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磊

作品数:26 被引量:160H指数:6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2篇椎间盘
  • 11篇腰椎
  • 9篇突出症
  • 9篇椎间盘突出
  • 9篇椎间盘突出症
  • 7篇腰椎间盘
  • 7篇腰椎间盘突出
  • 7篇腰椎间盘突出...
  • 6篇疗效
  • 4篇融合术
  • 4篇手术
  • 4篇术后
  • 4篇颈椎
  • 3篇再手术
  • 3篇髓核
  • 3篇髓核细胞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3篇终板
  • 3篇脊髓

机构

  • 26篇东南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26篇刘磊
  • 19篇吴小涛
  • 16篇王运涛
  • 15篇洪鑫
  • 8篇王锋
  • 5篇张绍东
  • 5篇蒋赞利
  • 5篇鲍军平
  • 4篇马富海
  • 4篇王邵清
  • 4篇惠夏
  • 3篇王小虎
  • 3篇时睿
  • 3篇谢鑫荟
  • 2篇庄苏阳
  • 1篇王琨
  • 1篇曹晓建
  • 1篇刘磊
  • 1篇张坡
  • 1篇高增鑫

传媒

  • 10篇中国脊柱脊髓...
  • 3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医学会骨...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1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1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MED)后再手术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研究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需接受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进而为初次MED患者的选择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因单节段腰...
洪鑫吴小涛刘磊鲍军平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相关危险因素
经皮内镜椎间孔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洪鑫刘磊鲍军平吴小涛
骨质疏松对后路单节段腰椎融合术后融合器沉降程度的影响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单节段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术后融合器沉降程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不同程度沉降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单节段后路腰椎融合手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体重、病程)及手术相关资料[手术时间、出血量、单侧/双侧减压、传统/皮质骨螺钉(CBT)置钉、手术节段等],收集术前、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的影像学资料,评估腰椎骨密度(BMD)、融合器沉降度、腰椎退变等级、终板改变Modic分型,测量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节段性前凸角、腰椎前凸角和骶骨倾斜角等,并依据融合器沉降度分为轻度沉降组(沉降≤1mm)、中度沉降组(1mm<沉降<3mm)和重度沉降组(沉降≥3mm),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改善率评价临床疗效。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法统计分析融合器沉降度相关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融合器沉降程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共纳入186例行单节段后路腰椎融合手术的腰椎退变性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其中16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7~26个月(21.9±4.8个月),融合器重度、中度、轻度沉降分别为46例、64例、52例,三组术后腰椎JOA评分改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4.38±18.20)%vs (63.74±22.76)%vs (59.90±25.01)%,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三组间腰椎BMD T值、Modic分型、椎间隙高度矫正值、手术节段前凸角矫正值、CBT置钉法为影响融合器沉降程度的相关因素(P<0.05),其余因素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手术节段椎间隙高度矫正值(OR=1.902,95%CI=1.323~2.509)、节段性前凸角矫正值(OR=1.605,95%CI=1.207~2.367)为融合器沉降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腰椎JOA评分改善率与融合器沉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r=0.354,P=0.435);腰痛VAS评分与�
刘磊刘国臻张绍东洪鑫谢鑫荟吴小涛王运涛
关键词:骨质疏松腰椎融合术
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MED)后再手术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研究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需接受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进而为初次MED患者的选择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因单节段腰...
洪鑫吴小涛刘磊鲍军平
Pbx1基因突变对小鼠脊柱形态的影响
目的:研究Pbx1基因的突变对维持小鼠脊柱正常形态的作用,从而对脊柱发育畸形的机制提供合理的解释.方法:构建含有Pbx1基因突变的载体,通过微注射注入C57BL/6J小鼠胚泡中,获得的嵌合体小鼠中再筛选稳定含有Pbx1突...
张绍东王小虎刘磊吴小涛
关键词:PBX1小鼠胚胎发育软骨细胞
梯度提升机模型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内镜切除术近期疗效的预测作用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梯度提升机(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GBM)模型对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近期疗效的预测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因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行PELD手术的4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疗效评价采用腰椎JOA评分,评分改善率≥50%为疗效良好、<50%为疗效不佳。采用GBM模型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比较二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敏感度、特异度、约登指数,评价GBM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39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个月。疗效优良者347例(87.8%)、疗效不佳者48例(12.2%)。