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力

作品数:81 被引量:394H指数:14
供职机构:绵阳同志关爱小组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第四轮全球基金绵阳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7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6篇性行为
  • 76篇男男性行为
  • 70篇行为者
  • 70篇男男性行为者
  • 54篇艾滋病
  • 35篇影响因素
  • 9篇免疫缺陷
  • 8篇获得性
  • 8篇获得性免疫
  • 8篇获得性免疫缺...
  • 8篇HIV
  • 7篇梅毒
  • 7篇男男性行为人...
  • 6篇缺陷综合征
  • 6篇综合征
  • 6篇免疫缺陷综合...
  • 6篇获得性免疫缺...
  • 5篇现状及影响
  • 5篇现状及影响因...
  • 5篇安全套

机构

  • 78篇绵阳市疾病预...
  • 76篇绵阳同志关爱...
  • 26篇江油市疾病预...
  • 3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绵阳市涪城区...
  • 1篇四川大学

作者

  • 78篇周力
  • 78篇王毅
  • 77篇樊静
  • 73篇李六林
  • 70篇赵西和
  • 44篇何静
  • 26篇刘江
  • 18篇杨红
  • 16篇贾蜀光
  • 11篇王思源
  • 9篇姚卫
  • 9篇龙星
  • 7篇舒亚
  • 3篇徐杰
  • 3篇周硕
  • 2篇李可
  • 2篇王晓丽
  • 1篇张洪波
  • 1篇张光贵
  • 1篇杨宏武

