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志广

作品数:32 被引量:207H指数:10
供职机构:徐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卒中
  • 13篇急性
  • 12篇脑卒中
  • 8篇血性
  • 8篇预后
  • 8篇缺血
  • 8篇急性缺血
  • 8篇急性缺血性
  • 6篇血清
  • 6篇脑梗
  • 6篇脑梗死
  • 6篇急性缺血性脑...
  • 6篇梗死
  • 5篇蛋白
  • 5篇血管
  • 4篇神经功能
  • 4篇缺血性脑卒中
  • 4篇脑胶质瘤
  • 4篇急性脑梗死
  • 4篇急性缺血性脑...

机构

  • 31篇徐州市中心医...
  • 9篇仙桃市第一人...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徐州仁慈医院

作者

  • 31篇刘志广
  • 7篇谢艳
  • 7篇曹培卫
  • 7篇刘君
  • 7篇王江波
  • 6篇刘丙丽
  • 6篇袁方
  • 6篇李伟
  • 6篇朱亮
  • 5篇张冠群
  • 4篇徐艳祥
  • 4篇李再利
  • 4篇夏琳
  • 2篇李艳红
  • 2篇杨亚莉
  • 2篇刘艳琼
  • 2篇钱展
  • 2篇胡伟伟
  • 1篇辛在娥
  • 1篇朱遂强

