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翔
-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建设银行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货币乘数影响因素的扩展分析被引量:13
- 2011年
- 货币乘数是货币供应理论的核心变量,在当代经济金融环境下,货币乘数的大小和变化受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监管部门监管要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选择以及社会公众行为偏好的共同影响。本文在对货币乘数影响因素进行扩展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货币乘数决定模型,并进行了实证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监管要求对广义货币乘数的影响最大,货币政策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已不是决定因素,这也为我国实施宏观审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必要性依据。
- 叶翔梁珊珊
- 关键词:货币乘数宏观审慎管理
- 货币界定研究综述与评介被引量:1
- 2011年
- 货币定义的界定直接关系到货币量的统计及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能力。货币的形态和内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断变化演进,所以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对货币进行了不同的定义。文章在大量资料基础上,梳理了货币的本质与货币数量的规定性方面的已有研究,并做出了更符合当前实际的、与时俱进的认识和阐释。
- 叶翔
- 关键词:货币定义
- 论我国货币供应的内生性——基于基础货币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关于货币供应具有内生性还是外生性,一直以来都存有争议。本文对2000年~2009年我国基础货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央行持有的净国外资产是基础货币增长的主导因素,央行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超额准备金付息率、增加央票发行等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国外净资产增长的影响,但操作空间有限,且日渐乏力,而通过各种政策的配合加强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 叶翔梁珊珊
- 关键词:货币供应基础货币内生性
- 我国货币计量框架扩展的研究
- 2011年
- 货币计量是货币经济学与货币政策调控的基础性命题,是研究与决策的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金融形势日新月异,能够行使货币职能的金融工具不断涌现,货币计量框架虽几经修订,仍不能全面地反映我国金融与货币领域的新变化、新情况与未来的新发展。本文在回顾国内外货币计量实践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实际,对货币计量的框架进行了扩展,并加以计量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扩展后的货币计量与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一扩展是合理和必要的。
- 叶翔
- 关键词:实证检验
- 中国货币供应形成机制研究——基于货币定义扩展的视角
- 货币供应是货币理论的核心命题,也是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中介目标。长期以来,受西方主流经济学将货币供应视为外生变量的影响,货币理论更侧重于货币需求及货币(政策)效用研究,而对货币供应形成机制和决定因素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实践中...
- 叶翔
- 关键词:货币供应货币定义
- 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3年
- 近年来,我国银行同业业务快速发展,对公业务、对私业务、同业业务"三足鼎立"的局面显现。本文首先运用大量统计数据从业务规模、业务结构、资金流动三个方面对银行同业业务的发展现状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概括,并勾勒出金融同业间资金流动的轨迹。在此基础上,结合对银行资产负债表变动的考察,研究探讨了银行同业业务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影响。最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叶翔梁珊珊
- 关键词:银行同业业务货币供给
- 中国货币供应形成机制研究
- 叶翔
- 关键词:货币供应货币定义
- 关于货币供应“隐性”渠道及效应的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一般认为,我国主要通过信贷和净国外资产渠道形成货币供应,相关的研究硕果累累。本文对其他潜在的、容易被忽视的货币供应渠道进行了分析,阐述了通过其他金融性公司渠道、财政收支渠道和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渠道形成货币供应的机理。研究表明,通过这些渠道所形成的货币供应,尽管目前规模还不显著,作用还比较隐性,但随着我国金融结构的调整与金融创新发展,信贷与净国外资产渠道之外的其他渠道所形成的货币供应将日益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建议,应该对我国货币供应统计进行修订,将其他金融性公司在其他存款性公司的存款、存放在商业银行的地方财政预算外存款、签发但未兑付的银行承兑汇票、部分银行理财产品等纳入到广义货币的统计,以加强对这些潜在货币供应的监测分析。
- 叶翔
- 关键词:货币供应表外业务
-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对我国货币供应的影响分析——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视角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首先分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风险管理、改革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传统货币供应的银行渠道入手,研究阐述了存款稳定性下降、净利差缩小、经营管理转型等因素对我国货币供应的抑制作用,得出了以银行信贷为主的货币创造机制将被削弱,商业银行在货币供应中"王者"地位将动摇的结论。本文最后提出了加大对金融创新产品和银行金融机构的分析监测,适时调整货币供应量统计口径,研究重构我国货币供应形成机制等对策建议。
- 叶翔梁珊珊
-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货币供应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