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宇飞

作品数:77 被引量:970H指数:16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5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4篇高粱
  • 17篇胁迫
  • 9篇淀粉
  • 8篇萌发
  • 8篇干旱
  • 6篇性状
  • 6篇叶片
  • 6篇幼苗
  • 6篇种子
  • 6篇高粱品种
  • 5篇淀粉含量
  • 5篇玉米
  • 5篇栽培
  • 5篇甜高粱
  • 5篇萌发期
  • 5篇高粱幼苗
  • 5篇持绿性
  • 4篇森林景观
  • 4篇施肥
  • 4篇图像

机构

  • 71篇沈阳农业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密苏里大学
  • 5篇山西省农业科...
  • 5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辽宁省农业科...
  • 2篇山东省农业科...
  • 2篇铁岭市农业科...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辽宁省农村经...
  • 1篇辽宁省盐碱地...

作者

  • 77篇周宇飞
  • 42篇黄瑞冬
  • 30篇许文娟
  • 13篇肖木辑
  • 11篇王娜
  • 9篇王艺陶
  • 9篇李丰先
  • 9篇吴奇
  • 9篇张姣
  • 6篇金龙如
  • 6篇贺红士
  • 5篇布仁仓
  • 5篇张壮
  • 5篇王德权
  • 5篇刘畅
  • 5篇高铭悦
  • 5篇韩熠
  • 5篇孙璐
  • 5篇张瑞栋
  • 5篇孙飞

传媒

  • 9篇中国农业科学
  • 8篇沈阳农业大学...
  • 7篇作物杂志
  • 5篇作物学报
  • 4篇生态学杂志
  • 3篇玉米科学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种子
  • 2篇辽宁农业科学
  • 2篇高等农业教育
  • 2篇山西农业大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农业系统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辽宁科技学院...
  • 1篇北方水稻
  • 1篇园艺与种苗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年份

