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洪江

作品数:36 被引量:315H指数:9
供职机构:云南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3篇天文地球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9篇石流
  • 19篇泥石
  • 19篇泥石流
  • 9篇灾害
  • 6篇GIS
  • 5篇信息系统
  • 4篇地震
  • 4篇遥感
  • 4篇山地灾害
  • 4篇泥石流灾害
  • 3篇动态监测
  • 3篇震后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汶川地震
  • 3篇城市
  • 3篇值模拟
  • 2篇地质
  • 2篇水土
  • 2篇水土流失
  • 2篇水土流失动态

机构

  • 21篇中国科学院
  • 18篇云南财经大学
  • 6篇云南省地理研...
  • 4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云南大学
  • 4篇湖南科技大学
  • 4篇云南财贸学院
  • 2篇昆明理工大学
  • 2篇重庆师范大学
  • 2篇天津市测绘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云南省林业调...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6篇刘洪江
  • 11篇唐川
  • 6篇韩用顺
  • 5篇兰恒星
  • 4篇崔鹏
  • 3篇周跃
  • 3篇苏凤环
  • 2篇钱振伟
  • 2篇杨志华
  • 2篇谢洪
  • 2篇韦方强
  • 2篇黄楚兴
  • 2篇何锋
  • 1篇刘连中
  • 1篇李为乐
  • 1篇程维明
  • 1篇朱静
  • 1篇朱静
  • 1篇钟敦伦
  • 1篇李丽

