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卞成蓉

作品数:29 被引量:105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302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肝炎
  • 9篇病毒
  • 8篇慢性
  • 8篇肝炎患者
  • 8篇丙型
  • 7篇细胞
  • 7篇慢性丙型
  • 7篇免疫
  • 7篇抗体
  • 7篇丙型肝炎
  • 6篇慢性丙型肝炎
  • 6篇丙型肝炎患者
  • 5篇慢性丙型肝炎...
  • 5篇化学发光
  • 4篇干扰素
  • 3篇调节性
  • 3篇印迹
  • 3篇载量
  • 3篇特异
  • 3篇特异性

机构

  • 14篇解放军第30...
  • 6篇解放军302...
  • 4篇军事医学科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三○...
  • 2篇解放军第三0...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解放军第23...
  • 1篇解放军第三〇...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9篇卞成蓉
  • 13篇李伯安
  • 7篇刘佳
  • 6篇陈霖
  • 6篇赵静
  • 5篇徐军
  • 5篇戴亮
  • 4篇刘爱霞
  • 4篇王希良
  • 4篇杨鹏辉
  • 4篇段跃强
  • 4篇宋英伟
  • 4篇刘佳
  • 3篇王晗
  • 3篇苑文雯
  • 3篇毛远丽
  • 3篇戴亮
  • 3篇陈霖
  • 3篇王晗
  • 2篇刘娜

传媒

  • 3篇标记免疫分析...
  • 2篇中华实验和临...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军事医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国际输血及血...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年份