  • 3篇2024
  • 8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7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5
  • 1篇2003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粱不同群体类型植株冠层特性与物质生产被引量:6
2011年
增加种植密度是提高高粱产量的重要措施,但密度增加使得高粱群体的冠层更加郁闭,如何在高密度下改善冠层特性成为保障高粱高产的重要条件。在高密度(1.25×105株.hm-2)条件下,采用不同种植方式(大垄双行、等行距和穴播)构建3个不同的高粱群体,对它们的冠层叶片结构性状、功能叶光合特性、冠层微环境以及产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3个高粱群体中,大垄双行种植群体产量最高,为7808.9kg.hm-2,其冠层顶部叶片叶面积较小、叶向值高、相对挺直,功能叶的光合优势也较明显,此外,比较其他群体,该群体叶面积指数适宜,光照分布合理,通风性好。综合分析表明,在高密度种植条件下,大垄双行种植方式能够优化群体植株的冠层结构,改善光合生产环境,有明显的增产优势。
陆樟镳黄瑞冬魏保权张素萍周宇飞肖木辑许文娟
关键词:灌浆期冠层特性
影响沈阳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分析
2011年
根据1991-2007年沈阳市的农业统计资料,分析了沈阳市近17 a来粮食生产的变化特征,选取影响沈阳市粮食生产的11个主要因素,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对影响粮食生产的诸因素进行动态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的粮食产量呈波动式的上升趋势;从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看,沈阳市粮食总产量和总播种面积的波动取决于玉米、水稻产量和播种面积的变化;从灰色关联分析来看,单产与粮食总产量关系最为密切,居各因素之首,其次是播种面积;机耕面积、农业实有劳动力和化肥用量等农业投入对粮食生产影响较大;作物生长季的自然条件与粮食生产的关联系数变化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稳定和提高粮食生产的主要途径,为今后沈阳市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周宇飞王娜刘中秋黄瑞冬
关键词: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玉米维管束性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1年
回顾玉米叶片、果穗、茎秆中维管束的生长发育、解剖结构、功能及其对环境条件响应的研究进展,探讨维管束特性与光合效率、子粒形成、逆境生理等方面的关系,并对玉米维管束研究未来方向进行展望。
王娜李凤海王志斌周宇飞史振声
关键词:玉米维管束
基于人工智能的高粱施肥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高粱施肥控制方法及系统,根据多光谱图像得到NDVI图像、NRI图像和GNDVI图像,对预处理后的NDVI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得到高粱种植区域<Image file="DDA0003852635...
刘春娟周宇飞刘畅
水分胁迫下持绿型玉米根系形态及根系活力的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开花期和灌浆期干旱胁迫对持绿型玉米丹598和普通玉米黄早四根系形态及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绿型玉米丹598具有较长的总根长、较大的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干重、根冠比及根系还原力,与普通玉米黄早四相比,水分胁迫下上述指标的降幅较小。在干旱条件下,持绿型玉米丹598能保持较好的根系形态和较高的根系活力。
王德权周宇飞陆璋镳肖木辑许文娟黄瑞冬
关键词:玉米水分胁迫持绿性根系形态根系活力
一种提高高粱支链淀粉含量的栽培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高粱支链淀粉含量的栽培方法,针对高粱淀粉积累的生物学特征,确定最佳栽培方法,特别是通过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等措施,可提高高粱支链淀粉含量11.1%以上。本发明技术操作简单,适于推广。
黄瑞冬周宇飞肖木辑许文娟于泳李超高欣王娜
文献传递
不同针阔树种造林比例下小兴安岭森林景观的动态模拟被引量:15
2008年
采用空间直观森林景观模型(LANDIS)模拟了不同针、阔树种造林比例(P1,100%阔叶树;P2,70%阔叶树、30%针叶树;P3,50%阔叶树、50%针叶树;P4,30%阔叶树、70%针叶树;P5,100%针叶树)和采伐后完全依赖天然更新(P6)6种预案下2001—2201年小兴安岭友好林业局森林景观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人工更新造林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研究区森林资源的恢复,但单一营造针叶树的预案会使其阔叶树的面积百分比低于P6预案,而单一地营造阔叶树会导致该预案下针叶树的面积百分比低于P6预案;随着针叶树种造林比例的增加,针叶树(红松和落叶松)所占面积比例随之增加;随着阔叶树种造林比例的增加,阔叶树(蒙古栎)所占面积亦随之增加;人工更新造林措施减少了研究区白桦的分布面积.不同的造林措施不仅改变树种所占的面积百分比,还影响其空间格局:随着针叶树种造林比例的增加,针叶树(红松和落叶松)的聚集度指数随之增加;随着阔叶树种造林比例的增加,阔叶树(蒙古栎)的聚集度指数随之增加;人工更新造林措施对白桦的聚集度指数无明显影响.
周宇飞贺红士布仁仓金龙如李秀珍
关键词:LANDIS天然林保护工程人工更新造林
高淀粉玉米自交系SSR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70对扩增产物稳定的SSR引物对23份高淀粉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3份高淀粉自交系被划分为4个类群,高淀粉玉米自交系中含Reid种质的数量12份,含国内种质6份,含有Lancaster种质和PB种质的高淀粉玉米自交系最少。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对高淀粉玉米育种进行初步探讨。
肖木辑黄瑞冬许文娟周宇飞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SSR标记
灌浆期不同阶段干旱对高粱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被引量:5
2021年
为了研究灌浆期干旱对高粱籽粒淀粉积累的影响,以高淀粉高粱品种铁杂17(TZ17)和低淀粉品种辽杂11(LZ11)为试验材料,在灌浆的早期、中期、后期进行干旱胁迫,通过测定2个高粱品种的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及产量指标,研究灌浆期干旱胁迫对高粱籽粒淀粉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高粱品种的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及产量均受干旱影响呈减少的变化趋势。灌浆期不同阶段干旱胁迫对淀粉积累的影响程度主要表现为灌浆早期>灌浆中期>灌浆后期;高淀粉品种(TZ17)比低淀粉品种(LZ11)更易受到干旱胁迫的影响;干旱胁迫下淀粉指标的变异系数依次为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总淀粉>支链淀粉,表明直链淀粉比支链淀粉更易受干旱胁迫的影响;灌浆期干旱胁迫影响籽粒淀粉的积累,降低了千粒重,最终影响高粱的籽粒产量。
张瑞栋高铭悦高铭悦周宇飞周宇飞
关键词:高粱灌浆期干旱淀粉
施磷、钾肥对高粱子粒淀粉积累规律的影响被引量:20
2009年
以铁杂17号(高淀粉)和辽杂11号(低淀粉)高粱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磷、钾素用量对高粱子粒淀粉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粱子粒中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随子粒灌浆过程均呈不断上升趋势。中等施用磷、钾肥处理有促进高粱总淀粉和直链淀粉积累的作用。低磷情况下,有利于子粒支链淀粉含量增加。过量施钾肥或低钾情况下,总淀粉、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下降,但支链淀粉/直链淀粉比例提高。
黄瑞冬于泳肖木辑许文娟周宇飞
关键词:高粱施磷量施钾量淀粉含量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