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忠岐 作品数:26 被引量:7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吉林大学第四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腹腔镜下前路经皮穿刺L_5/S_1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2008年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前路经皮穿刺腰5骶1(L5/S1)椎间盘髓核摘除术(TALD)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自1993年4月开展了与此相关的解剖学及影像学研究,并设计了腹腔镜下前路经皮穿刺L5/S1TALD。于1993年9月应用于临床,至1998年9月共完成该手术8例。结果8例患者经过临床7~10年的随访观察,总有效率100%。这可能与我们所做的病例适应证选择苛刻和病例较少有关。其中1例术后出现输液反应,由于身体抖动,造成手术部位疼痛,经过对症处理而治愈。结论腹腔镜下前路经皮穿刺L5/S1TALD,具有创伤小、疗效高、康复快、手术操作安全等优点,为L5/S1椎间盘突出开辟了一种新的介入治疗方法。 刘忠岐 韩长春 陈军 李艳民 韩俊 李亚刚 金虎 董良 邹儒明 李明亮关键词:腹腔镜 椎间盘切除术 介入性 髓质海绵肾(附四例报告) 1995年 刘忠岐 全帮兴 等关键词:髓质海绵肾 X线 腺性膀胱炎的影像学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研究分析腺性膀胱炎的综合影像表现,探讨各种影像检查的价值意义。方法对30例经膀胱镜及病理确诊的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CT及静脉尿路造影(IVP)检查、膀胱镜检查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30例全部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囊状结节型8例,实体结节型12例,局部增厚型4例,弥漫性增厚6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与病理诊断对照符合25例,准确率达83.3%。30例全部行膀胱镜检查,表现为菜花样改变20例,滤泡样与水肿改变6例,黏膜粗糙、不光滑、小丘样隆起4例。行IVP检查16例,其中12例诊断为膀胱占位,4例IVP未见明显异常。CT检查20例,表现为膀胱内菜花状或息肉状充盈缺损,膀胱壁广泛或局限性增厚,无壁外侵犯及盆腔淋巴结肿大。30例中有2例患者术后3年内3次复发;并发膀胱癌者3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为诊断本病的首选方法,CT检查时发现膀胱占位合并膀胱壁广泛增厚而无壁外侵犯及盆腔淋巴结肿大时,应高度怀疑本病。IVP对病变是否侵及输尿管口及有无肾脏、输尿管疾病有重要意义。本病与膀胱癌较难鉴别,膀胱镜检查病理活检是确诊的依据。 李明亮 孙艳 刘忠岐 陈军关键词:腺性膀胱炎 膀胱镜 病理 影像诊断 骨肉瘤的X线平片、CT、MRI诊断解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骨肉瘤的X线平片、CT和MRI影像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之间在一汽总医院吉林大学第四医院接受检查且确诊为骨肉瘤的3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X线平片检查19例,CT检查16例,MRI检查12例,回顾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诊断结果。结果 X线平片检查准确率为89.5%,CT检查准确率为90%,MRI检查准确率为100%。结论影像学检查能够为骨肉瘤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王玉清 穆景辉 刘忠岐 谭丽关键词:骨肉瘤 X线平片 CT MRI 冠心病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吸烟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吸烟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689例吸烟冠心病患者,根据PCI术后吸烟状态分成2组:术后戒烟组(n=417)及吸烟组(n=272)。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术后吸烟组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术后戒烟组(4.78%vs1.44%,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吸烟是术后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潘洪涛 刘忠岐 潘迪 高鹏 王婷 刘海舟 年小燕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吸烟 预后 医学影像特征提取及计算机辅助诊断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实现《医学影像诊断特征的提取及计算机辅助诊断过滤的研究》这一科研项目的软件开发。方法使用开源免费跨平台的面向对象的Java编程语言和netbeans集成开发环境进行开发。采用Singleton设计模式。结果该项研究实现了由临床特征及医学影像特征到疾病诊断的过程。结论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计算机对疾病的辅助诊断是可行的。 