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匡红

作品数:41 被引量:124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45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荧光
  • 12篇杆菌
  • 11篇结核
  • 10篇突变
  • 9篇细胞
  • 9篇分子信标
  • 7篇杂交
  • 7篇免疫
  • 6篇荧光分光光度...
  • 6篇荧光显微镜
  • 6篇杀伤
  • 6篇杀伤细胞
  • 6篇细胞因子
  • 6篇细胞因子诱导
  • 6篇细胞因子诱导...
  • 6篇基因
  • 6篇光度
  • 6篇分光
  • 6篇分光光度计
  • 5篇点突变

机构

  • 27篇解放军第45...
  • 26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第三军医大学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重庆市肺科医...
  • 1篇成都军区昆明...
  • 1篇西南电子电信...
  • 1篇解放军第一0...

作者

  • 41篇匡红
  • 26篇府伟灵
  • 24篇陈庆海
  • 13篇孙薏
  • 12篇李硕
  • 9篇陈健
  • 8篇冯怀志
  • 8篇边志衡
  • 8篇钟国成
  • 8篇张聪
  • 6篇华兴
  • 6篇张小玉
  • 5篇黄君富
  • 4篇敬新蓉
  • 4篇张雪
  • 4篇呼永河
  • 4篇张波
  • 3篇周平坤
  • 3篇闵敏
  • 3篇桂永忠