传媒

  • 3篇水土保持研究
  • 3篇干旱区地理
  • 3篇山地学报
  • 3篇云南地理环境...
  • 2篇资源科学
  • 2篇第三届地理信...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中国商界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灾害学
  • 1篇中国安全科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遥感学报
  • 1篇山地研究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土壤侵蚀与水...
  • 1篇云南财经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 4篇1997
  • 1篇199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金沙江中下游龙川江流域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和防治决策系统研究被引量:7
2004年
采用基于3S技术的定量遥感方法,对1998年和1999年金沙江一级支流龙川江上游小流域进行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和防治决策分析。结果表明:1999年为涝年,侵蚀总量高达869008.97t,强度及其以上侵蚀级别的侵蚀量占总量的86.39%,侵蚀模数平均为7703.87t/km2。1998年为旱年,流失情况较1999年的轻微。1999年中度及其以上侵蚀级别的侵蚀面积占流失总面积的32.41%,而1998年只占26.09%。1999年需要治理和急需治理的面积占侵蚀总面积的15.45%和0.82%,而1998年的治理面积较低。本研究采用的技术在国内具有先进性和快速、准确、经济等优点,在云南山地有广阔的运用推广前景。
周跃刘洪江张军汪竹青
关键词:动态监测
汶川地震灾害与灾后重建的初步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2008-5-12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地震,造成特大地震灾害,同时诱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汶川地震及其次生山地灾害,给灾区的城镇乡村、道路交通、水电工程、生态环境、水土资源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和破坏。本文初步分析地震发震机制及其影响,同时对次生灾害、灾情进行初步的统计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灾后重建工作中的科学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苏凤环韩用顺刘洪江
关键词:汶川地震次生灾害
基于WebGIS的城市泥石流数字减灾系统建立及其应用被引量:9
2006年
基于W EBG IS的城市泥石流数字减灾系统是实现泥石流非工程减灾的重要措施,依托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进行城市泥石流数字减灾W EBG IS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对城市泥石流的减灾与防治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系统包括城市环境信息、城市经济信息、泥石流基础信息、泥石流灾害评价、泥石流综合防灾规划、相关论文著作及软件与数据下载七个功能模块,实现了基础信息管理、灾害评价、防灾规划和信息服务等泥石流数字防灾减灾功能,系统依托ARC IM S、JAVA、ARCXM L技术进行设计与开发,并在云南东川城区得到了较好的应用,实现了系统本阶段设计目标,表明W ebG IS在城市泥石流防减灾方面广具应用前景。
刘洪江唐川韩用顺
关键词:WEBGIS城市泥石流
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及震后减灾对策经济学分析被引量:2
2010年
从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水文、植被、灾害状况、人类活动等7个方面选取11个因子,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引入危险性指数来评价汶川地震次生山地灾害的危险性大小,并利用GIS技术,按区域因素"相同或相似归类、相异分级"的原则,将研究区分为高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低度危险区和无危险区等四个等级,进行次生山地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区划,并运用最优灾害成本模型对减灾投入进行经济性评价,从而提出合理的防灾减灾对策与建议。
刘连中刘洪江朱怀方
关键词:汶川地震山地灾害
基于GIS的铁路地质环境多源信息管理研究——以西南地区某铁路为例被引量:1
2008年
从构建铁路地质环境多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入手,针对目前铁路工程地质勘察与地质灾害空间多源信息管理的不足,以ArcGIS软件为应用平台,以VBA为开发工具,采用定制ArcMap的方法进行二次开发。对铁路地质环境涉及的基本内容,以及如何构建基于GIS的铁路地质环境多源信息管理系统等作了探讨。
梁京涛唐川刘洪江李为乐
关键词:铁路地质环境GIS
泥石流数值模拟软件包类体系的建立及应用被引量:2
2000年
通过泥石流数值模拟的分析 ,根据面向对象系统设计方法 ,首先构造模拟类 ,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泥石流数值模拟 ,然后对泥石流数值模拟进行了类体系的分析与划定 ,按变量类型划分为3个类 ,即一维、二维、三维类 ,将模拟方法划分为类函数 ,进而建立泥石流数值模拟软件包。最后将软件包应用于昆明市东川区城区泥石流危险性分区中 ,对于泥石流的非工程防灾。
刘洪江唐川
关键词:泥石流数值模拟面向对象软件包
汶川地震山地灾害遥感快速提取及其分布特点分析被引量:78
2008年
针对泥石流滑坡灾害体特有的物质组成与活动特点,通过比较分析其在不同遥感影像的光谱特征差异,选择ETM+影像作为主要数据源,提取湿度指数与绿度指数,利用ETM+的穗帽变换、影像差值增强、密度分割和掩膜技术建立了泥石流滑坡山地灾害快速提取模型,并用于汶川地震。通过灾害体的提取,分析了本次地震山地次生灾害的分布规律,利用空间叠加进行了成因的分析。本次地震山地灾害具有如下特点:(1)沿主要地表破裂带分布;(2)山地灾害主要出现在8度—9度地震烈度区,随着烈度的降低,山地灾害的总面积也相应的减少;(3)山地灾害主要发生在海拔高度1000—2500m的地带;(4)主要发生在坡度20°—50°之间的边坡上;(5)地震及余震期间以崩塌滑坡滚石为主,后期以泥石流滑坡为主;(6)具有河流左右两岸呈不对称分布等特点。结果表明,利用ETM+影像建立基于湿度指数与绿度指数的快速提取模型,对于大规模泥石流滑坡提取效果较好,进行大区域山地灾害的遥感快速提取是可行的。
苏凤环刘洪江韩用顺
关键词:汶川地震山地灾害遥感
一种烟草病害防治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烟草病害防治装置,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安装有涡轮管,涡轮管的左端设置有管口,管口嵌入在外壳的内部,管口处设置有引诱剂罩体,引诱剂罩体的内部放置有引诱剂,涡轮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
何锋刘洪江钱振伟黄楚兴
文献传递
城市建筑物沉降永久散射体干涉雷达监测被引量:2
2012年
地面沉降对城市建筑物构成巨大威胁,对城市建筑物进行沉降监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德国合成孔径雷达(TerraSAR-X)1,m空间分辨率的雷达影像,使用永久散射体干涉测量(PSI)技术,以天津塘沽渤海石油新村和东沽石油新村为研究区,研究不同类型建筑物(建造时间、层高及地理位置等)的沉降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建筑物在沉降率和沉降时间过程上具有较强的时空分异性.研究结果可以为天津塘沽滨海新区建筑物沉降风险控制提供科学参考.
兰恒星刘洪江孙铁贾有良杨志华丁尚起黄晓明
关键词:建筑物沉降TERRASAR-X
信息重分类在土地覆盖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以澜沧江梯级电站库区为例被引量:3
2009年
根据土地覆盖动态监测的需求,设计了重分类方法,对遥感土地覆盖分类图及坡度分类图进行了分类码的设计和GIS数据建库的讨论,通过信息叠加可以得到所需要的信息,进而可以分析不同土地类型及在不同坡度类型下地类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方法应用于澜沧江梯级电站库区,对1988年、1996年和2000年的土地覆盖资料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资料进行验证,得出该区土地覆盖时空变化规律,进而可以为该区人类活动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与产沙机理提供分析依据,表明信息重分类方法在土地覆盖动态变化监测及其他相关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刘洪江陈丽晖刘连忠
关键词:遥感动态监测梯级电站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