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伟棋

作品数:4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性病
  • 1篇性传播
  • 1篇性传播疾病
  • 1篇血清
  • 1篇右下肢
  • 1篇增殖
  • 1篇增殖诱导配体
  • 1篇湿疣
  • 1篇受体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细胞
  • 1篇念珠
  • 1篇念珠菌
  • 1篇念珠菌感染
  • 1篇凝集素
  • 1篇凝集素类
  • 1篇凝集素受体
  • 1篇皮肤
  • 1篇皮肤疾病
  • 1篇皮损

机构

  • 3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4篇吴伟棋
  • 3篇方锐华
  • 3篇莫友
  • 2篇唐绍生
  • 1篇杨捷
  • 1篇刘衍彬
  • 1篇王建琴
  • 1篇蔡敬宙
  • 1篇许剑荣
  • 1篇魏亚明

传媒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皮肤性病诊疗...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尖锐湿疣患者皮损Toll样受体4、9和C型凝集素受体的表达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初发和复发尖锐湿疣(CA)患者皮损中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初发CA皮损、30例复发CA皮损和20例正常人皮肤(包皮)中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及分布。结果初发CA皮损和复发CA皮损中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包皮组织(P〈0.001),且集中分布于基底层和棘层细胞。TLR4、TLR9和DC—SIGN三者在初发CA皮损和复发CA皮损中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者均P〉0.05)。TLR4、TLR9与DC—SIGN的表达均呈正相关性关系。结论TLR4、TLR9和DC—SIGN的表达增强可能在CA的发病和复发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王建琴莫友吴伟棋方锐华许剑荣杨捷唐绍生魏亚明
关键词:尖锐湿疣TOLL样受体凝集素类
清瘀滋阴散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增殖诱导配体的影响
2012年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增值诱导配体(APRIL)的水平,探讨清瘀滋阴散在SLE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SLE患者清瘀滋阴散治疗组(72例)、SLE患者激素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患者(32例)血清APRIL的水平,并与SLE活动指数(SLEDAI)及实验室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清瘀滋阴散及激素治疗后SLE患者血清APRIL水平、部分实验室指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P<0.01),并且清瘀滋阴散治疗组的血清水平较激素治疗组也有明显的降低(P<0.01)。结论清瘀滋阴散可通过增强SLE患者整体机能,降低患者血清APRIL水平,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刘衍彬蔡敬宙方锐华莫友吴伟棋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DC-SIGN在皮肤病与性病的研究进展
2013年
DC—SIGN是一类表达在树突细胞上的c型凝集素受体,能识别和捕获多种糖基化抗原,与不同的糖基化配体及病原体作用可能参与不同的免疫调控。DC—SIGN为广谱的病原受体,与病毒、细菌及真菌等病原体相关,并参与慢性炎症及变态反应的过程,在皮肤科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DC—SIGN主要分布于外周组织不成熟DC以及淋巴组织成熟DC,最近发现亦表达于角质形成细胞、Schwann细胞。
吴伟棋王建琴莫友
关键词:皮肤疾病性传播疾病树突细胞
右下肢毛鞘癌合并念珠菌感染1例报告被引量:2
2010年
报告1例毛鞘癌。患者,男性,76岁,右下肢红斑、丘疹、结节、水肿2年余,加重半年。皮肤病理组织检查:镜下见肿瘤组织,主要位于真皮浅层,并向真皮深层延伸,肿瘤组织呈小叶状分布,细胞大小不甚一致,小叶周边细胞体积较小,中央细胞体积较大、胞浆丰富、嗜酸性,并见突然角化,异型性明显,核大小浓染、核分裂易见,核仁明显,伴坏死;免疫组化:CK(+++)、CK5/6(+++)、p63(+++)、CEA(-)、CK7(-)、Bcl-2(-)、CD10显示间质细胞阳性,ki-67约80%阳性,PAS染色阳性。临床诊断为毛鞘癌。
唐绍生吴伟棋方锐华莫友
关键词:念珠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