传媒

  • 10篇中华医院感染...
  • 5篇四川医学
  • 3篇西南国防医药
  • 3篇西部医学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肿瘤
  • 1篇心脏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7篇2010
  • 14篇2009
  • 6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发夹DNA探针检测乙胺丁醇耐药结核杆菌embB基因306密码子突变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针对结核杆菌耐乙胺丁醇embB306codon位点,设计发夹DNA探针及其相应的单侧延长臂发夹DNA探针,建立发夹DNA探针芯片技术,并初步运用荧光显微镜观测探针与扩增产物杂交的荧光信号。方法:运用Beacondesigner软件,设计embB基因包含306codon的发夹DNA探针及其相应的单侧延长臂发夹DNA探针,荧光显微镜检测embB306codon扩增片段与探针杂交后荧光信号,比较扩增产物测序结果。结果:通过荧光显微镜观测到结核标准株及embB306codon突变株PCR产物与探针杂交后荧光信号存在显著差异;33株耐乙胺丁醇组与10株H37RV标准株对照组荧光信号强度比较,耐乙胺丁醇组embB306codon突变检出率为66%,测序法突变检出率为69%。结论:embB306codon点突变是结核杆菌耐乙胺丁醇的主要原因;发夹DNA探针芯片技术可以有效检测单碱基靶点突变;应用荧光显微镜可以高灵敏地观测荧光芯片杂交靶点。
陈庆海府伟灵薛强张雪华兴匡红
关键词:荧光显微镜
抗原致敏DC联合CIK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0
2009年
目的:探讨负载自身肝癌裂解物的树突状细胞(DC)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共培养对CIK体外杀伤活性的影响,并观察抗原致敏DC (Ag-DC)联合CIK治疗原发性肝癌后患者的免疫状态、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选择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其中贴壁细胞经GM-CSF和IL-4诱导产生DC,并负载自体肿瘤裂解物;悬浮细胞经IFN-y、II-2、抗CD3单抗、IL-1α体外诱导产生CIK。将Ag-DC与CIK共培养,观察CIK在体外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杀伤活性;24例患者接受Ag-DC+CIK的过继免疫治疗,观察疗效。结果:1)Ag-DC与CIK共培养后,CIK体外肿瘤杀伤活性明显提高;2)Ag-DC联合CIK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3)除一过性发热、畏寒外未见其它不良反应。结论:负载自体肿瘤细胞裂解物的DC疫苗联合CIK可作为原发性肝癌常规治疗的有效辅助手段。
钟国成张小玉孙薏匡红敬新蓉闵敏廖皓陈健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肿瘤免疫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的免疫学效应及影像学评估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 对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免疫学效应以及影像学评估手段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选取63例接受HIFU治疗的肝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39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记录63例患者在HIFU治疗前后的免疫学指标,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病例组治疗后3个月,将临床疗效较好的患者分入有效组,疗效不佳的患者分入无效组,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指标,并比较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的免疫学指标和临床疗效指标;比较病例组中巨块型患者和结节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记录治疗前后所有病例组患者病灶的超声造影检查(CEUS)及CT检查.结果 治疗前,病例组患者的血清热休克蛋白(HSP-70)和干扰素γ(IFN-γ)与白介素10(IL-10)的比值(IFN-γ/IL-10)分别为(18.78±4.53) ng/ml和(1.25±0.29),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20.26±4.16) ng/ml、(1.79±0.31)],而病例组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为(1.38 ±0.27) 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10±0.17)ng/ml],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HIFU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3个月,病例组患者的HSP-70[(21.93±5.28)和(20.71±4.66) ng/ml]、1FN-γ/IL-10[(1.68±0.34)和(1.49±0.28)]及TGF-β[(1.19 ±0.25)和(1.24±0.23)ng/ml]等免疫学指标均较组内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病例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上述免疫学指标均差于健康对照组(P<0.05).经HIFU治疗后3个月,病例组患者的目测类比法(VAS)评分[(3.53±0.86)分]和卡氏行为状态(KPS)评分[(79.12±20.49)分]以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26.42±10.29) μmol/L]和甲胎蛋白(AFP)值[(84.82±21.51) ng/ml]均明显优于组内治疗前[(4.02±1.14)分和(68.94±18.35)分;(37.28±14.62) μmol/L和(265.39±87.45) ng/ml],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中,治疗有效组患者的全部上述指标均�
钟国成吴超群陈青冯怀志匡红李硕桂永忠孙薏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超声造影肿瘤免疫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DC-CIK过继免疫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过继免疫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0位诊断明确的晚期HCC患者,随机分为2组。海扶组25例,接受单纯HIFU治疗;综合组25例,除给予HIFU治疗外,还接受自身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回输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综合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肿瘤标志物、肝功、免疫状态、生存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单纯HIFU组(P<0.05)。结论:HIFU与DC-CIK过继免疫具有协同治疗效果,HIFU联合DC-CIK能提高晚期HCC患者的临床疗效。
