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勤
- 作品数:47 被引量:693H指数:14
- 供职机构:成都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大学新生与非新生性观念的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了解大学生整体的性观念状况及其对性知识的需求,并对大学新生及非新生的性观念进行对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成都某高校817名本科生进行性知识、性观念及对性教育的需求调查。结果:新生对于某些性观念的接受程度不如非新生;新生中承认性是人的基本需求的比例显著低于非新生,新生倾向于把自慰看成自制力差的表现,而非新生更多的认为自慰是正常需要;大学生获取性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是通过阅读相关的书本杂志以及与朋辈群体的交流,非新生相比于新生,更多的靠书本杂志获取性知识;新生相比于非新生,更希望获得"异性交往"、"性的伦理道德"方面的性知识,而非新生最希望获得的是"性健康"方面的知识。
- 卢勤彭晓琳周宏
- 关键词:性观念
- 大学生家庭因素对生命意义感及自杀意向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大学生家庭因素对生命意义及自杀意向的影响,为高校生命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成都市某高校284名大学生,使用生活目的测试量表(PIL)及自编家庭背景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男生生命意义总分、对生命热诚、生活目标、对未来期待得分均低于女生(P值均<0.05);独生子女逃避得分低于非独生子女(P<0.05);家庭气氛和谐的学生生命意义总分、对生命热诚、自主感得分均高于家庭气氛不和谐的学生(P值均<0.05);寄居家庭学生的自主感低于其他家庭结构类型的学生(P<0.05);自杀意向的发生率受到与父母共同生活、留守经历、家庭气氛、家庭结构等因素的影响(P值均<0.05);与父母共同生活及家庭气氛是自杀意向保护因素,逃避是自杀意向危险因素。结论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不容乐观,家庭是影响大学生生命意义感及自杀意向的重要因素。
- 李旭卢勤
- 关键词:家庭特征生命价值自杀
- 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7
- 2010年
- 通过对成都市有无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的两所同类型高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试并对比,结果发现,经过系统、全面地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明显提高、社交焦虑与苦恼程度明显降低;而未学习此课程的学生在自我概念及社交苦恼方面没有显著变化。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各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重点关注课程负责机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问题。
- 卢勤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证研究课程化建设
- 糖调节异常者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治疗方案的编制及疗效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编制一套针对糖调节异常者的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治疗方案,并初步考察方案对糖调节异常者血糖控制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在深度访谈、文献分析、专家论证基础上编制心理治疗方案。选取糖调节异常者38例,随机分为认知行为团体心理治疗组(简称团体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糖尿病健康教育,另外,对团体治疗组进行连续6次的认知行为团体治疗。通过血糖测试、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两组在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及心理指标的变化。结果:团体治疗组治疗后空腹指尖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均低于治疗前[(5.8±0.7)mmol/L vs.(6.6±1.1)mmol/L,(8.9±2.3)mmol/L vs.(11.0±3.1)mmol/L;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空腹指尖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与治疗前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1±0.8)mmol/L vs.(6.2±0.7)mmol/L,(9.2±2.8)mmol/L vs.(9.1±2.2)mmol/L;均P>0.05];团体治疗组治疗后SAS和SDS得分均下降[(40.2±5.4)vs.(45.3±9.6),(32.5±4.2)vs.(37.9±8.3),均P<0.05],SSRS总分及主观支持得分上升[(41.0±8.0)vs.(39.5±8.0),(22.8±3.9)vs.(19.6±3.9);P<0.05或0.001],而对照组未发生显著变化(均P>0.05)。结论:认知行为团体治疗对糖调节异常者的血糖水平及抑郁、焦虑情绪、社会支持等具有改善效果。
- 卢勤张岚李旭李晓靖陈蒂丝廖红宫飙孙学礼
- 关键词:糖调节异常疗效
- 大学生心理志愿者培养体系探讨被引量:1
- 2012年
- 对大学生心理志愿者进行理论培训不仅有利于提升其自身的心理素质,也有利于提高心理服务整体质量。调查表明:经过三轮理论培训与灾区实践活动,志愿者在总体幸福感、社会支持以及积极应对方式方面明显优于培训前。该循环培训模式能够有效地促进心理志愿者的心理成长,因此,应以此为基础,不断完善心理志愿者招募、培训、评价、保障机制,以保证他们更好地获取系统、全面的心理援助知识和技能。
- 卢勤李旭
- 关键词:心理健康总体幸福感大学生心理素质
- 心理援助志愿者培训模式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汶川和玉树两次大地震过后,心理志愿者应运而生,开始对受灾人员开展心理援助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也产生了专业人员水平参差不齐以及援助的可持续性得不到保证等一系列问题。完善心理援助志愿者培训和督管的体制,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心理志愿者培训模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 卢勤
- 关键词:心理援助
- 成都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研及干预对策被引量:21
- 2007年
- 目的:广泛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做好危机干预的初步筛查工作。方法:整群抽取2006级大学新生,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其心理健康水平,辅之以深度访谈进行深入了解。结果:新生中等程度心理困扰的筛查率为9.57%,有自杀意向的比例是2.29%。对比研究发现,我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略低于全国青年组常模,女生心理健康水平略低于男生。对新生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干预,有利于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加强他们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以及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
- 卢勤彭丹
- 关键词:大学新生SCL-90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干预
- 组织行为中的个体差异及其管理被引量:7
- 2002年
- 本文从组织构成入手 ,对组织中的个体差异性进行考察 ,着重对比了个体差异中保守者与革新者的认知方式及其与组织的相互作用。同时 ,对人格差异和不同的人在组织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进行了分析 。
- 卢勤
- 关键词:人力资源
- 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在校生数为80.73万人,占学生总数的比重5.70%。这部分大学生是将来服务少数民族地区的宝贵财富和中坚力量,他们的素质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的进步,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本文以四川省部分高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心理测量数据为准则,说明四川省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现实依据。
- 苟萍卢勤
-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SCL-90EPQ心理健康人格特征
- 本土文化在灾后心理康复中的作用被引量:7
- 2010年
- 社会文化对于人的心理与行为方式有持久而深远的影响;其在创伤后的心理康复中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5.12特大地震使受灾群众的心理健康遭受了巨大的创伤,而目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一万余例地震灾民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国内外大灾难后相比,此次四川地震灾区的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病率相当低,民众的心理康复非常好。这一研究结果引起了国内外学者极大的重视,也引起了心理工作者的深思。本文力求讨论四川历史文化的特点和该文化如何在灾后心理康复中发挥作用,以更充分地利用本土文化为心理康复服务。
- 卢勤赵雪
- 关键词:心理康复本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