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环宇

作品数:12 被引量:96H指数:5
供职机构:国投新集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王宽诚博士后工作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矿业工程
  • 4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立井
  • 8篇立井井筒
  • 8篇井筒
  • 7篇采动
  • 6篇非采动破裂
  • 4篇数值模拟
  • 4篇厚冲积层
  • 4篇冲积层
  • 4篇值模拟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2篇地质
  • 2篇地质灾害
  • 2篇岩锚
  • 2篇网络
  • 2篇煤矿
  • 2篇摩擦桩
  • 2篇工程地质
  • 2篇工程地质灾害
  • 2篇附加力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7篇河海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武...
  • 2篇中交公路规划...
  • 2篇国投新集能源...
  • 2篇兖州矿业(集...
  • 1篇长江水利委员...
  • 1篇石家庄铁道学...
  • 1篇中国地质环境...
  • 1篇中国水电工程...
  • 1篇建设综合勘察...

作者

  • 12篇刘环宇
  • 8篇曾钱帮
  • 6篇王思敬
  • 5篇胡波
  • 3篇李晓
  • 2篇王争鸣
  • 2篇刘波
  • 2篇彭运动
  • 2篇陈卫忠
  • 1篇朱若军
  • 1篇郑希红
  • 1篇戴永浩
  • 1篇王同福
  • 1篇王跃
  • 1篇贾善坡
  • 1篇黄福昌
  • 1篇赵海滨
  • 1篇赵武胜
  • 1篇赵久良
  • 1篇孔德山

传媒

  • 2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河海大学学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 1篇第七届全国工...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7
  • 6篇2005
  • 2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厚冲积层立井井筒破坏的发生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
立井井筒非采动破坏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工程地质灾害,是人类采矿活动和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作者立足于广大科研人员十几年来的研究成果,采用力学分析、数值模拟、神经网络等方法,建立了立井井筒破坏的快速分析计算方法及立井井筒破坏...
刘环宇
关键词:立井井筒摩擦桩工程地质灾害
煤矿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被引量:5
2005年
应用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建立了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煤矿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的预测系统,实现了立井井筒破裂预测的智能化。最后将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认为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对立井井筒破裂时间的预测比较准确、实用。
刘环宇王思敬曾钱帮胡波
关键词: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反向传播网络神经网络预测
厚冲积层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过程的三维耦合数值模拟
立井井筒破裂时,在底含、基岩、井筒之间包含三个同时发生的变化过程:(1)底含水由基岩向矿井中的渗流;(2)深厚表土底部含水层的失水固结沉降与井壁附加力的产生;(3)立井井筒在附加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本文采用拉格朗日元法对...
刘环宇李晓王思敬曾钱帮
关键词:厚冲积层立井井筒数值模拟附加力
文献传递
兖州矿区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的非线性预测与判别方法被引量:6
2005年
厚冲积层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工程地质灾害是人类工程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该灾害的发生给煤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采用神经网络及模糊神经网络的方法对立井井筒破裂进行了预测与判别,预测与判别的结果表明,采用神经网络与模糊神经网络方法能够很好适用于立井井筒破裂的预测与判别,准确性高,能够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
刘环宇李晓曾钱帮黄福昌陈祥军
关键词:立井井筒采动工程地质灾害神经网络方法井筒破裂厚冲积层
贵州坝陵河大桥西锚碇区围岩稳定性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运用岩体质量评价、现场模型试验、极限平衡法和FLAC3D数值仿真试验多种方法结合,对贵州坝陵河大桥西锚碇区围岩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岩体质量评价表明,锚碇区岩体较破碎、质量差;现场模型试验发现,过大的位移将导致结构不能正常使用,锚体后锚面圆拱顶点、矩形底边中点及其6 m范围内的围岩变形较大。运用极限平衡法对边坡8种可能的破坏位置进行验算表明,边坡基本稳定,最危险滑动面发生在基坑上部的强风化、弱风化带岩体中。FLAC3D数值试验表明,围岩可能发生拉剪破坏,破损区集中在锚塞体后部右上角等5个部位,锚碇上部岩体水平位移大,位移等高线近半椭圆形扩散。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对塑性区及显著变形区内的岩体重点加固。
胡波王思敬曾钱帮彭运动刘波刘环宇
关键词:岩锚岩体质量分级极限平衡分析快速拉格朗日法
深部高地应力软岩巷道长期变形破坏机制及支护关键技术研究
陈卫忠朱林王争鸣孔德山谭贤君吕森鹏王跃伍国军杨建平郑希红朱若军赵久良贾善坡戴永浩于洪丹刘环宇刘传玲田洪铭曹俊杰陈培帅赵武胜黄胜
项目结合国投新集刘庄矿深部软岩的特点,通过现场大型三轴流变试验、多点位移计围岩深部位移测试、三维地应力测试,实验室全面系统的微观和宏观试验、理论研究、数值住址与反演分析,提出软岩巷道围岩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并将研究成果应用...
关键词:
关键词:控制方法支护设计
兖州矿区立井井筒破坏机制的理论分析被引量:18
2007年
通过对兖州矿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分析可知,立井井筒破坏的主要原因为井筒周围底部含水层的压缩,且含水层水头的降低与立井井筒的破坏直接存在一定的规律,底部含水层的压缩在立井井筒内产生附加应力,此附加应力造成立井井筒的变形破坏,通过拉格朗日法对立井井筒的破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计算得到立井井筒破坏过程中各个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到立井井筒的破坏规律,为兖州矿区立井井筒破坏的治理提供理论基础,而且在立井井筒的破坏机制分析及防治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刘环宇陈卫忠王争鸣
关键词:采矿工程数值模拟底部含水层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兖州矿区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的判别被引量:13
2005年
煤矿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是一种新型工程地质灾害。该灾害的发生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非线性的、不确定的。本文采用模糊神经网络对其中隐藏的规律进行了提取与捕捉。经检验结果表明,通过模糊逻辑判别与人工神经网络的相结合能够很好的对立井井筒破裂灾害的发生进行判别,且结果准确可靠,能够满足实际要求。
刘环宇王思敬曾钱帮胡波夏正义
关键词: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模糊神经网络
厚冲积层立井井筒非采动破裂过程的三维耦合数值模拟
立井井筒破裂时,在底含、基岩、井筒之间包含三个同时发生的变化过程:(1)底含水由基岩向矿井中的渗流;(2)深厚表土底部含水层的失水固结沉降与井壁附加力的产生;(3)立井井筒在附加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本文采用拉格朗日元法对...
刘环宇李晓王思敬曾钱帮
关键词:厚冲积层立井井筒数值模拟附加力
文献传递
到界边坡下螺旋钻机开采顺序对煤柱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对到界边坡下采用螺旋钻机开采煤柱不同开采顺序引起的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再现了不同开挖顺序对煤柱破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层间不同开采顺序对煤柱稳定性影响较大,而同一层内开挖顺序影响不明显;研究结果为优化煤柱设计和现场施工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曾钱帮程国明刘环宇
关键词:开挖顺序煤柱稳定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