不同年龄、椎间盘突出部位及突出类型、手术节段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退变水平、突出物矢状径及有无钙化、初次症状至手术时间、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水平组疗效优良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OR=9.15,95%CI(4.04,20.73),P<0.001]、突出物矢状径大[OR=1.37,95%CI(1.18,1.58),P<0.001]是术后2年疗效不佳的危险因素;椎间盘突出单侧型相对于极外侧型疗效不佳的发生概率更小[OR=0.17,95%CI(0.06,0.55),P=0.003];手术节段椎间盘退变Ⅱ级者相对于Ⅲ级者疗效不佳的发生概率更小[OR=0.17,95%CI(0.04,0.70),P=0.014];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2级者相对于3级者疗效不佳的发生概率更小[OR=0.29,95%CI(0.10,0.81),P=0.018]。GBM模型预测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2[95%CI(0.77,0.96)],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93.46%、83.33%和0.77,均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0.86[95%CI(0.73,0.90)]、88.79%、66.67%和0.55。GBM模型和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的预测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者ROC曲线下面积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0.11,P<0.001)。结论在预测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面,GBM模型的预测�
鲍军平刘磊刘磊刘磊时睿洪鑫吴小涛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椎间盘退行性变LOGISTIC模型
内质网应激在酸诱导的人椎间盘髓核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模拟人椎间盘髓核(nucleus pulposus,NP)酸性环境,研究酸诱导的内质网应激活化以及内质网应激在酸诱导的髓核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单层培养人正常髓核细胞(nucleus pulposus cells,NPCs)系,以p H值7.4为对照,p H值7.0和6.5分别模拟正常和退变椎间盘酸性环境,培养12~72h,建立酸诱导的髓核细胞损伤模型。采用CCK8法检测髓核细胞增殖情况,透射电镜检测髓核细胞中内质网应激活化情况,免疫荧光检测内质网应激特异性标志物糖调节蛋白78(78 k Da glucose-regulated protein,GRP78)和C/EBP同源蛋白(C/EBP homologous protein,CHOP)表达。应用4-PBA(内质网应激阻断剂)阻断内质网应激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老化。Western blot检测LC3、GATA4、p53、p21、p16、Bax、Bcl-2和Caspase3蛋白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酸刺激下(p H6.5组)髓核细胞整体增殖力较对照组明显下降;透射电镜下可见内质网扩张明显,膜表面积增加,内质网线粒体膜结构形成,伴线粒体肿胀;细胞免疫荧光检测提示GRP78和CHOP表达明显增加(P<0.05)。应用4-PBA后,细胞凋亡率增加,且能够显著增加酸诱导的G1期停滞及β半乳糖苷酶阳性染色率(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酸刺激下,髓核细胞LC3、GATA4、p53、p21、p16、Bax和Caspase3表达增高(P<0.05),Bcl-2表达降低(P<0.05);应用4-PBA后可降低LC3比值和Bcl-2表达水平,并显著升高GATA4、p53、p21、p16、Bax和Caspase3(P<0.05)。结论:酸性微环境能够活化内质网应激,在酸诱导的人髓核细胞急性损伤中起保护作用。
谢志阳陈露张聪王锋刘磊洪鑫吴小涛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髓核细胞内质网应激
内质网应激保护酸诱导的大鼠髓核细胞凋亡
目的:正常椎间盘中pH值为7.0-7.2,比周围环境低0.5,而严重退变的椎间盘中 pH可低达6.0.酸性微环境是细胞应激的重要诱因,细胞应激的一个共同特征是最终导致内质网腔中未折叠或错误折叠蛋白的积聚失衡,从而引起内质...
谢志阳洪鑫王锋刘磊陈露吴小涛
关键词:椎间盘退变内质网应激凋亡脊柱
糖尿病对后路腰椎间融合术预后的影响
2023年
既往研究显示,糖尿病作为一种全身代谢性疾病与后路腰椎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 PLIF)的预后密切相关,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虽然有相关文献提示糖尿病患者PLIF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但是通过有效控制围手术期的血糖,保证血糖的稳定性,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糖尿病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手术疗效。本文旨在通过回顾以往文章,总结糖尿病患者行PLIF术全身、围手术期及远期并发症,探讨并完善糖尿病患者预测术后并发症的指标,分析糖尿病影响PLIF预后的机制,以期进一步评估PLIF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
刘杭刘磊谢志阳王运涛
关键词:糖尿病预后
颈椎后路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9
2018年
目的 :探讨颈椎后路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12月采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微型钛板固定单开门椎板,其中21例(男17例,女4例,年龄66.2±10.0岁)采用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改良组),39例(男36例,女3例,年龄57.3±10.5岁)采用传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传统组),收集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费用,随访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颈椎曲度、颈椎曲度指数、颈椎活动度及轴性症状等,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手术费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改良组平均手术费用明显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随访12~24个月,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两组神经功能均明显改善,JOA评分改善率改良组为(60.46±9.65)%,传统组为(46.41±24.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改良组术后12个月时颈椎曲度丢失4.7°±1.9°,颈椎曲度指数丢失(3.09±.14)%,颈椎活动度丢失7.3°±2.3°;传统组颈椎曲度丢失8.9°±5.6°,颈椎曲度指数丢失(6.27±3.42)%,颈椎活动度丢失13.0°±3.9°,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改良组术后出现轴性疼痛症状患者3例,传统组为19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期间两组均无再关门发生,两组均无钛板、螺钉松动移位。结论:与颈椎后路传统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相比,改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在获得良好神经减压效果的同时,可减少手术费用,降低术后颈椎轴性症状的发生率,有利于颈椎曲度和颈椎活动度的维持。
杨宝林张绍东王小虎刘磊吴小涛
关键词:脊髓型颈椎病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椎板切除术轴性症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