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春
-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联合微创疗法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 研究目的:经皮穿刺联合微创疗法与常规保守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 方法:选取50例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24例患者在DSA引导下病变椎间隙行四种疗法联合治疗作为观察组,其余26例行常规保守治...
- 呼春
- 关键词:保守治疗
- 文献传递
- P-15作为新型生物材料在治疗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的实验研究
- 2013年
- P-15是15种普通氨基酸肽合成的,属于类似人I型胶原蛋白a链的细胞粘附领域材料。这是目前一个组织正在生产并使用作为表层无机骨的材料(ABM/P15),在这种形式实验该材料具有增强细胞黏附能力,促进细胞分化、迁移和细胞生存。我们打算在体外培养进一步研究新的细胞迁移试验和试管定量实验。我们还打算在小鼠模型体内研究探讨P15对于血管生成,软骨内成骨和骨形成的影响机制。结论P15可以增强骨细胞粘附,促进细胞分化、迁移及提高细胞存活率,重要的是可以促进骨再生。
- 张郡呼春刘钦毅
- 关键词:P1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微创
- 四联微创疗法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定的临床实验研究
- 2013年
- 目的:经皮穿刺四联微创疗法与常规保守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50例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24例患者在DSA引导下病变椎间隙行四种疗法联合治疗作为实验组,其余26例行常规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进行的随访,比较VAS评分、主观满意度评分、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恢复日常生活时间等。结果:两组优良率比较、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恢复日常时间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四联微创疗法治疗脱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保守治疗相比疼痛缓解程度更强,近期疗效更加确切,住院时间短,恢复日常生活快等优良。
- 呼春张郡刘钦毅
- 关键词:保守治疗
- 纳米粒子基因复合体应用于脊髓损伤治疗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壳聚糖纳米粒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复合体(CS-nano/pcD-NA3.1/GDNF)对脊髓损伤(SCI)的治疗作用。方法:Wistar大鼠170只,随机分为5组:A组(椎板切除+SCI+CS-nano/pcDNA3.1/GDNF,n=40),B组(椎板切除+SCI+GDNF基因治疗,n=40),C组(椎板切除+SCI+壳聚糖纳米粒子,n=40),D组(椎板切除+SCI,n=40),E组(椎板切除,n=10),分别进行相应处理,于SCI后5、10、20、48 h取材后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TUNEL染色。结果:HE染色显示SCI后广泛出血,脊髓结构破坏,神经元死亡;免疫组化染色显示SCI后10、204、8 h,A组GDNF阳性细胞数高于B^D组;TUNEL染色显示A组阳性细胞明显较B、C、D组少(P<0.01)。结论:应用CS-nano/pcDNA3.1/GDNF治疗SCI,可以有效地将GDNF基因通过纳米粒子转移入细胞内并进行高效表达,对受损的脊髓组织产生保护作用。
- 刘忠瑞邵国喜徐峰刘钦毅呼春
- 关键词:壳聚糖基因治疗脊髓损伤
- 联合微创疗法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经皮穿刺联合微创疗法与常规保守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50例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24例患者在DSA引导下病变椎间隙行4种疗法联合治疗作为观察组,其余26例行常规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进行的随访,比较VAS评分、主观满意度评分、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恢复日常生活时间等。结果:两组优良率、平均住院时间、平均恢复日常生活时间比较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微创疗法治疗脱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传统保守治疗相比具有疼痛缓解程度更强,近期疗效更加确切,住院时间短,恢复日常生活快等优点。
- 呼春张郡刘钦毅
- 关键词: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