可深化消费者对布依族标识文化认知,具有产品与文化统一性两重价值,有利于地域民族文化的传播,为其设计实践提供思路。
褚兴彪欧远成刘庆涛
关键词:IP设计纹饰
家具与室内专业方向的设计素描教学被引量:1
2011年
家具与室内专业方向的设计素描课既不同于传统的纯艺术专业的全因素素描课,也不同于平面设计专业的设计素描课,这种不同是源于它们不同的专业要求和培养目标,因而,在教学方法上,也应该有所区别。家具与室内专业方向的设计素描课应培养学生的快速绘制草图的能力,应着重强调透视和比例的训练。在教学实践中,舍弃传统的素描绘画工具,而采用了速写本、自动铅笔等,更好地为教学目标服务。
刘庆涛
关键词:设计素描教学
脆弱的神灵:吉卜力电影中“巨灵”的寓意被引量:2
2017年
以日本吉卜力动画工作室早期出品的《风之谷》《幽灵公主》《平成狸合战》《龙猫》几部影片中的"巨灵"为研究对象,对"巨灵"的形象特征及其寓意进行解读,得出其所具有的三个方面的特征,即给予与毁灭的魔法之力,受伤与死亡的脆弱之躯,复活与重生的永生之质。"巨灵"的寓意在于其与自然的对应关系,并由此引发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永恒思考,以及寻求两者之间应有的宽容与谅解的共生之道。
刘庆涛褚兴彪
关键词:自然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