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明乐
-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牛虻螺原体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 目的:通过分析分离自牛虻体内的螺原体NM1108-1,NM1108-5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了解分离菌株可能的分类地位。方法:运用常规方法分离培养牛虻螺原体,利用暗视野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结合其生理生化特...
- 俞徐斌于汉寿史明乐周丹霞
-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菌株分离
- 文献传递
- 苏辽粳稻区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 由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无性阶段:Pyricularia grisea)引发的水稻稻瘟病是世界各水稻种植区最具毁灭性的真菌病害之一,易变性是稻瘟菌的显著特性之一,其中寄主选择是引发其变异的主要动...
- 程兆榜史明乐刘志恒任春梅田爱楠陈毓苓缪倩于汉寿
- 牛虻螺原体的基本生物学特性
- 2013年
- 【目的】通过分析分离自牛虻体内的螺原体NM1108-1和NM1108-5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了解分离菌株可能的分类地位,为进一步研究螺原体与宿主的相互作用提供信息。【方法】运用常规方法分离培养牛虻螺原体,利用暗视野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分离菌株的形态特征,结合其生理生化特性及系统发育学特性研究初步确定分离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从牛虻中分离到大量螺原体,以其中两个代表性的菌株NM1108-1和NM1108-5为主要研究材料,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均呈螺旋状,做翻滚式运动;两者都能利用葡萄糖、果糖、蔗糖作为碳源,不利用尿素和精氨酸,对四环素比较敏感,对青霉素不敏感;系统发育树显示,分离到的牛虻螺原体菌株NM1108-1和NM1108-5属于Apis一支但属于不同亚支,NM1108-1与S.turonicom聚为一支;NM1108-5与S.gladiatoris聚为一支。【结论】两株牛虻螺原体NM1108-1和NM1108-5的分类地位分别初步被确定为S.turonicom和S.gladiatoris,这是首次报道我国牛虻体内的螺原体。
- 俞徐斌于汉寿史明乐周丹霞
- 关键词:螺原体牛虻系统发育分析生物学特性
- 苏辽粳稻区稻瘟病菌群体多样性比较被引量:3
- 2015年
- 采用四套鉴别品种对苏辽稻瘟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257株菌被中国鉴别品种分为7群23个小种,其中苏辽菌株分别为5群12个小种、7群21个小种,江苏优势小种ZG1占其菌株数的52.92%;辽宁优势小种ZG1、ZC15占其菌株数的30.84%、19.63%。苏辽菌株分别含37、46个日本小种,江苏优势小种011、011.2、000占其菌株数的25.33%、14.67%、12.67%,辽宁优势小种011.2占其菌株数的28.97%;LTH近等基因系将苏、辽菌株划分为27、23个反应型。利用Pot2-rep-PCR技术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75%相似水平上可将参试菌株划分为13个系谱,江苏12个系谱中优势系谱L11、L12、L4分别占其菌株数的22.67%、16.67%、17.33%,辽宁6个系谱中优势系谱L12占其菌株数的55.14%。苏辽相比,辽宁菌株毒力普遍强于江苏,两地稻瘟菌株的毒性多样性与遗传多样性的丰富度相反。综合分析显示,苏辽两地稻瘟菌是两个在致病型和遗传结构上相近而又异质性明显的不同群体。
- 史明乐刘志恒陈毓苓田薆楠姚恋秋任春梅缪倩于汉寿程兆榜
- 关键词:稻瘟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