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学
- 作品数:6 被引量:70H指数:4
- 供职机构:沈阳药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膜荚黄芪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分离鉴定膜荚黄芪正丁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和HPLC柱色谱等方法分离化学成分,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膜荚黄芪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astragalosideⅣ(1)、astragalosideⅤ(2)、astragalosideⅥ(3)、cyclocantho-side E(4)、没食子酸(5)a、stragalosideⅦ(6)、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 4,γ-′di-O--βD-glucopyranoside(7)。结论化合物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杨芮平郝东方苏兰刘英学刘中刚裴月湖
- 关键词:膜荚黄芪化学成分
- 黄芩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45
- 2009年
- 目的研究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根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黄芩根中分离得到9个已知成分,分别鉴定为汉黄芩素(1)、千层纸素-A(2)、苯乙酸(3)、对羟基苯乙醇葡萄糖苷(4)、4-O-β-D-吡喃葡萄糖基反式苯丙烯酸(5)、4-O-β-D-吡喃葡萄糖基顺式苯丙烯酸(6)、黄芩苷(7)、黄芩素-7-O-β-D-吡喃葡萄苷(8)、黄芩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甲酯(9)。结论化合物3、5、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刘英学刘中刚苏兰杨芮平郝东方裴月湖
- 关键词:黄芩柱色谱法
- 蒺藜果实中甾体皂苷类成分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研究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L.)果实的皂苷类化合物。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中低压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蒺藜果实中得到4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25R)-2α,3β-二醇-5α-螺甾烷-12-酮(门诺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苷}(1)、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5R)-5α-呋甾-22-甲氧基-2α,3β,26-三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苷(2)、海柯皂苷元-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木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苷}(3)、26-O-β-D-吡喃葡萄糖基-(25R)-5α-呋甾-12-羰基-20(22)-烯-3β,26-二醇-3-O-β-D-吡喃葡萄糖基-(1→4)-β-D-吡喃半乳糖苷(4)。结论化合物1和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为首次得到的25位R构型的甾体皂苷类单体化合物。
- 苏兰冯生光吕阿丽刘英学杨芮平裴月湖
- 关键词:蒺藜甾体皂苷活性成分
- 黄芩苷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新的黄芩苷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具体涉及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通式为(I)的新的黄芩苷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水溶性很好,可以非常方便地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结合制成水溶性注射剂或冻干粉针。主要用于防治...
- 裴月湖华会明高慧媛李占林刘英学
- 文献传递
- 黄芩的化学成分研究
- 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为常用中药。商品主要为我国北部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此外,黄芩属尚有几种植物的根在有些地区也做黄芩使用。黄芩主要用于抗菌、抗炎及免疫调节、解热镇痛、调血脂和抗AID...
- 刘英学
- 关键词:黄芩化学成分唇形科植物解热镇痛调血脂作用
- 文献传递
- 新的黄芩苷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新的黄芩苷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具体涉及治疗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通式为(I)的新的黄芩苷类化合物。该类化合物水溶性很好,可以非常方便地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结合制成水溶性注射剂或冻干粉针。主要用于防治...
- 裴月湖华会明高慧媛李占林刘英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