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唯一
- 作品数:27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衡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五”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南北朝赋的物情美被引量:1
- 2012年
- 南北朝赋多为小赋。小赋体式灵巧,便于作者用来体物和抒情。体物之美在"形"、"神"两个方面,形之美以"像"为标准,神之美以"韵"为追求。形神相较,神韵境界更高,视为赋作上品。抒情之美,美在真实动人。而动人又莫如哀伤凄楚。南北朝哀伤赋作,善于通过一些具体情事的铺写,并借助景物刻划来达此境界。因此,物情之美为南北朝赋之主要特征。
- 周唯一
- 关键词:南北朝体物抒情
- 高校教育应该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2004年
- 高校教育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首先应该对“先进文化”的概念有一个正确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同时要把发展“先进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来指导、规范高校的教育工作 ,要在教学内容改革、人才培养、服务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重要方面 ,发挥其作用。
- 周唯一
- 关键词:高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教育工作教学内容改革
- 王夫之道德人格对现代道德人格培养之启迪被引量:2
- 2006年
- 王夫之是湘楚文化的杰出代表、明清之际的伟大思想启蒙家。他的道德人格,从本质上讲,是属于以仁为核心,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内容的道德范畴,其亮点就是当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家庭、国家、民族失去了自己的主宰力而受制于异族时所具有的民族主义、艰贞之节和纯实之操。这三者铸就了他人格的崇高与伟大,给现代道德人格培养的启迪,一是要有一个明确的价值取向和目的;二是要有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承担感;三是要有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
- 周唯一
- 关键词:王夫之道德人格启迪
- 琴文化与魏晋南北朝诗歌之表现被引量:4
- 2001年
- 琴是联系音乐与诗歌的桥梁。琴所体现的“和”之音乐美感是其深远且重要的文化意蕴。它包含着儒家所倡的“天地之和”与道家所主的“自然之和”。在魏晋南北朝诗歌创作上,琴文化是从创作主体的人格精神,悲观的感情抒发和创作新变三个方面来表现的。
- 周唯一
- 关键词:感情琴文化诗歌魏晋南北朝人格精神
- 南北朝的书法美趣与诗歌创作
- 2008年
- 书法与诗歌,是南北朝两朵瑰丽的奇葩,二者关系甚密。南北朝书法兴起于秦汉魏晋书法的基础上,其创作,北朝尚碑,故碑书尤兴;南朝禁碑,文人习书,仅在尺素之间,故隶草盛行。其书法之美趣为"力"、"韵"、"意",这既是他们书法创作的追求,也是他们用来衡量书法优劣的标准。南北朝诗人得此美趣之后,致力于诗歌理论的研究和艺术美的创造,并灵活处理了三者之关系,打通了书法同诗歌之关节。
- 周唯一
- 关键词:书法诗歌
- 《文选》册(策)书源流探赜被引量:1
- 2004年
- 对于册(策)书源流,刘勰《文心雕龙·诏策》既有精审的论述,也有疏漏的地方,其精审处,主要得之于他的宗经思想和所掌握的材料;其疏漏的地方,就是忽视了先秦册(策)书的存在。对此本文逐一进行了考证,认为册(策)书是一种出现于商周、且与誓诰并行的重要文书。两汉册(策)书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者渊源相仍,然又有区别。文章亦分别从使用范围、自身发展规律和体制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和说明。同时对潘勖的《册魏公九锡文》的源流及册(策)书体制建构定型的时间进行了考证。
- 周唯一
- 关键词:文选源流
- 南北朝闺怨与宫体诗别及其艺术特征被引量:4
- 2003年
- 闺怨诗是与宫体诗完全不同的一种诗歌,闺怨诗以写情为主,纯洁、健康、真实是其基本要求;宫体诗则是以描写女性服饰、体态为主,尚形似、声色、淫放、艳丽是其写态追求的目标。
- 周唯一
- 关键词:南北朝闺怨诗宫体诗艺术特征
- "诗礼相成"的历史表现及诗学意义被引量:1
- 2004年
- "诗礼相成",作为历史的话语,最早见于《孔子家语》;作为历史事实,可从《诗经》的郊庙乐歌,燕赏乐歌和 变风变雅诗中找到根据。其诗学意义之深刻,一是揭示了诗歌创作的本质特征,二是揭示了"诗可以群"的合聚力 量,三是揭示了诗歌创作的生命在于新变。
- 周唯一
- 关键词:历史表现诗学意义
- 南北朝诗人的山水游赏之乐
- 2000年
- 南北朝山水诗、行役诗、咏物诗之出现与兴起 ,与诗人们喜爱山水之游密切相关。山水游赏是一种极富生活情趣与生活哲理的文化。它的乐趣并非人人可得 ,它的哲理亦非人人可知。这需要游赏者有深厚的文化作基础 ,有丰厚的物资作保证 ,有优美的自然环境为前提。南北朝诗人无论在主客观上都具备了这些条件 ,所以 ,他们游得尽兴 ,获得丰厚 ,乐得悠闲 ,为诗歌之创作积储了丰富的知识与情感。
- 周唯一
- 关键词:文学研究南北朝诗人生活情趣
- 祭祀文化与先秦郊庙乐歌被引量:6
- 2004年
- 祭祀文化是种古老的文化 ,先秦郊庙乐歌是集诗歌、音乐、舞蹈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它因郊庙祭祀而产生 ,又为郊庙祭祀所用 ,所以 ,其创作要与祭祀文化的天命观、孝道观、功利观等相适应 ,这样才能达到感天地、通神明、神人敦和的目的。
- 周唯一
- 关键词:祭祀文化先秦时期天命观孝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