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红科

作品数:16 被引量:132H指数:5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重症
  • 3篇重症监护
  • 3篇重症监护病房
  • 3篇阻塞性
  • 3篇阻塞性肺疾病
  • 3篇细胞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呼吸重症监护...
  • 3篇疾病
  • 3篇监护
  • 3篇监护病房
  • 3篇肺功
  • 3篇肺功能
  • 3篇肺疾病
  • 3篇肺炎
  • 3篇COPD
  • 3篇病房
  • 3篇肠内

机构

  • 15篇郑州人民医院

作者

  • 15篇吴红科
  • 5篇卢滨
  • 5篇姚菲菲
  • 4篇王敏
  • 4篇王红军
  • 3篇李飞
  • 3篇李利华
  • 3篇于洪涛
  • 2篇朱婉凌
  • 2篇袁淑娟
  • 2篇聂丽娟
  • 2篇张浩
  • 1篇王小亚
  • 1篇臧金萍
  • 1篇郑利萍
  • 1篇郭彩霞
  • 1篇张慧琴
  • 1篇康运凯
  • 1篇张翠翠
  • 1篇赵金燕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临床医学
  • 2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内科急危重症...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中不同类型医院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差异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了解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医院获得性肺炎(HAP,指住院48 h后获得的肺炎而与呼吸机使用无关)和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构成及耐药性差异。方法对2011年4月—2012年4月郑州人民医院RICU收治的56例HAP和19例VAP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学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 VAP和HAP中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鲍曼不动杆菌是VAP(46.7%)和HAP(21.7%)的主要病原菌;与HAP比较,VAP中鲍曼不动杆菌所占比率更高(P<0.05)。铜绿假单胞菌在VAP(30.0%)和HAP(32.5%)中也占较高的比率。在VAP和HAP中,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高于60.0%,在VAP患者中,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的敏感率高于70.0%,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的有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1.1%)、头孢哌酮-舒巴坦(22.2%)和多黏菌素B(11.1%)。在HAP中,铜绿假单胞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的有阿米卡星(7.4%)、头孢哌酮-舒巴坦(11.1%)、头孢他啶(18.5%)和头孢吡肟(22.2%)。结论在VAP和HAP中,主要的病原菌是革兰阴性菌。米诺环素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VAP和HAP仍有价值。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阿米卡星仍然可以作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VAP和HAP经验治疗药物。
于洪涛贾金广康运凯王敏李飞王红军郭彩霞吴红科杜娟
关键词: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耐药性
白藜芦醇抑制Sonic hedgehog信号并减轻大鼠肺纤维化的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对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完全随机分组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分为4组:对照组、模型组、25μmol白藜芦醇组和50μmol白藜芦醇组。模型组大鼠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25和50μmol白藜芦醇组大鼠气管内滴注博莱霉素后分别用25和50μmol白藜芦醇灌胃,对照组大鼠气管内滴注生理盐水。处理30 d后,观察各处理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并检测大鼠肺组织羟脯氨酸(HYP)和Ⅰ型胶原蛋白含量。分离各组大鼠肺成纤维细胞,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SHH(Sonic hedgehog,SHH)、Smo、Gli-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结果模型组大鼠肺泡结构严重破坏并伴有胶原纤维沉淀,白藜芦醇处理可减轻纤维化病变。白藜芦醇可降低肺组织中博莱霉素诱导的HYP和Ⅰ型胶原蛋白含量。博莱霉素能显著上调成纤维细胞中SHH、Smo、Gli-1m RNA和蛋白的表达,而白藜芦醇则可抑制SHH、Smo和Gli-1的表达。博莱霉素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并减少凋亡,白藜芦醇抑制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结论白藜芦醇可抑制博莱霉素诱导的SHH信号活化并减轻大鼠肺纤维化。
李利华卢滨吴红科张浩姚菲菲
关键词:白藜芦醇肺纤维化博莱霉素成纤维细胞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无创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3
2018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BAL)联合无创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河南省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BAL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血气指标、肺功能及血清炎症因子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动脉氧分压(PaO_2)、血氧饱和度(SaO_2)、最大呼气中期流速(FEF25%~75%)及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均明显增加(均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HMGB-1、sTREM-1水平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BAL联合无创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血气状态及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卢滨吴红科姚菲菲张翠翠
关键词: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无创通气支气管镜肺泡灌洗
肠内营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对155例COPD稳定期患者(肠内营养组78例,对照组77例)测量体质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围、血清白蛋白水平,并进行肺功能测定。结果 COPD对照组的营养状态指标及肺功能指标均低于COPD肠内营养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营养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有明显影响,临床上应及早给与营养支持改善营养状态。
吴红科袁淑娟朱婉凌
关键词:肠内营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
