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春红

作品数:10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本钢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血液
  • 9篇血液透析
  • 7篇维持性
  • 6篇维持性血液
  • 6篇维持性血液透...
  • 5篇透析患者
  • 4篇血液透析患者
  • 3篇维持性血液透...
  • 3篇亢进
  • 3篇继发
  • 3篇继发性甲状旁...
  • 3篇甲状旁腺
  • 3篇甲状旁腺功能
  • 3篇甲状旁腺功能...
  • 3篇功能亢进
  • 2篇蛋白
  • 2篇血红
  • 2篇血红蛋白
  • 2篇血液灌流
  • 2篇综合征

机构

  • 8篇本钢总医院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史春红
  • 3篇孙瑶
  • 3篇李秀娟
  • 2篇孙瑶
  • 1篇于柏江
  • 1篇孙亚光
  • 1篇戴忠庶
  • 1篇刘林
  • 1篇魏伟
  • 1篇胡茂春
  • 1篇王慧敏

传媒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4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变异性与病死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变异性与病死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本钢总医院血液浄化中心收治的维持性透析患者186例,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A组)160例与死亡组(B-)26例。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1年内血红蛋白变异情况,计算剩余标准差(Res-SD),以Res-SD作为量化指标反映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分析血红蛋白变异性与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变异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es-S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红蛋白变异性与病死率无相关性。
史春红李秀娟
关键词:肾透析死亡率
血液灌流联合加巴喷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不宁腿综合征(RL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辽宁本钢总医院肾内科维持性透析并发RLS患者32例,每周给予血液透析+血液灌流(HD+HP)1次联合加巴喷丁400 mg每晚睡前口服.治疗前和治疗后连续3个月每1个月根据2003年公布的国际不宁腿综合征研究组(IRLSSG)评分标准,评价1次RLS患者量化评分的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1、2、3个月RLS量化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分:20.5±10.5、18.6±9.4、15.3±9.2比22.3±1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3个月RL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应用加巴喷丁后有8例患者出现轻度眩晕,嗜睡症状,继续用药后逐渐缓解;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HD+HP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RLS安全有效.
史春红孙瑶李秀娟
关键词:血液灌流加巴喷丁尿毒症不宁腿综合征
浅谈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防治体会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DDS)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透析过程中或透析后出现DDS患者18人,轻症给予改进透析方式,重症采用高渗糖或甘露醇等药物治疗,观察临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17例患者临床症状24h内缓解,1例高龄患者死亡。结论及时调整透析方式,降颅压对症治疗对DDS疗效满意。
史春红胡茂春孙瑶
关键词:血液透析失衡综合征
骨化三醇联合鲑鱼降钙素对维持性透析患者高转运骨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联合鲑鱼降钙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转运性骨病的疗效。方法 2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骨病伴高血钙、高血磷、高甲状旁腺素(PTH)患者,均给予骨化三醇及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治疗,给予非含钙磷结合剂降磷治疗,并配合低钙透析,观察治疗前后血钙、磷及PTH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用药12周后,患者血钙、血磷、PTH均较用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骨痛的12例患者骨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2例伴有肩关节及肘关节畸形者未见加重。结论骨化三醇联合鲑鱼降钙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转运骨病治疗安全有效,且不引起血钙增高。
史春红孙瑶
关键词:骨化三醇鲑鱼降钙素
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采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的效果
2024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单纯采用甲状旁腺全切术及联合自体前臂移植术治疗效果,并分析不同手术方法对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本钢总医院2019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行甲状旁腺全切术治疗,试验组行甲状旁腺全切术+自体前臂移植术治疗。观察两组生化指标[甲状旁腺激素(PTH)、磷(P)、钙(Ca)]、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颈动脉中层厚度(IMT)、收缩期血流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峰值流速(EDV)、阻力指数(RI)]、运动功能指标[手握力、6 min步行距离(6MWD)]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试验组PTH、P、C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IMT、PSV、EDV、R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试验组手握力、6MWD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甲状旁腺全切术,甲状旁腺全切联合自体前臂移植术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治疗中,更有利于改善生化指标,减轻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善患者运动功能,且联合术式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刘林戴忠庶孙亚光史春红杜佳伟于柏江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血红蛋白变异性与病死率的相关性分析
史春红
碳酸镧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分析讨论碳酸镧应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并发高磷血症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其分成对照组及研究组。研究组给予碳酸镧治疗,对照组给予碳酸钙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各临床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研究组患者的钙与血磷等临床指标明显的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的β2微球与PTH进行比较,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碳酸镧应用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高磷血症中,其具备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并使患者的生活以及临床效果得到提升,在临床中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孙瑶王慧敏魏伟史春红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高磷血症
西那卡塞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合并高钙血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观察西那卡塞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合并高钙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SHPT合并高钙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西那卡塞进行治疗,观察比较本组患者治疗前后第4、8、12周血清钙、血清磷、血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水平、钙磷乘积值,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8例患者治疗4、8、12周血清钙、血i PTH水平、钙磷乘积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磷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前3例骨痛症状者症状缓解;治疗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10例,腹泻1例,肌痛1例;无人因不良反应终止治疗。结论西那卡塞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SHPT合并高钙血症安全有效。
史春红李秀娟
关键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钙血症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并发不宁腿综合征2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不宁腿综合征(RLS)的诊治。方法:选取本院近1.5年血液透析并发RLS24例患者,进行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综合分析。结果:血液透析并发RLS发病率高,临床表现多样,无特异辅助检查,充分透析及药物等综合治疗有效。结论:尽早及充分透析对减少RLS的发生及治疗有效,纠正贫血、营养不良及辅助抗帕金森等药物综合治疗,RLS多数可缓解。
史春红
关键词: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不宁腿综合征周围神经损害
骨化三醇冲击联合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9
2012年
甲状旁腺素(PTH)是人体内最重要的调节钙磷代谢平衡的因子,慢性肾衰竭可出现钙磷代谢紊乱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irr),其特征为高PTH血症、甲状旁腺增生和钙磷代谢紊乱。SHPT不仅可导致肾f生骨病,而且可引起皮肤瘙痒、贫血、神经系统损害及心血管疾病。
史春红孙瑶
关键词: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维持性血液透析血液灌流骨化三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钙磷代谢紊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