传媒

  • 12篇中国艾滋病性...
  • 10篇预防医学情报...
  • 7篇实用预防医学
  • 7篇中国热带医学
  • 5篇职业与健康
  • 5篇华南预防医学
  • 4篇中国公共卫生
  • 4篇中国性科学
  • 4篇中华疾病控制...
  • 4篇中国病毒病杂...
  • 3篇中国心理卫生...
  • 3篇中华行为医学...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中国社会医学...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首都公共卫生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8篇2022
  • 13篇2021
  • 11篇2019
  • 10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5篇2014
  • 9篇2013
  • 1篇2010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15~24岁男男性行为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及相关因素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MSM)焦虑、抑郁症状现状并分析相关因素。方法:用滚雪球法在四川省绵阳市招募15~24周岁男男性行为者356人,进行血清学检测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评。SAS标准分≥50分为有焦虑症状,SDS标准分≥53分为有抑郁症状。结果: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3. 6%(84/356)、33. 2%(118/355)。检出抑郁症状者的梅毒感染率高于未检出抑郁症状者(P <0. 05)。经历性虐待、近1年诊断过性病、性角色二者均可、近6个月商业性行为、近1周肛交数≥2次是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OR=7. 82、5. 78、3. 27、3. 56、2. 75);有收入、性取向自我态度负向、经历性虐待、性角色二者均可、近1周肛交数≥2次是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OR=2. 42、4. 73、6. 76、2. 65、2. 57),年龄≥20岁是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OR=0. 33)。结论:年轻男男性行为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焦虑、抑郁症状与人口学特征、社会及性行为相关。
王毅李六林周万明樊静赵西和唐宇何静刘江周力张晓军
关键词:焦虑抑郁艾滋病
年轻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预防服务覆盖现状及信息获取渠道关联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MSM)艾滋病(AIDS)预防服务覆盖现状,分析防治信息获取渠道关联因素。方法以四川省绵阳市15~24周岁YMSM为对象,用滚雪球抽样法招募调查对象,进行预防服务、信息渠道、性行为等调查和血清学检测。防治信息获取渠道关联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c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共对362名YMSM进行调查,调查对象年龄中位数为21.0岁,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24人(占61.9%),学生213人(占58.8%)。预防服务覆盖率为78.6%(278/362),主要信息渠道为互联网,占62.4%(226/362),其次为朋友46.6%(168/362)、电视41.4%(150/362)、宣传材料40.6%(147/362)、学校34.0%(123/362)。以电视、宣传材料为信息渠道者艾滋病病毒(HIV)抗体阳性率低于其他信息渠道YMSM(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OR=1.814)、学生(OR=1.880)、做过HIV检测(OR=1.807)、互联网寻找性伴者(OR=2.328)主要信息渠道为互联网渠道的可能性大,有抑郁症状者(OR=0.579)互联网渠道可能性小;接受同伴教育(OR=3.391)、固定性行为(OR=3.269)、偶然性行为者(OR=2.756)主要信息渠道为朋友渠道可能性大,肛交数≥2人者(OR=0.475)可能性小;坚持准备安全套(OR=0.280)、偶然性伴数(OR=0.301)、HIV-抗体阳性者(OR=0.142)主要信息渠道为电视渠道可能性小;接受同伴教育者(OR=5.022)主要信息渠道为宣传材料渠道较大,而有焦虑症状(OR=0.151)、HIV-抗体阳性者(OR=0.177)可能性较小。结论 YMSM预防服务覆盖率不高,互联网作为主要信息获取渠道的作用明显,电视、宣传材料传播效力较高,AIDS防治应充分利用和强化各类信息渠道的优点。
王毅李六林周万明樊静赵西和唐宇何静刘江周力张晓军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预防卫生服务信息传播统计学
绵阳市男男性行为者生活满意度与人口学特征及性行为的相关性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生活满意度现状,分析与人口学特征及性行为的相关性。方法2019年1-10月,用“滚雪球”抽样法,对绵阳市MSM采用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测评及性行为等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用t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生活满意度与人口学特征及性行为相关性的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有效问卷1123份,生活满意度平均(24.29±4.43)分。生活满意度得分在HIV阳性者低于HIV阴性(P=0.002)。多因素分析:年龄≥25岁(β=1.30)、性取向同性恋(β=1.37)、自认成为MSM原因为天生(β=1.61)、自认无改变现有生活方式可能(β=2.31)与生活满意度得分呈正关联,近6个月偶遇性伴肛交无保护(β=-1.64)与生活满意度得分呈负关联。结论MSM生活满意度与年龄、身份认同及高危性行为有关,低生活满意度者更易发生高危性行为,应促进提高。
王毅李六林樊静何静周力张晓军王思源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生活满意度人口学性行为艾滋病
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知识知晓及安全套使用现状调查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进一步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及安全套使用现状。方法 2010年8月至2011年1月,在绵阳城区采用滚雪球抽样法,在固定场所进行MSM人群的招募,对调查对象进行匿名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知识、知识信息来源、安全套使用、影响使用原因等。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和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400人,平均年龄(28.2±10.5)岁,同性恋占70.5%(282/400)、双性恋占28.0%(112/400);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占77.0%(308/400)。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96.3%(385/400),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性取向、婚姻状况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高、同性性取向、未婚者知晓率较高。近6月男男肛交、商业性行为、口交、异性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45.8%(162/354)、83.3%(5/6)、2.2%(7/324)、31.8%(21/66);最近1次男男肛交、商业性行为、异性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分别为76.6%(269/351)、83.3%(5/6)、46.2%(30/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使用安全套主要原因:32.0%(128/400)为相信性伴健康,16.5%(66/400)为不舒服。自认促进性行为改变最好干预方法为:参加社区活动占54.0%(216/400)、网络宣传占43.3%(173/400)、专业人员讲解占41.5%(166/400)。结论被调查的MSM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高,但知识与行为分离明显。应针对薄弱人群和环节开展健康教育,促进普遍性安全意识建立和行为改变。
王毅李六林张光贵樊静赵西和周力李可