传媒

  • 4篇实用癌症杂志
  • 3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海南医学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2篇安徽医药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广西大学学报...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神经损伤与功...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4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0篇2017
  • 1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振幅整合脑电图在评估重型颅脑外伤性昏迷患者预后中的作用被引量:20
2018年
目的研究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 EEG,aEEG)、脑电图反应性(EEG reactivity)、脑电图分型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等参数在预测重型颅脑外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性昏迷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住院的STBI昏迷患者64例,分别对其进行了aEEG、EEG反应性、EEG分型和GCS检查评估,并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aEEG、EEG反应性、EEG分型和GCS评分对STBI昏迷患者的预后判断的准确度分别为73.4%、68.8%、73.4%、64.1%,其中GCS评估STBI预后的准确度低于其他三种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EG、EEG反应性、EEG分型和GCS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574~0.843,P〈0.05)。aEEG、EEG反应性、EEG分型和GCS和STBI昏迷患者预后之间存在正相关(r=0.647、0.609、0.621、0.532,P〈0.05)。结论aEEG作为一种新型脑电技术,联合运用EEG类型、反应性及GCS等方法可有效用于STBI昏迷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徐海清宋春杰钱展刘志广曹培卫
关键词:昏迷重型颅脑外伤振幅整合脑电图预后
静脉溶栓后序贯替罗非班联合胶体扩容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2024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序贯替罗非班联合胶体扩容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80例)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实验组(8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序贯替罗非班联合胶体扩容治疗,疗程为48 h,之后2组均续以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2组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评价其安全性;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自溶栓至第10天,2组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溶栓至第3天,2组严重出血及轻微出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治疗7、14、30 d后,实验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30 d后,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30、90 d后,实验组m 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后序贯替罗非班联合胶体扩容治疗安全有效,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结局,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张莉傅新民智文虹刘志广
关键词:静脉溶栓替罗非班
醒脑静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卒中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变化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脑蛋白水解物60 m L静脉滴注,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再联用醒脑静注射液20 m L,14 d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MD变化、血流动力学、不良反应及心脑血管事件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4 d、1个月及6个月末的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CSS)评分分别为(9.57±2.46)分、(8.84±2.54)分、(7.25±2.35)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22±2.92)分、(15.35±3.24)分、(13.76±2.9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3 d、7 d和14 d末的FMD分别为(5.83±0.84)%、(6.47±0.62)%、(8.26±0.54)%,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45±0.76)%、(5.62±0.79)%、(5.82±0.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4 d末的血浆黏度(1.09±0.34)m Pa·s、全血黏度高切(2.71±0.85)m Pa·s、全血黏度低切(5.62±0.63)m Pa·s和纤维蛋白含量(2.26±0.66)g/L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7±0.39)m Pa·s、(3.58±0.97)m Pa·s、(6.52±0.83)m Pa·s、(3.35±0.71)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末,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65%,显效率为66.6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和44.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2%,与对照组的11.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脑卒中患者可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和脑血管内皮功能,安全性较好,有推广应用价值。
袁方李伟刘丙丽张冠群刘君朱亮王江波刘志广
关键词:醒脑静脑蛋白水解物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脑胶质瘤患者血清UBE2C、HIF-1α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胶质瘤患者血清UBE2C和HIF-1α水平与脑胶质瘤的临床因素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脑胶质瘤患者80例,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5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UBE2C和HIF-1α水平。分析血清UBE2C和HIF-1α水平与胶质瘤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KPS评分及临床分级等临床因素间的相关性。比较1年随访期间死亡病例和存活病例血清UBE2C和HIF-1α水平。结果胶质瘤患者血清UBE2C和HIF-1α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胶质瘤患者血清UBE2C和HIF-1α水平与年龄、性别、瘤灶直径、肿瘤部位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临床分级和KPS评分有明显相关(P<0.01)。死亡组患者入院血清UBE2C和HIF-1α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胶质瘤患者血清UBE2C和HIF-1α水平显著升高,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联系密切,可能成为临床评价该病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之一。
谢艳夏琳徐艳祥刘志广
关键词:胶质瘤缺氧诱导因子1Α
一种DSA导管床约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导管床技术领域的一种DSA导管床约束装置,包括床罩,床罩的上表面一端开设有头槽,床罩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设备,定位设备能够将人体与床罩之间的位置固定,床罩的边缘固定安装有多个安装座,安装座内转动安装有连接轴...
刘志广智文虹柳松雪李再利郝宁曹旭
血栓通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MMP-9影响观察被引量:14
2020年
探究血栓通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血清S100B、MMP-9变化,神经功能及安全性。观察组总有效率94.6%(53/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4%(45/56)(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100B、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血栓通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S100B、MMP-9水平,保护患者神经功能,安全可靠。
曹培卫智文虹李再利辛在娥朱遂强刘志广
关键词:血栓通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急性脑梗死S100BMMP-9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序贯替罗非班联合羟乙基淀粉扩容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序贯替罗非班联合羟乙基淀粉扩容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予对照组(40例)替罗非班治疗,试验组(40例)替罗非班联合羟乙基淀粉治疗,疗程为72 h,之后续以为期86 d的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观察两组出血、血小板减少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评价其安全性,记录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恢复情况评价其有效性。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从替罗非班应用负荷量起至用药第10天,试验组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 d后,两组严重出血及轻微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7、14 d后,试验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0 d后,试验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羟乙基淀粉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后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智文虹李再利曹培卫郝宁刘志广
关键词:替罗非班羟乙基淀粉神经功能缺损静脉溶栓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IFN-α和S100B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α干扰素(IFN-α)和S100B蛋白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病毒性脑炎患儿80例为研究组,同时纳入50例体检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儿童不同症状、阶段及预后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IFN-α和S100B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脑脊液和血清IFN-α和S100B蛋白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症组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IFN-α和S100B蛋白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P<0.01);恢复期患儿脑脊液和血清中IFN-α和S100B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急性期(P<0.01)。1年随访发现,预后差的患儿在入院时脑脊液和血清中IFN-α和S100B蛋白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患儿(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重症及急性期为IFN-α和S100B蛋白水平升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脑脊液和血清中IFN-α和S100B蛋白水平变化对评价病毒性脑炎的病情、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胡伟伟刘志广李伟袁方刘丙丽刘君朱亮王江波曹培卫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Α干扰素S100B蛋白脑脊液
抽吸血栓治疗对大脑后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研究抽吸血栓治疗对大脑后循环大血管闭塞(LVO)引起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依据预后情况,于我院治疗的200例大脑后循环大血管闭塞的AIS患者被分为预后不良组(112例)与预后良好组(88例)。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血浆血糖(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水平,并分析抽吸血栓治疗对大脑后循环大血管闭塞的AI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量表(NIHSS)评分、收缩压(SBP)、改良脑梗死溶栓后血管再通(mTICI)1级及美国介入和治疗神经放射学会/介入放射学会(ASITN/SIR)1级比例、血浆BG、HbA1c、总胆固醇(TC)、Fg、D-D水平均显著升高,mTICI 2b级及ASITN/SIR 3级比例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IHSS评分、mTICI及ASITN/SIR 1级、SBP、血浆D-D、Fg水平是大脑后循环大血管闭塞的AIS患者血管内抽吸血栓治疗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55~4.254,P<0.05或<0.01)。结论:NIHSS评分、mTICI及ASITN/SIR 1级、SBP、血浆D-D、Fg水平是大脑后循环大血管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管内抽吸血栓治疗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志广李再利李再利郝宁曹旭曹培卫
关键词:卒中血栓栓塞预后
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究影响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6月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和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比较两组受试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并分析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酗酒史、高血压、糖尿病、文化程度、卒中类型、病灶部位、病灶分布、病灶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为(9.3±1.5)μg/L,低于对照组的(17.6±2.8)μg/L(P<0.05)。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卒中类型、病灶部位、病灶分布及有无吸烟史、酗酒史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高血压、有糖尿病、病灶体积≥10 cm3和NIHSS评分≥15分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低于无高血压、无糖尿病、病灶体积<10 cm3和NIHSS评分<15分患者(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高血压(r=-0.256)、糖尿病(r=-0.311)、病灶体积(r=-0.405)和NIHSS评分(r=-0.442)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脑卒中后睡眠障碍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高血压、糖尿病、病灶体积和NIHSS评分有关。
谢艳刘志广
关键词:卒中睡眠障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