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能谱CT
  • 1篇低辐射
  • 1篇动脉瘤
  • 1篇对比剂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信息化
  • 1篇信息化技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造影
  • 1篇诊断价值研究
  • 1篇质量及安全
  • 1篇术前
  • 1篇术前分期
  • 1篇栓子
  • 1篇体层成像
  • 1篇图像
  • 1篇图像质量
  • 1篇像质
  • 1篇消毒

机构

  • 5篇江西省萍乡市...

作者

  • 5篇刘霞
  • 2篇胡含明
  • 2篇刘小红
  • 2篇陈亮
  • 1篇王小方
  • 1篇刘萍
  • 1篇邓娜
  • 1篇杨丽霞
  • 1篇陈辉

传媒

  • 3篇江西医药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能谱CT血管造影对壶腹部周围癌及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讨能谱CT血管造影对壶腹部周围癌诊断及术前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20年12月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壶腹部周围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进行常规CT增强扫描与能谱CT血管造影检测,并以手术或活检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能谱CT血管造影对疾病诊断与术前分期评估价值。结果44例患者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有壶腹周围癌,16例为壶腹部周围炎性肿块。能谱CT血管造影诊断良恶性病灶敏感度为93.18%,特异度为93.76%,准确度为93.33%,阳性预测值为97.62%,阴性预测值为83.33%,高于常规CT增强扫描的77.27%、62.50%、73.33%、85.00%、50.00%。41例能谱CT血管造影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均为壶腹部周围癌的患者中,病理T分期包括T_(1)期4例,T_(2)期21例,T_(3)期13例,T4期3例;能谱CT血管造影结果显示T_(1)期5例,T_(2)期20例,T_(3)期12例,T4期4例;能谱CT血管造影对壶腹部周围癌分期诊断与病理T_(1)、T_(2)、T_(3)、T4分期结果的Kappa一致性分别为0.626、0.659、0.597、0.532。结论能谱CT血管造影对壶腹部周围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指导壶腹部周围癌术前T分期。
陈亮傅志颖胡含明巫启恒刘霞王小方
关键词:壶腹部周围癌能谱CT血管造影术前分期
浅谈信息化技术在消毒供应室核算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介绍信息化技术在消毒供应室核算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利用医院内部局域网与表格处理软件Excel相结合的信息化技术,建立了适应于中小型医院供应室核算信息化管理系统。结果:供应室核算信息化管理提高了供应室的管理质量和工作效率、防止了医院感染在供应室发生、同时实现了供应室最佳成本效益进行物品管理。结论:该信息化技术简单且易操作,非常适用于国内广大中小型医院供应室进行核算信息化管理。
周智萍杨丽霞刘萍刘霞陈辉邓娜欧阳冬芬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供应室核算管理
宝石能谱CT在肺栓塞及微小栓子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能谱CT在肺栓塞及微小栓子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7月-2018年4月间50例临床高度怀疑PTE的患者行CT肺部平扫及能谱增强扫描,重建出单能量(60-65keV)肺动脉CTA及碘基图。观察肺动脉内有无血栓,筛查出阳性患者,并记录血栓的位置、数量及闭塞程度;使用GSI浏览器(GSI Viewer)得到栓塞区及正常对照区的碘基物质图和能谱曲线。分析碘基图及能谱曲线表现,记录肺内灌注异常的位置及数目,记录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观察各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50例疑似患者内,有19例肺栓塞阴性患者,其碘基图未见明显异常。单纯CTPA组和联合能谱组分别检出栓塞肺动脉52、67支,其中37个栓子为完全性栓子,17个栓子偏心性栓子,7个中心型栓子,4个附壁型栓子。在碘基物质图上,其中57个闭塞性栓子均显示远端灌注减低区;而55个偏心型栓子中有16个栓子显示远端的灌注减低区,而中心型及附壁型栓子远端未见明显灌注减低,CTA栓子的栓塞程度与肺内有灌注减低区有统汁学意义(χ2=39.94,P<0.01)。栓塞区的碘水值为2.05±3.12,对照组的碘水值为15.62±4.3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区的能谱曲线斜率为0.16±0.26,对照组的能谱曲线斜率为1.09±0.3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区CT值为-820.43±85.12,对照区-808.75±70.12,二者无统计学意义(P=0.301)。结论联合能谱CT方法对于肺动脉栓塞及微小栓子检出率优于普通CT肺动脉造影,肺栓塞区域的碘基值和能谱曲线斜率低于正常对照区,间接反映了病变区域肺部血流灌注情况,这对肺栓塞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提供了更多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陈亮胡含明巫启恒傅志颖刘小红刘霞
关键词:能谱CT肺栓塞
颅内动脉瘤行MSCTA检查中追触发技术对检出率及成像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颅内动脉瘤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检查中追触发技术对检出率及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以简单随机抽样法纳入80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确诊的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起始时间2016年10月,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所有患者均进行MSCTA检查,以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探讨MSCTA检查中追触发技术不同部位脑血管瘤的检出率以及图像质量。结果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MSCTA检出76个动脉瘤,检验结果阴性患者4例,检出率为95.00%。MSCTA检查与DSA检查的瘤颈最大径、脑动脉瘤最大径数据相似(P>0.05)。瘤体形态检测结果显示,MSCTA检查的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结果与DSA检查结果相似(P>0.05),瘤壁血栓伴钙化检测结果中,MSCTA检查的最大密度投影数据明显低于DSA检查结果,而容积重建结果与DSA检查结果相似(P>0.05)。结论MSCTA检查中追触发技术应用于颅内动脉瘤诊断中检出率较高,能较好的显示颅内动脉瘤的数量、位置和结构等相关诊断数据,为疾病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可优先选择。
刘霞刘小红郭欣刘传金郑磊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出率成像质量
低辐射低剂量技术在提高甲状腺CT增强图像质量及安全性的应用
2021年
目的以接受甲状腺CT增强扫描者为例,探究开展低辐射低剂量技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1-2020.12期间到我院接受甲状腺CT增强扫描者96例为对象,根据辐射强度、对比剂应用量的差异情况,分设为A组(n=32)、B组(n=32)和C组(n=32)。其中,A组管电压、电流强度分别是120kV、250mA,对比剂剂量是1.2ml/kg;B组管电压、电流强度分别是120kV、180mA,对比剂剂量是1.0ml/kg;C组管电压、电流强度分别是100kV、100mA,对比剂剂量是0.8ml/kg。观察分析不同辐射强度、不同对比剂量的应用情况。结果在比较图像客观质量中,较C组,A组、B组的背景信号、背景噪音和甲状腺CT值更低(P<0.05)。在比较辐射剂量中,较C组,A组、B组的DLP、CTDIvol和ED数据结果的更高(P<0.05)。结论在甲状腺CT增强扫描中,低辐射低剂量技术的开展不但能减少对比剂量用量、降低辐射剂量,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而且还能确保图像质量,可推广用于临床中。
刘霞
关键词:甲状腺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对比剂图像质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