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纯舫
- 作品数:10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装甲兵工程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军事更多>>
- 军事工程院校教材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
- 1998年
- 阐述了教材建设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军事工程院校教材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面向21世纪教材建设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加强教材质量建设,适应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需要的具体措施.
- 刘纯舫杨醒民李申成
-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材建设
- 全文增补中
- 图书馆学学术研讨会初探被引量:1
- 1990年
- 图书馆学学术研讨会是一种用来拓展图书馆学研究领域,深化图书馆学研究层次,提高图书馆业务技术水平,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一种现代理论研究方式。十年来,随着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图书馆学术团体和图书馆学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各种类型的图书馆学学术研讨会如雨后春笋般地应运而生,为广大图书馆工作者提供了一块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园地,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总的说来,图书馆学学术研讨会就其内容和形式而言各有两种类型。首先,从内容上讲,一种是综合性学术研讨会。
- 刘纯舫
- 关键词:图书馆学
- 试论图书馆立法的软科学研究
- 1989年
- 图书馆立法研究是图书馆法制定和实施的重要环节。1982年,我国图书馆界曾掀起图书馆立法研究的热潮,然而经过两年的时间,到1984年就陷入了困境,图书馆立法研究几乎趋于停滞。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只注重图书馆与其它法律如宪法、民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等的关系,而忽略图书馆法与科技、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环境因素的关系,很少研究图书馆事业以及各种社会环境因素对图书馆立法的要求和影响。2、只注重图书馆法本身的研究,而不注意与其它相关系统(如决策、管理、业务等)关系的研究。因而研究仅限于从法律的角度探讨图书馆法的含义、性质、内容。
- 刘纯舫刘勇
- 关键词:图书馆软科学
- 浅议图书馆学研究中思维定势的负效应
- 1987年
- 在同样的历史条件下,在同样的社会环境中,为什么史学、文学、经济学等研究领域出现了兴盛局面,而图书馆学研究却进展缓慢,气氛沉郁呢?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梅龙同志在《图书馆学研究思维模式的改变》一文中认为,传统思维模式是束缚图书馆学研究发展的重要原因(《图书馆学研究》1986年第6期)。我想就这个问题。
- 刘纯舫
- 关键词:图书馆学研究思维定势传统思维模式正向思维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环境
- 论图书馆环境——兼与吴伟民同志商榷被引量:3
- 1989年
- 环境对于人类,具有普遍的重要性和广泛的作用。人类主体及其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环境,都必须考虑到环境因素。图书馆当然也不例外。
- 刘纯舫
- 关键词:图书馆
- 推进军队院校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思考
- 2005年
- 本文阐述了军队院校信息化建设对于院校长远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军队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特征,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军队院校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基本策略。本文指出,军队院校必须通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人才培养、信息化技术规范与标准建设等方面的重点突破,带动军队院校信息化建设的全面跨越式发展。本文对于军队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长远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刘纯舫
- 关键词:军队院校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
- 如何评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图书馆高位理论”——与欧阳军同志商榷
- 1989年
- 《黑龙江图书馆》1988年第6期发表了欧阳军同志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图书馆价值及其实现——兼谈图书馆高位理论及其危害》一文(以下简称《兼谈》)。文章对我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指出了“图书馆高位理论”在图书馆事业建设、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以及图书馆实践活动(即图书馆价值实现过程)中的种种弊端和危害。这种凝重的思考无疑给当前日益兴盛的图书馆学理论研究打了一针清醒剂,使人颇受启迪。但是,综观《兼谈》的一些观点,似乎显得有些失之偏颇和模糊不清。对此,笔者提出几点不同看法.
- 刘纯舫
- 关键词:图书馆学
- 论教员队伍的潜能开发
- 1997年
- 通过分析教员队伍潜能的涵义、潜能转换的基本特征和潜能的蕴藏方式,阐述了教员队伍潜能的开发途径和方法.
- 刘纯舫刘晓梅
- 关键词:军队院校教员队伍建设
- 形成新装备教学能力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 1997年
- 从分析新装备教学能力的内涵入手,阐述了院校形成新装备教学能力应正确处理新装备教学内容与老装备教学内容、主战装备教学与辅助装备教学、高等技术人才培训与具有工程师十质的初级指挥军官培训、生长军官培训与在职军官轮训、全面发展与重点建设、教学与科研等六个方面的关系.
- 程霆刘纯舫
- 关键词:院校教育战斗力
- 略论文献流系统
- 1989年
- 本文从文献流系统的构成要素、内在结构及障碍入手,探讨文献流系统的基本特性和一般要求,以及如何建立适合于我国国情的高效率、低消耗的文献流系统。
- 吕安生刘纯舫
- 关键词:文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