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建斌

作品数:9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沙市第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肿瘤
  • 2篇神经内分泌
  • 2篇神经内分泌肿...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细胞
  • 2篇胃神经内分泌...
  • 2篇细胞
  • 2篇临床病理
  • 2篇内分泌
  • 2篇内分泌肿瘤
  • 2篇分泌
  • 2篇HLA-DR...
  • 2篇病理
  • 1篇预后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子宫
  • 1篇子宫内膜
  • 1篇子宫内膜癌
  • 1篇子宫内膜肿瘤

机构

  • 8篇长沙市第四医...
  • 3篇湖南省肿瘤医...
  • 2篇中南大学

作者

  • 8篇周建斌
  • 3篇粟占三
  • 3篇赵艳
  • 2篇刘保安
  • 2篇周亚东
  • 1篇张娜
  • 1篇李芳
  • 1篇杨晶
  • 1篇陈森林

传媒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湖南医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华国际医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医学信息(下...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 1篇199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子宫内膜癌HLA-DR表达与树突细胞浸润及其临床意义
2006年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HLA-DR表达及癌组织中树突细胞(DC)的密度,探讨两者对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86例子宫内膜癌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癌组织HLA-DR表达和S100阳性树突细胞的浸润密度,并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和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癌HLA-DR表达率27.9%(24/86),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增加而逐渐下降(P<0.05),但对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S100阳性DC丰富(≥10/HPF)的病例为46.5%(40/86),DC浸润密度在患者的临床分期和预后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HLA-DR表达与DC浸润程度密切相关(r=0.522;P<0.01)。结论HLA-DR表达与DC浸润密度可能反映了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抗肿瘤免疫状况,可能成为判断临床分期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粟占三周建斌刘保安陈森林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HLA-DR抗原树突细胞细胞浸润
结直肠癌HLA-DR表达与树突细胞浸润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HLA-DR表达及癌组织中树突细胞(DC)的密度,探讨两者对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47例结直肠癌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癌组织HLA-DR表达和S100阳性树突细胞的浸润密度,并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和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直肠癌HLA-DR表达率27.7%(13/47),表达率随临床分期增加而逐渐下降(P<0.05),但对预后无明显影响。S-100阳性DC丰富(≥10/HPF)的病例为44.7%(21/47),DC浸润密度在患者的临床分期和预后方面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HLA-DR表达与DC浸润程度密切相关(r=0.522;P<0.01)。结论:HLA-DR表达与DC浸润密度可反映了结直肠癌患者的抗肿瘤免疫状况,可能成为判断临床分期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周建斌刘保安
关键词:结直肠癌HLA-DR树突细胞预后
26例涎腺腺泡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学特点
2001年
粟占三周建斌
关键词:临床病理学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微小瘤)1例被引量:2
2011年
患者女性,66岁。因全血细胞减少1个月入院。查体:贫血貌,皮肤黏膜无出血点、淤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血常规:RBC 2.59×1012/L,HGB 92.5g/L,PLT 42×109/L;骨髓穿刺:巨幼细胞性贫血。胃镜:胃体黏膜稍充血,胃体中段后壁可见豆疹样糜烂,大小0.3 cm×0.2 cm,未见明显溃疡。
赵艳周建斌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1例
2014年
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的增长比任何其他人类癌症都要快,死亡率的增长仅次于肺癌.2002年预测有53 000例新的恶性黑色素瘤的患者和7 000多例恶性黑色素瘤死亡患者.恶性黑色素瘤占所有皮肤癌的5%,但会导致皮肤癌死亡人数的65%.总体而言,发生在鼻腔的恶性黑色素瘤比较少见,预后较差.本院2013年5月收治1例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现报道如下.……
周亚东周建斌
关键词:鼻腔鼻肿瘤黑色素瘤病例报告
唾液腺腺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1998年
腺淋巴瘤又称为淋巴乳头状囊腺瘤或Warthin氏瘤,为唾腺的一种较为少见的良性肿瘤,有其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本文总结了34例腺淋巴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4例腺淋巴瘤中32例为湖南省肿瘤医院1978~1997年20...
周建斌粟占三
关键词:唾液腺肿瘤腺淋巴瘤病理特点
胃癌中NPRL2和CHK1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胃良、恶性病变组织中NPRL2和细胞周期检测点激酶1(CHK1)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胃良、恶性病变组织中NPRL2和CHK1的表达,分析两者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两者表达的相互性。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32例,异型增生30例,胃癌50例。结果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异型增生→胃癌的过程中,CHK1的表达呈逐渐递增趋势,而NPRL2则逐步递减;NPRL2、CHK1表达均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者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胃癌组织中NPRL2和CHK1表达存在相关性(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CHK1阴性组2年生存率为72.2%,稍高于阳性组的56.2%(P>0.05);NPRL2阳性组2年生存率为83.3%,明显高于阴性组50%(P<0.01)。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NPRL2表达是一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NPRL2和CHK1表达水平可能是反映胃癌发生、进展、生物学行为及指导临床辅助治疗的重要生物学指标。NPRL2表达可作为评价胃癌预后的指标。
赵艳周建斌李芳张娜周亚东杨晶
关键词:胃肿瘤CHK1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微小瘤)1例
2011年
1病历介绍 患者周某,女,66岁。因全血细头晕、乏力,伴食欲欠佳,腹胀不适。查体:贫血貌,皮肤黏膜无出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体查正常,腹平软,无压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RBC:2.59×10^12/L,HGB:92.5g/L,PLT:42×10^9/L,骨髓穿刺结果:巨幼细胞性贫血。胃镜检查提示:胃体粘膜稍充血,胃体中段后壁可见豆疹样糜烂(图1),大小约0.3×0.2cm,未见明显溃疡。活检一块,大小约0.2×0.1cm,质软,送病理检查。临床诊断:巨幼细胞性贫血,隆起糜烂型胃炎?
赵艳周建斌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