关键词:男男性接触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绵阳市年轻男男性行为者出柜和自我身份认同现状及相关因素的分析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了解年轻男男性行为者(YMSM)出柜和自我身份认同(简称身份认同)现状,分析身份认同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于2015年至2017年选取四川省绵阳市年龄范围15周岁~24周岁的362名男男性行为者作为调查对象。用滚雪球抽样法对这362名男性进行出柜、身份认同、行为、心理等调查和血清学检测。身份认同与相关因素关系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362份,调查对象出柜占19.3%(67/348),MSM身份消极认同占14.6%(53/362)、积极认同占85.4%(309/362)。消极认同、积极认者HIV、梅毒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月收入>2000元(OR=3.403)、性伴相处不能坚持自我(OR=29.841)、首次同性性行为年龄>20岁(OR=6.165)、曾有自杀念头(OR=3.883)、近1年做过HIV检测(OR=21.516)、近6个月有群交(OR=23.319)身份消极认同的可能性较大,近6个月做1肛交有保护性(OR=0.268)者较小。结论 YMSM出柜少,身份认同较好。身份认同与多种因素相关,消极认同增大了艾滋病感染风险,应针对性强化行为干预。
王毅李六林周万明樊静赵西和唐宇何静刘江周力张晓军
关键词:身份认同心理艾滋病
男男性行为者的人格特征、自尊及社会支持的关系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人格特征、自尊及社会支持的关系。方法:运用滚雪球抽样法选取绵阳城区MSM 402人(年龄18-77岁),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自尊量表(S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进行测评。结果:客观支持与精神质、神经质呈负向关联(标准β=-0.18、-0.28),而与内外向呈正向关联(标准β=0.14);主观支持与内外向呈负向关联(标准β=-0.15),与掩饰性呈正向关联(标准β=0.22);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与精神质、神经质呈正向关联(标准β=0.16、0.15),与掩饰性呈负向关联(标准β=-0.15);自尊与神经质、精神质呈正向关联(标准β=0.10、0.21),与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呈负向关联(标准β=-0.26)。结论:男男性行为者的人格特征、自尊、社会支持三者间关系密切。
王毅李六林樊静赵西和周力王思源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人格自尊社会支持
绵阳市MSM人群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了解绵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法招募MSM,在MSM活动场所,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中文版进行生存质量及相关因素的寻问式匿名现场调查。结果共调查400人,平均(28.19±10.48)岁,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得分分别为(15.03±1.48)、(13.16±1.35)、(15.22±1.78)、(13.26±1.30),总得分(14.82±1.90)。经多因素分析,影响生理领域的因素有:近1年是否接受过同伴教育、性病检查或治疗、HIV咨询或检测,近6个月性伴是否主要是男朋友、主要是偶然性伴,是否不知道近6个月性伴的健康状况,近6个月有否无保护性主动肛交、是否以家庭型认识性伴,认识当地MSM朋友数;影响心理领域的因素有:职业、收入、性取向,近1年是否做过HIV检测并知道结果、接受过性病检查或治疗、HIV知识信息来自咨询服务,认识当地MSM朋友数,近6个月有否无保护性口交;影响社会关系领域的因素有:是否本地户籍、近1年是否做过HIV检测并知道结果、近6个月有否无保护性口交、近6个月性伴数;影响环境领域的变量有:参加调查的目的、职业、认识当地MSM朋友数、近6个月是否以公园型认识性伴、近6个月性伴有无健康问题。结论 MSM人群总体生存质量不高,受人口特征、社会活动网络、性行为及预防性服务影响。减少社会歧视,积极开展HIV防治有利于改善MSM的生存质量。
王毅李六林张光贵樊静赵西和周力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影响因素
男男性行为者同性偶然性伴数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SM)同性偶然性伴数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绵阳市建立的MSM人群开放性研究队列进行随访调查,招募405人,对其进行相关行为学和血清学调查。结果83.7%调查对象有偶然性行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为6.4%,新发感染率为5.8/100人年;累计偶然性伴数〈10人占63.7%,10—20人者占20.4%,〉90人者占4.4%,其余较少;酒吧型/浴室型寻找性伴的15人均为偶然性行为,94.6%的公园型、81.1%的互联网型、81.3%的家庭型性行为是偶然性行为(似然比x^2=15.315,P=0.004);近6个月作为“1”肛交、作为“0”肛交、口交、阴道交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率为55.0%、50.9%、2.9%、27.1%;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自认HIV感染风险、近1年接受过同伴教育、近6个月性伴居住城市数、性伴主要是偶然性伴、有固定性伴侣期间多性伴是偶然性伴数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MSM人群偶然性行为普遍,数量较多,保护性差,其数量与人口特征、性行为、风险意识和社会网络相关。
王毅李六林樊静赵西和贾蜀光周力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影响因素
MSM同性偶然性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同性偶然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2009年绵阳市建立的MSM开放性研究队列进行随访调查,对随访不足基线调查样本部分,采用滚雪球采样法,依据队列纳入条件,招募补足调查对象,进行相关行为学和血清学调查。结果在调查的405例中,有偶然性行为的占83.7%(339/405),艾滋病病毒(HIV)确认感染率为7.7%(26/339),新发感染率5.8/100人年(13/224.9)。接受偶然性行为的占36.3%(147/405),53.6%(217/405)不反对也不接受,53.4%(181/339)在性欲未排解时寻找。寻找时先考虑是否看得上的占55.1%(223/405),是否健康的占51.6%(209/405),是否使用安全套的占19.5%(79/405)。寻找偶然性伴时76.1%(258/339)最担心感染上HIV;寻找之前每次准备安全套的占42.5%(144/339),不准备的占9.6%(39/405);51.9%(176/399)表示会发生无保护肛交。近6个月偶然性行为肛交每次使用安全套的占51.9%(83/160),8.1%(27/335)出现过安全套破损。多因素分析,年龄(OR=0.811-2.786)、职业(OR=3.044-11.847)、寻找性伴场所(OR=0.147)、随身携带安全套(OR=0.250)是偶然性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偶然性行为是MSM人群极其普遍的性行为方式,受人口特征及寻找性伴场所等影响,其低保护性和催生的多性伴极大地增加了HIV感染和传播风险。
王毅李六林樊静赵西和贾蜀光杨红姚卫周力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病毒影响因素
绵阳市MSM安全套使用社会规范及影响因素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了解绵阳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安全套使用社会规范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法招募绵阳城区符合条件的MSM,使用国内参考国外相关研究修订的安全套使用社会规范测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401名MSM。安全套使用社会规范评分中位数19.0分;量表测评总体结果,MSM社区对有关安全套使用情况,回答完全同意、基本同意、基本不同意、完全不同意的2005人次中,分别占63.7%(1277)、26.7%(535)、8.1%(163)、1.5%(305)。多因素分析结果:认识性伴公园型[比值比(OR)=0.476]、近6个月主要是固定性伴(OR=1.613)、近1年做过艾滋病咨询或检测(OR=0.465)、知晓性伴没有健康问题(OR=1.808)和社会支持(OR=1.780),是MSM安全套使用社会规范有统计学意义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当地MSM安全套使用社会规范达到较高水平,受认识性伴场所、性伴类型、安全意识和社会支持影响,应针对影响因素进一步促进提高。
王毅黄明乾李六林张光贵樊静赵西和周力王思源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安全套社会规范影响因素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