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锦伟
- 作品数:16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风险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井震藏一体化裂缝性致密砂岩油藏甜点识别与应用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导致局部断裂发育,同时基质储层厚度小、物性差,加剧了油藏的非均质性和复杂性,严重制约了裂缝性致密砂岩油藏的增储上产。为进一步提高油藏描述的精度,准确刻画油气富集与高产甜点,联合钻完井...
- 吴锦伟梁承春王治磊刘小虎李嘉瑞梁臣何学文王代国冯永超
- 渭北长_(3)裂缝性致密储层渗流特征及产能研究被引量:5
- 2021年
- 为了研究基质与天然裂缝系统的渗流特征及其对产能的影响,以渭北油田长3典型裂缝性致密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核磁共振和室内测试综合实验,测定了储层渗流启动压力梯度的大小,基质和裂缝岩芯孔隙结构随围压的变化规律,基质和裂缝岩芯孔隙度随有效应力的变化规律及应力敏感系数,建立并验证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基质与裂缝应力敏感差异的多级压裂水平井产能模型,分析了启动压力梯度、基质和裂缝应力敏感性对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拟启动压力梯度随着岩芯流度的降低而不断增加;裂缝岩芯的孔隙度应力敏感及渗透率敏感性均强于基质岩芯;基质应力敏感性对产能的影响更显著。因此,渭北长_(3)裂缝性致密储层的有效开发,应该考虑降低基质应力敏感性和启动压力梯度的影响。
- 吴锦伟李勇仁曹军吕栋梁
- 关键词:渗流特征应力敏感性产能分析
- 致密油水平井产出剖面测试技术分析及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鄂南致密油水平井存在高含水、低产量,油水关系复杂以及各段产出不明的问题,需要采用水平井产出剖面测试技术了解各段、簇油水分布情况,为措施井治理提供依据。针对低产量机抽水平井井况,分析了测试工艺、测试仪器及资料解释的难点,优化设计了气举管柱结构和气举参数,优选了连续油管规格尺寸和组合测试仪器,优化了测试制度及资料解释方法。现场试验证明,利用连续油管输送组合测试仪器配合气举产出剖面测试技术,解决了低产量水平井产出剖面测试过程中无法稳定生产及测试通道狭窄的难题,成功获取了各段、簇流体产量及贡献率。同时分析了气举产出剖面测试的局限性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连续油管优选原则及井筒处理建议,研究成果为低产量水平井产出剖面测试提供了借鉴。
- 邸德家李俊鹿吴锦伟庞伟
- 关键词:气举
- 红河油田长8裂缝性致密储层微观水驱油特征被引量:12
- 2018年
- 红河油田长8储层基质物性差且普遍发育裂缝,注入水难以进入基质驱油并实现有效波及是当前面临的主要开发难题。为明确长8裂缝性致密储层的水驱油特征,改善水驱油效果,开展了恒速压汞及低速非达西渗流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红河长8储层平均喉道半径仅0.82μm,孔喉组合以小孔—微细喉为主,且存在较明显的启动压力梯度,是导致长8储层吸水能力弱的主要因素;同时开展注入性评价和不同注入条件下的水驱油试验,结果表明长8储层有效注入并波及的压力条件为注入压力略低于裂缝重张压力,且远低于地层破裂压力;注水采油具有驱替—渗吸协同作用,等作用点储层渗透率为0.4mD;影响驱油效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储层物性、不同储层组合方式、注入参数等。以此明确了长8储层以裂缝驱油+基质渗吸为主的驱油特征,并结合矿场注水开发试验,建立了适合红河长8裂缝性致密储层有效注水技术政策。
- 吴锦伟王国壮梁承春
- 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断缝动态连通性描述中的应用
-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普遍发育的断缝加剧了油藏的非均质性,地震与地质结合描述断缝的精度无法满足该类油藏高效开发的需求。为进一步确定断缝体平面、纵向发育特征及连通状况,解决井间及层间储量动用不充分的问题,创新地利用井间示踪剂监测...
- 吴锦伟李俊鹿高一龙任恒黄中群邹鹏
- 关键词:示踪剂监测
- 致密油储层孔喉微观结构表征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1
- 2019年
- 致密油储层中孔隙是储集油气的空间与渗流发生的主要场所,且其孔隙分布呈现多种尺度,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精确表征是非常规油气研究的重点与难点。对目前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技术进行了分类,总结了实验数据分析技术、图像分析技术与数字岩心技术的内涵及发展,并指出了其测试孔隙大小范围和优缺点;展望了致密油储层微观孔隙结构表征技术的发展趋势。
- 杨正明赵新礼熊生春骆雨田张亚蒲张亚蒲何英陈挺张安顺陈挺蔺丽君周思宾吴锦伟
- 关键词:致密储层孔隙结构
- 渭北油田延长组长3储层孔隙类型及物性控制因素
- 2016年
- 通过岩心物性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对渭北油田长3储层的孔隙类型、物性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区内长3储层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为主,储层物性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沉积微相、成岩作用和砂体厚度。根据物性主控因素对长3储层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了Ⅰ、Ⅱ、Ⅲ类储层评价标准,物性最好的一类储层特征参数为河口坝叠置带、碳酸盐胶结物含量小于7%、砂体厚度大于18 m,孔隙度大于12%、渗透率大于0.5×10-3μm2。
- 邵隆坎周思宾尹超吴锦伟顾丽娜柳林旺
- 关键词:孔隙类型物性特征储层评价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断缝体油藏开发特征与潜力
- 2024年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广泛发育不同规模断层和裂缝,极大地改善了致密储层渗流能力,形成了基质储层低渗透背景下的优质油藏类型——断缝体油藏,同时也加剧了油藏的非均质性和产能的差异性,给油藏内幕结构精细刻画和产能控制因素研究带来挑战。充分运用断裂体系空间刻画、断裂分类分级和产能对比分析等方法,基于井-震-藏联合攻关进一步明确了断缝体油藏开发特征。建立了断缝体油藏“二元四区”模型,划分出断核破碎带、诱导裂缝带、微裂缝改造带、基质孔隙带等4个区带,其中断核破碎带是主要产量贡献单元。断层延伸长度越长、实钻构造位置越高,断核破碎带单井产能越高。诱导裂缝带距离断层越近,产能也越高。断缝体油井生产特征主要分为3个阶段:①断裂系统作为储集体的高产阶段;②断裂系统既作为储集体又同时发挥导流作用的储-导转化阶段;③裂缝主要发挥导流作用阶段。通过研究大幅提升了断缝体油藏高产井占比,同时对盆地西南缘中生界油藏高效滚动勘探开发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何发岐李俊鹿高一龙吴锦伟白兴盈高盾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
- 示踪剂监测技术在断缝动态连通性描述中的应用
-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普遍发育的断缝加剧了油藏的非均质性,地震与地质结合描述断缝的精度无法满足该类油藏高效开发的需求。为进一步确定断缝体平面、纵向发育特征及连通状况,解决井间及层间储量动用不充分的问题,创新地利用井间示踪剂监测...
- 吴锦伟李俊鹿高一龙任恒黄中群邹鹏
- 关键词:示踪剂监测
- 井震藏一体化裂缝性致密砂岩油藏甜点识别与应用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导致局部断裂发育,同时基质储层厚度小、物性差,加剧了油藏的非均质性和复杂性,严重制约了裂缝性致密砂岩油藏的增储上产。为进一步提高油藏描述的精度,准确刻画油气富集与高产甜点,联合钻完井...
- 吴锦伟梁承春王治磊刘小虎李嘉瑞梁臣何学文王代国冯永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