陈健张小玉孙薏桂永忠李硕匡红敬新蓉钟国成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过继免疫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
结核杆菌耐链霉素Rrs基因点突变单侧延长臂发夹探针设计与检测研究
2008年
目的选择结核杆菌耐链霉素(Sm)Rrs基因包含主要突变位点的序列设计发夹探针及其单侧延长臂发夹探针,建立扩增体系及发夹探针芯片检测方法。方法运用Beacon designer软件设计Rrs基因包含主要突变位点的发夹探针及其单侧延长臂发夹探针,建立其扩增体系及发夹探针芯片检测方法,应用荧光显微镜检测荧光信号。结果通过荧光显微镜检测到标准株及耐SM株PCR产物与发夹探针杂交后荧光信号区别明显;51株耐链霉素(SM)与10株H37RV标准株对照组荧光信号强度比较,耐SM组Rrs基因突变检出率为29%(P<0.05、P<0.01)。结论发夹探针技术是一种具有高灵敏核酸点突变检测技术。单侧延长臂发夹探针对解决发夹探针在芯片表面固定难题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采用荧光显微镜观测荧光信号具有更强的荧光信号识别、放大功能及结果判断更准确等优点。
陈庆海府伟灵边志衡匡红姚捷
关键词:分枝杆菌结核链霉素基因点突变临床实验室技术
应用分子信标检测MTB耐异烟肼katG基因315codon点突变的实验研究
2008年
目的:选择结核杆菌耐异烟肼katG基因包含315codon点突变序列,设计分子信标探针,建立扩增体系及分子信标芯片检测方法。方法:运用软件Beacon designer设计katG基因包含315codon的分子信标,建立其扩增体系及分子信标芯片检测方法,应用荧光显微镜观测荧光信号。结果:标准株及耐异烟肼PCR产物与分子信标杂交后荧光信号区别明显;28株耐异烟肼组与10株H37RV标准株对照组荧光信号强度比较,耐异烟肼组315codon突变检出率为44%。结论:分子信标技术是一种高灵敏的核酸点突变检测技术;采用荧光显微镜观测荧光信号,具有更强的荧光信号识别、放大功能及结果判断更准确等优点。
陈庆海张波华兴匡红边志衡府伟灵
关键词:分子信标荧光显微镜芯片
一种非对称环发夹型DAN探针的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芯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对称环发夹型DNA探针的构建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所述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要检测的目标序列,构建与靶序列匹配的碱基序列A段;(2)构建与固定在芯片表面的Oligo DNA...
陈庆海府伟灵匡红
文献传递
结核分支杆菌扩增体系的建立、优化及评价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建立并优化结核分支杆菌PCR反应扩增体系,并对所建立的体系进行评价。方法根据GenBank找到结核分支杆菌基因序列,在Primer Premier V5.0软件上设计结核分支杆菌特异性引物。并对反应体系中MgCl2、引物、dNTP浓度以及引物退火温度优化后建立结核分支杆菌PCR反应扩增体系。通过对TB标准株、TB临床分离株和临床阳性标本扩增产物的直接测序、灵敏性试验以及特异性试验对PCR反应体系进行综合评估。结果TBPCR反应体系阳性扩增结果为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上出现245bp的条带。MgCl2、引物以及dNTP在TBPCR体系中优化后最佳终浓度分别为:4mmol/L、0.04μmol/L以及0.3mmol/L。TBPCR体系的退火温度优化后为55℃。TB标准株及TB临床分离株和临床阳性标本扩增产物的直接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公布的序列完全一致。TBPCR反应体系对其它细菌无交叉反应。检测限度为10拷贝/μl的DNA。结论TBPCR反应体系能够快速对TB标准株、TB临床分离株及临床标本进行结核分支杆菌的鉴别。
匡红孙薏张聪府伟灵陈庆海冯怀志李硕李玉红
关键词:结核分支杆菌聚合酶链反应
运用于embB 285 codon点突变的分子探针设计及检测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单碱基靶点分子探针设计模型,并应用设计的分子信标探针检测结核杆菌耐乙胺丁醇embB285 codon点突变,并与测序结果比较以验证。方法运用软件Beacon designer设计embB基因包含285 codon的分子信标,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embB 285 codon扩增片段与探针杂交后荧光信号,同时对扩增产物测序并作比较。结果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观测到结核标准株及耐乙胺丁醇embB 285 codon PCR产物与分子信标杂交后荧光信号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33株耐乙胺丁醇组与10株H37RV标准株对照组荧光信号强度比较,耐乙胺丁醇组embB 285 codon突变检出率为15%,测序法突变检出率为15%。结论分子信标技术对单碱基靶点突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应用荧光分光光度计直接检测液相杂交荧光具灵敏、简单、准确等优点。
陈庆海匡红府伟灵张波华兴钟敏
关键词:分子信标荧光分光光度计
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附89例报告)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治疗复杂肾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89例接受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治疗的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89例患者中75例成功行一期取石术,2例中转开放手术;一期手术取净结石63例,二期手术取净结石9例,三期手术取净结石2例,结石总取净率83.1%,手术时间55~150min,术中出血量30—100ml;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平均7d,术后平均住院8.5d,来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经皮肾微造瘘输尿管镜下碎石具有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较好的微创方法。
赵启华顾新伟罗顺文李阳波匡红
关键词:输尿管镜复杂肾结石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