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蕾
- 作品数: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发动蛋白-1的脯氨酸和精氨酸富集域功能域与大鼠神经突触小体相互作用蛋白的筛选及鉴定
- 2012年
- 目的筛选及鉴定发动蛋白-1(Dynamin-1)的脯氨酸和精氨酸富集域(PRD)功能域在大鼠神经突触小体中的相互作用蛋白。方法构建Dynamin-1 PRD功能域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2-PRD,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进行诱导表达;谷胱甘肽琼脂糖凝脂柱纯化得到融合蛋白GST-PRD,继而利用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沉淀技术,筛选出GST-PRD融合蛋白与分离提取的大鼠神经突触小体的相互作用蛋白,并通过液相质谱技术结合数据库,对上述获得的相互作用蛋白进行分析、鉴定。结果通过构建pGEX-4T-2-PRD重组质粒及诱导表达,成功纯化出了融合蛋白GST-PRD;同时成功提取了大鼠神经突触小体,经谷胱甘肽巯基转移酶沉淀技术联合液相质谱分析,获得在大鼠神经突触小体中与Dynamin-1的PRD域有相互作用的蛋白共35个,分别属于突触囊泡相关蛋白、细胞骨架蛋白、代谢酶及其他类的蛋白。结论本研究获得的与Dynamin-1的PRD域有相互作用的蛋白共35个。
- 彭镜张慈柳李玉飞吴蕾何芳邓小鹿尹飞
- Dynamin-Ⅰ的功能结构域及其在突触囊泡内吞过程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1年
- 在神经系统中,突触是神经元间信息传递的桥梁。突触囊泡通过胞吐和内吞作用完成一次突触囊泡循环。Dynamin-Ⅰ(又称发动蛋白-1),为三磷酸鸟苷酶(GTPase)家族的一员,由四个功能结构域组成,分别为N末端GTPase域、普列克底物蛋白同源域、GTPase效应结构域和C末端脯氨酸和精氨酸富集域。目前大量研究证明,dyanmin-Ⅰ的四个功能结构域各自具有特定的功能、接受不同的调控机制,在突触囊泡胞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深入研究dyanmin-Ⅰ的四个功能结构域以及其在突触囊泡内吞过程中的生理调控的方式和位点,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彭镜吴蕾张慈柳尹飞
- 关键词:突触囊泡内吞
- 左乙拉西坦对促皮质素治疗失败婴儿痉挛症的疗效和安全性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评价左乙拉西坦(LEV)对促皮质素(ACTH)治疗失败婴儿痉挛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2007年9月-2008年10月接受ACTH治疗的21例婴儿症挛症患儿,对其中8例ACTH治疗失败后进行序贯LEV治疗的婴儿痉挛症患儿进行开放性自身对照随访研究。依据下列标准判断疗效,(1)完全控制:发作频率减少100%,VEEG未见高度失律;(2)显效:发作频率减少≥75%,VEEG清醒状态下未见高度失律;(3)有效:发作频率减少≥50%且<75%,VEEG清醒状态下可见间断高度失律;(4)无效:发作频率减少<50%,VEEG未见明显改善;(5)加重:发作频度增加>25%,VEEG未见明显改善。结果 8例患儿均随访4~12个月。总有效率为87.5%(7/8例),4例(50.0%)完全控制,2例(25.0%)有效,显效、无效各1例(各12.5%)。5例出现不良反应,包括乏力3例,嗜睡、激惹2例,主要表现为激惹。不良反应主要出现在治疗4周内,未见肝肾功能损害或血液学改变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LEV能有效改善ACTH治疗失败的婴儿痉挛症患儿的癫发作,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彭镜尹飞吴蕾柳固吴丽文何芳
- 关键词:促皮质素婴儿痉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