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
- 作品数:26 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二维层状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层状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将至少两种制膜原料分别配置得到多种分散液,将多种分散液混合搅拌均匀,真空抽滤,得到所述的二维层状复合薄膜;所述的制膜原料为WS<Sub>2</Sub>纳米颗粒、MoS<Sub>...
- 彭新生刘瑜
- 文献传递
- 对自主吸尘机器人多路超声波下窜绕信号的研究被引量:1
- 2004年
- 在自主吸尘机器人的定位导航中 ,实时获取周围环境信息的传感器至关重要。本项目HSR2 0 0 0使用了多路超声波传感器 ,采用了群发群收的工作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对超声波窜绕信号进行了初步分析 ,同时探讨了窜绕信号对接收信号的稳定性和对发射功率及测量值误差等因素的影响 ,并提出了几种解决方法。
- 龚华锋冯申珅朱世强刘瑜金波
- 关键词:自主吸尘机器人超声波测距多路传感器
- 移动机器人的蒙特卡罗自主定位算法研究被引量:8
- 2005年
- 在分析基于贝叶斯估计的定位过程基础上,针对Markov定位算法需要大量存贮空间和计算量导致无法在较高频率下有效利用传感器信息的问题,利用基于采样的Monte Carlo方法解决移动机器人的自主定位问题。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表明,Monte Carlo自主定位算法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定位效率,能够更有效的利用传感信息且降低了传感信息不确定性的影响,在"绑架"后以及在中心对称环境中都表现出良好的全局定位性能。
- 刘松国朱世强刘瑜庞作伟赵凤坤
- 关键词:移动机器人MONTE
- 移动机器人Markov定位算法的研究——方向传感器建模新方法被引量:4
- 2005年
- 为了改善移动机器人Markov定位算法中方向传感器模型的性能,提出基于高斯函数的新概率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方向角周期性问题,对相位进行了转换,利用高斯函数对方向传感器进行了概率建模.将此模型放入Markov算法,与其他传感器组成观测模型,并进行对称环境中的单次定位仿真和复杂环境中的连续定位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概率模型计算量小,收敛速度快,在大量测量噪声存在下工作稳定.
- 刘瑜朱世强金波
- 关键词:移动机器人传感器建模
- 联苯菊酯在茶叶生产中使用安全性的研究
- 联苯菊酯具有杀虫谱广、低毒、低残留的特点,是茶园中使用率最高的农药之一。因其广泛使用,在茶叶中有较高的检出率。为了提高茶叶的安全性,降低茶叶中的联苯菊酯残留量。本研究从联苯菊酯的检测方法、生产中施药浓度、施液量、施药方向...
- 刘瑜
- 关键词:联苯菊酯残留量安全性茶叶
- 基于栅格地图的移动机器人完全遍历算法——矩形分解法被引量:33
- 2004年
- 提出移动机器人的一种新的完全遍历算法:矩形分解算法。首先通过机器人环境学习建立栅格地图,对环境中的障碍物实行矩形化建模。而后应用矩形化模型中的关键点将环境分解成为矩形块,最后在这个分块环境的拓扑图中寻找到一条Hamilton路径,机器人沿此路径即可实现对环境的完全遍历。为处理复杂的局部情况,又提出基于模板的局部环境处理算法。矩形算法的优点在于机器人可以实现完全自主的复杂环境遍历,并且可以处理未知障碍,从而使算法适合于任意非结构化的工作环境。
- 田春颖刘瑜冯申坤朱世强
- 关键词:栅格地图移动机器人
- 一种二维层状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维层状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将至少两种制膜原料分别配置得到多种分散液,将多种分散液混合搅拌均匀,真空抽滤,得到所述的二维层状复合薄膜;所述的制膜原料为WS<Sub>2</Sub>纳米颗粒、MoS<Sub>...
- 彭新生刘瑜
- 吸尘机器人视觉系统设计被引量:3
- 2004年
- 在分析了国内外自主吸尘机器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应用于自主吸尘机器人的视觉图像采集与处理系统。首先分析了系统结构,并对系统中TMS320C6713DSP和CMOS图像传感器的应用进行了介绍,然后详细分析了图像采集控制部分。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符合自主吸尘机器人视觉的要求,同时也可供其他机器人视觉系统参考。
- 庞作伟朱世强刘瑜
- 关键词:自主吸尘机器人数字信号处理器图像传感器
- 基于颗粒接触模型的砂土剪切波速研究
- 砂土的剪切波速是一个重要的土动力学参数,它能够反映出砂土骨架的结构性,对砂土剪切波速的研究一直是土动力学及岩土工程中的核心课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许多学者得到了很多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研究成果大多集中在宏观范...
- 刘瑜
- 关键词:电镜扫描修正系数接触刚度
- 文献传递
- 传统窨制与隔离窨制中茉莉花茶香气成分的比较分析被引量:6
- 2022年
- 为探索加工工艺对茉莉花茶香气的影响,采用HS-SPME/GC-MS/RI方法测定并比较传统窨制和隔离窨制2种方式香气组分的变化,并对2种加工方式的成茶进行感官审评,以期为茉莉花茶新工艺的探索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茉莉花茶主要香气组分为芳樟醇、乙酸苄酯、α-法尼烯、苯甲酸顺-3-己烯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吲哚6种,并且头窨时茉莉花茶香气组分的组成特征已基本形成。2种工艺过程中,烯烃类相对含量差异较小;醇类相对含量在传统窨制中较低,比隔离窨制低7.75%;酯类、含氮化合物相对含量在隔离窨制中低;酮类相对含量较少。经感官审评,传统窨制成茶香气得分高于隔离窨制。因此,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传统窨制成茶香气优于隔离窨制。
- 卢健卢健汪群傅得均吴东芬刘瑜刘瑜骆耀平
- 关键词:茉莉花茶香气成分感官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