王玉清 刘忠岐 王晓夫 谭丽关键词:医学影像 计算机 JAVA编程语言 胸部创伤的DR与CT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胸部创伤的DR与C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2例胸部创伤的患者进行临床及影像学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行DR及CT检查,其中151例(93.2%)经临床对症治疗治愈,11例(6.8%)虽经全力抢救,但终因病情严重,治疗无效而死亡。结论 DR及CT检查是胸部创伤的重要手段,但单纯DR检查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密切结合临床、动态观察,才能减少漏误诊。及时有效的CT检查,可为早期胸部创伤明确诊断。 刘忠岐 陈军 李明亮 张曦颢 毕冲 孙壮 孙明鑫 刘海涛 王敬伟关键词:胸部 创伤 DR摄影 影像诊断 DR摄影与双能量减影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19 2014年 目的探讨DR双能量减影(DES)对隐匿性肋骨骨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门诊胸部有外伤史高度怀疑为肋骨骨折的患者,均行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胸部正斜位片,发现骨折或疑似骨折,行DR正斜位双能减影,筛选经DR平片及DR双能量减影、跟踪随访、螺旋CT及临床相应检查确诊肋骨骨折的100例病例。对门诊初始DR平片及DR双能量减影骨组织像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100例肋骨骨折患者发现骨折196处,骨组织像检出181处(92.35%),DR平片像检出147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9,P<0.01);不同部位隐匿性肋骨骨折发现112处骨折,骨组织像检出100处(89.29%),DR平片像检出72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4,P<0.01)。结论双能量正斜位减影骨组织像能将软组织与骨单独分开显示,避免影像重叠,能清晰显示骨折线及骨形态的改变,对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R平片,但要注意呼吸运动、患者体型等因素对图像质量的影响,避免伪影发生。 李明亮 邓光 刘忠岐 毕淑君 陈军 洪波 王玉清 王晓夫关键词: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 双能量减影 肋骨骨折 隐匿性 DR摄影与双能量减影对不同形态肋骨骨折的影像学研究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比较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与DR双能量减影(DES)对不同形态肋骨骨折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胸部有外伤史高度怀疑肋骨骨折的病人,均行DR胸部正斜位片,发现骨折或疑似骨折,行DR正斜位双能减影。筛选2013年1月至12月经DR平片及DR双能量减影、跟踪随访、螺旋CT及临床相应检查确诊肋骨骨折的100例病例。对门诊初始DR平片及DR双能量减影骨组织像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100例肋骨骨折病人共发现骨折196处,DES骨组织像检出181处(92.35%),DR平片肋骨像检出147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59,P<0.01);DR平片肋骨像与DES正斜位骨组织像,对错位性骨折的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线性(未错位)骨折和骨皮质形态改变的检出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双能量正斜位减影骨组织像能将软组织与骨单独分开显示,避免影像重叠,能清晰显示骨折线及骨形态的改变,对线性未错位肋骨骨折、骨皮质形态改变的骨折诊出率明显高于DR平片。 李明亮 王艳丽 刘忠岐 陈军 毕淑君 洪波 王玉清 佟庆刚关键词: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 双能量减影 肋骨骨折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的远期随访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特点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后的远期疗效。方法将2002年10月至2007年8月行冠脉内支架置入术的4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T2DM组(213例)和非DM组(265例)。对2组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干预后远期疗效情况作对比。结果与非DM组比较,T2DM组冠脉病变数较多(3.11±1.32 vs 2.74±1.18,P<0.05),2支(40.84% vs 33.58%,P<0.05)和3支病变比例高(30.52% vs 21.89%,P<0.05),弥漫病变(35.21% vs 20.75%,P<0.01)和慢性闭塞性病变(16.90% vs 10.94%,P<0.05)多见。随访6~71(38.50±5.70)个月,2组临床随访率均在93%以上;比较2组随访事件的累积发生率,T2DM组较非DM组支架内再狭窄人月发生率明显增高(56.11×10-4 vs 23.17×10-4,P<0.01),再次血运重建人月发生率明显增高(77.14×10-4 vs 50.16×10-4,P<0.01)。结论合并2型T2DM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重。T2DM是支架内再狭窄、再次血运重建和主要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潘洪涛 刘忠岐 高鹏 黄菲 年小燕 刘海舟 刘娜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