  • 1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病毒载量和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研究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 细胞与HCV-RNA 载量和ALT 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流式细胞术计数66 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30 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 细胞,实时荧...
陈霖卞成蓉刘佳李伯安
关键词:丙型肝炎CD4+CD25+调节性T细胞ALT
嵌合HAdV六邻体蛋白抗原表位的rFLU/HAdV/Hexon疫苗候选株构建及免疫效果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构建、拯救以PR8流感病毒为载体嵌合HAdV六邻体蛋白抗原表位的疫苗候选株,对其免疫原性及免疫保护性进行评价。方法应用反向遗传学技术,以流感病毒PR8为载体,将HAdV六邻体蛋白抗原表位的基因插入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NS基因,构建重组质粒NS1-Hexon,将重组质粒与PR8流感病毒其他7个基因组质粒共转染COS-1/MDCK共培养细胞,成功拯救嵌合HAdV六邻体抗原表位重组疫苗候选株,命名为rFLU/HAdV/Hexon,通过HA、RT-PCR、IFA、Western blotting和电镜等方法对rFLU/HAdV/Hexon进行鉴定。rFLU/HAdV/Hexon经鸡胚培养、浓缩纯化后滴鼻免疫Balb/c小鼠,评价小鼠机体产生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黏膜免疫应答,进一步采用PR8流感病毒和HAdV-3病毒攻击小鼠评价其免疫保护性。结果成功拯救出基于PR8流感病毒为载体嵌合HAdV六邻体蛋白抗原表位的rFLU/HAdV/Hexon疫苗候选株。rFLU/HAdV/Hexon疫苗株形态符合流感病毒典型特征,能够诱导小鼠机体产生高效价的针对PR8和HAdV-3的特异性抗体,肺鼻灌洗液可检测到高效价的sIgA抗体;攻毒实验结果显示,rFLU/HAdV/Hexon疫苗株免疫小鼠可明显减轻感染症状、有效降低肺鼻的病毒载量、显著改善肺组织的病理病变情况。结论研制的嵌合HAdV六邻体蛋白抗原表位的rFLU/HAdV/Hexon疫苗株是有发展前景的腺病毒候选疫苗株,为腺病毒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刘娜卞成蓉陈锐段跃强邢丽周娅王希良杨鹏辉
关键词:腺病毒免疫应答免疫保护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α治疗后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行以干扰素-α(interferon-alpha,IFN-α)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后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thyroid dysfunction,TD)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以2013年10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432例经以干扰素-α为基础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患者为研究对象,男性259例(60.0%),女性173例(40.0%),平均年龄(43.5±32.7)岁。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酶法、荧光定量PCR技术等检测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甲状腺功能、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肝功能、HCV RNA和HCV RNA分型等指标。结果经以干扰素-α为基础抗病毒治疗后,67例(15.5%)发展为TD,其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占58.2%。男女发病比例1∶3.8。32例(47.8%)为治疗后3个月内发生,58例(86.6%)在6个月内出现。停止抗病毒治疗后,63例(94.0%)12个月内自发或经药物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仅4例(6.0%)发展为持续性TD。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和治疗前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是TD发生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 CHC患者行以干扰素-α为基础抗病毒治疗后,15.5%患者发展为TD,以女性为主。女性和治疗前TPOAb及TGAb阳性是发展为TD的危险因素。
王晗谢娜徐军赵静陈霖卞成蓉刘爱霞戴亮张岚毛远丽李伯安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异常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Α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携带RSV基因的重组流感病毒嵌合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携带RSV基因的重组流感病毒嵌合疫苗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特征是所述的嵌合疫苗是由RSV抗原或抗原优势表位整合入流感病毒基因组组成的双价疫苗。为发展携带RSV基因的重组流感病毒嵌合疫苗实现“一苗两用”或“...
杨鹏辉王希良卞成蓉张绍庚段跃强张培瑞李志伟王兆海
文献传递
HBsAg定量和定性数值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罗氏检测系统HBeAg 阴性及阳性不同COI 值患者血清HBsAg 定量数值及定性数值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医生根据定性数值评判治疗效果提供依据。
卞成蓉刘佳
关键词:乙型肝炎HBSAGHBEAG
老年患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生物学假阳性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老年患者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筛查情况,同时探讨其生物学假阳性的原因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8741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利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MIA)检测梅毒螺旋体...
卞成蓉
关键词:老年患者梅毒螺旋体抗体化学发光法免疫印迹假阳性
两种献血目的人群的免疫四项结果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互助献血与无偿献血的血液免疫四项(HBs Ag、Anti-HCV、Anti-TP、Anti-HIV)情况,为进一步评价不同献血目的人群的血液传播疾病风险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11月所采集的29935例献血者的免疫四项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献血者种类将献血者分为无偿献血组与互助献血组,对两组献血者的免疫四项结果的阴阳性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互助献血组14940例,免疫四项结果不合格628例,在同组人数中占比4.20%。其中,HBs Ag、Anti-HCV、Anti-TP、Anti-HIV不合格率分别为2.23%、0.72%、1.14%、0.10%。无偿献血组14995例,免疫四项结果不合格154例,在同组人数中占比1.03%。其中,HBs Ag、Anti-HCV、Anti-TP、Anti-HIV不合格率分别为0.23%、0.42%、0.35%、0.02%。互助献血组与无偿献血组的总不合格率、HBs Ag不合格率以及Anti-TP不合格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互助献血来源的血液安全性远低于无偿献血来源的血液。
宋英伟卞成蓉张宏飞邹文娟秦园园潘亚东汪德清潘纪春
关键词:互助献血无偿献血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IFN-a治疗后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临床特点研究
目的 探讨丙肝患者经以干扰素-a 为基础的抗病毒治疗后诱发甲状腺功能异常(TD)的临床特点及预测因素。方法 以2014 年 10月~2015 年4 月我院收治的451 例经以干扰素-a 为基础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C...
王晗刘佳徐军赵静谢娜陈霖刘爱霞戴亮张岚卞成蓉毛远丽李伯安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异常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Α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动态监测ICU肝病患者PCT水平在判断血流感染和指导抗生素使用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研究动态监测降钙素原(PCT)水平在诊断ICU肝病患者早期血流感染及指导抗生素使用的临床价值。方法监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2医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30例健康对照者体检当日和530例新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肝病患者当日血清PCT浓度,对怀疑存在血流感染的肝病患者监测转入ICU后第1、2、3天清晨空腹血PCT浓度、WBC计数、血培养和细菌鉴定。结果有致病菌生长组266例,PCT均值8.0μg/L,阳性率94.3%(251/266);无致病菌生长组264例,PCT均值0.4μg/L,阳性率为35.6%(94/264);30例对照组血培养均阴性,PCT均<0.05μg/L,阳性率为0;真菌生长组40例,PCT均值2.8μg/L,阳性率为60.0%(24/40);革兰氏阳性菌生长组82例,PCT均值6.1μg/L,阳性率为85.4%(70/82);革兰氏阴性菌生长组144例,PCT均值15.1μg/L,阳性率为95.8%(138/144)。有致病菌生长组、无致病菌生长组的PCT浓度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革兰氏阳性菌生长组、革兰氏阴性菌生长组、真菌生长组的PCT浓度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白细胞(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治疗有效组和治疗无效组在抗生素治疗后第2天和第3天PCT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抗生素治疗有效组在血流感染后第3天的PCT浓度与峰值PCT浓度相比,下降幅度为87.8%,而抗生素治疗无效组在血流感染后第3天的PCT浓度与峰值PCT浓度相比下降不超过3%,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肝病ICU患者的PCT水平将有助于脓毒血症的早期干预和合理使用抗生素的用药指导,从而降低病死率。
刘佳陈霖朱恒志王淑英李沛然卞成蓉李伯安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血培养血流感染抗生素
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灰区范围分析
目的 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灰区范围的假阳性率,提高梅毒抗体检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方法 收集解放军第三○二医院2016年2月~2018年5月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TP)结果S/CO值1~9...
赵静王晗卞成蓉李伯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