COPD患者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慢性肺阻塞疾病(COPD)患者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肺部手术COPD患者和非COPD患者各52例,分别作为COPD组和对照组,在获取患者同意基础下取肺部组织。肺部组织TROP2表达情况分析,比较两组肺部组织TROP2表达以及肺功能,免疫功能,COPD患者TROP2与肺功能、免疫功能相关性。结果TROP2免疫染色结果显示COPD患者肺部阳性表达TROP2显示为棕褐色,而对照组TROP2表达量较少,对基底细胞标记物Cytokeration以及TROP2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TROP2表达于气道基底细胞;COPD组患者TROP2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EV 1和FEV 1/FV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OPD组患者CD+4、CD+8以及CD+4/CD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TROP2与FEV 1和FEV 1/FVC等肺功能指标以及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负相关(P<0.05),而与CD+4/CD+8无相关性(P>0.05)。结论COPD患者气道基底细胞大量表达TROP2,且其与患者肺功能以及免疫功能关系密切。
吴红科袁淑娟李利华贾金广王红军
关键词:COPD肺功能免疫功能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细菌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的意义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联合细菌培养在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54例)与非细菌感染组(32例),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健康组,测定血清PCT及CRP的浓度,同时对患者进行痰及血培养。结果细菌感染组的PCT及CRP血清浓度均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及健康组(P<0.01)。以PCT>0.5 ng/m L,CRP>10 mg/L为阳性,PCT及CRP的灵敏度分别为88.9%和83.3%,均大于细菌培养的灵敏度(40.7%);PCT及CRP的灵敏度与非细菌感染组及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及CRP对细菌感染诊断的特异性为87.7%高于CRP的75.6%(P<0.05)。结论 PCT及CRP可作为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指标,联合细菌学检查对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朱婉凌王小亚吴红科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细菌培养
SCC-Ag、ProGRP、CYFRA21-1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研究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意义。方法将郑州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诊治的9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来本院诊治的肺良性疾病患者(90例)作为疾病组以及进行体检的正常人(9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研究对象的血清SCC-Ag、ProGRP以及CYFRA21-1水平,并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SCC-Ag[(1.41±0.80)μg/L]、ProGRP[(43.41±15.89)μg/L]以及CYFRA21-1[(8.98±1.39)μg/L]水平明显高于疾病组[SCC-Ag(1.02±0.74)μg/L、ProGRP(34.91±9.03)μg/L、CYFRA21-1(2.75±1.12)μg/L]和对照组[SCC-Ag(0.69±0.12)μg/L、ProGRP(26.71±10.59)μg/L、CYFRA21-1(1.69±0.98)μg/L](P<0.05);鳞状细胞癌、腺癌、小细胞癌三组血清SCC-Ag、ProGRP以及CYFRA21-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清SCC-Ag、ProGRP以及CYFRA21-1检测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研究组血清ProGRP以及CYFRA21-1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疾病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SCC-Ag、ProGRP以及CYFRA21-1水平检测有助于早期肺癌以及病理类型的诊断。
吴红科
关键词:鳞状细胞癌抗原胃泌素释放肽前体细胞角蛋白19肺癌
营养治疗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营养治疗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情况的关系.方法:将61例气管插管使用有创呼吸机患者分为VAP组和非VAP组.记录入院时白蛋白水平、APACHEⅡ评分、住RICU时间及合并症情况,第1~7天摄入热量以及供能方式.分析能量供给与VAP发生率的关系 结果:第1天完成总能量供给≥50%和<50%的患者,发生VAP的比例分别是52.3%与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7d内完成总能量供给50%~100%患者发生VAP是32%(8/25),而总能量供给>100%的患者中发生VAP是61.5%(16/26),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第1天完成>100%能量供给和APACHEⅡ评分增加是VAP的危险因素(均P<0.05) 7d内完成全肠内营养50% ~ 100%能量供给是降低VAP发生风险的因素.结论:不同营养方式间,发生VAP的差异不显著.7d内完成总能量供给50% ~ 100%有利于预防VAP的发生.
于洪涛李飞臧金萍王红军王敏贾金广聂丽娟吴红科
关键词: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血糖控制与28天病死率的关系被引量:2
2013年
危重症患者的血糖不受控制与病死率增加密切相关已经成为共识,但是血糖应该控制到什么程度一直是不断引起争论的问题。本研究探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血糖控制与28天病死率的关系,以明确血糖实际控制值对患者病死率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4月到2012年4月因呼吸衰竭在郑州人民医院RICU住院的患者123例,其中男性83例、女性40例,年龄(77.3±13.6)岁。
于洪涛李飞王红军贾金广聂丽娟吴红科王敏
关键词:呼吸重症监护病房高血糖预后肠内营养
ICU肺部感染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的效果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ICU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80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呼吸支持技术分为无创机械通气组(NIPPV组)和有创机械通气组(IV组),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气分析指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生存率.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率、血压、血气分析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I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生存率为72.5%,高于IV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ICU肺部感染患者可获得与有创通气相似的效果,同时可以减少气管插管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总体生存率.
卢滨贾金广姚菲菲吴红科
关键词:肺部感染无创机械通气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