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昌东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理学

主题

  • 3篇丙二醇
  • 2篇污染
  • 2篇氯丙醇
  • 2篇酱油
  • 2篇2-丙二醇
  • 2篇3-氯-1,...
  • 1篇单酯
  • 1篇等离子体质谱
  • 1篇地区间
  • 1篇地震
  • 1篇地震灾后
  • 1篇地震灾区
  • 1篇电感耦合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电感耦合等离...
  • 1篇冻干
  • 1篇冻干技术
  • 1篇毒蘑菇
  • 1篇荧光
  • 1篇荧光法

机构

  • 8篇福建省疾病预...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福建省农业科...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 1篇寿宁县疾病预...
  • 1篇荣县疾病预防...
  • 1篇彭州市疾病预...
  • 1篇福建省产品质...

作者

  • 8篇唐昌东
  • 3篇傅武胜
  • 3篇吴永宁
  • 2篇赵云峰
  • 2篇于凌志
  • 2篇宋涛
  • 1篇李敬光
  • 1篇陈宏靖
  • 1篇倪蕾
  • 1篇吴少明
  • 1篇林国斌
  • 1篇付武胜
  • 1篇方勤美
  • 1篇华娟
  • 1篇张磊
  • 1篇李鑫
  • 1篇林仲
  • 1篇苗虹
  • 1篇何萌
  • 1篇张珙

传媒

  • 3篇海峡预防医学...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浙江化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分光光度法测定矿泉水中偏硅酸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被引量:5
2004年
依据JJF1059-1999建立数学模型,合成不确定度,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矿泉水中偏硅酸含量的不确定度的评定方式。
魏丹琦唐昌东于凌志
关键词:矿泉水偏硅酸分光光度法不确定度评定酸含量
我国市酱油氯丙醇污染调查研究:3-氯-1,2-丙二醇(3-MCPD)与某些因素的关系被引量:4
2006年
调查了我国市售酱油氯丙醇的污染情况,样品来自2003年全国污染物监测网和2004年卫生部健康相关产品卫生抽检。采用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MSPD)进行样品的净化,以稳定性同位素稀释技术结合气相-质谱法(GC-MS)的内标法定量测定3-氯-1,2-丙二醇(3-MCPD)含量。对3-MCPD污染水平与某些因素的关系作了探讨,结果表明,国家免检、HACCP认证、包装形式等因素与3-MCPD水平有显著性相关关系(P<0.05),而QS认证、IS09000认证、推荐与监制、铁强化、生产工艺、质量等级和抽样场所等因素与3-MCPD水平的高低没有显著性关系(P>0.05),说明QS认证、IS09000认证、推荐与监制等措施对氯丙醇降低的作用不明显。此外,来自餐饮业酱油的氯丙醇污染相对较高,值得进一步关注。
付武胜张磊唐昌东苗虹赵云峰吴永宁
关键词:酱油氯丙醇2-丙二醇污染状况
油脂类食品中脂肪酸单氯丙醇单酯和双酯的分离测定被引量:7
2014年
建立了食品中脂肪酸单氯丙醇单酯与双酯含量的测定方法.称取0.1g的油脂样品,加入内标后,转入氨基固相萃取柱,先以6.0 mL正己烷洗脱脂肪酸单氯丙醇双酯(MCPD双酯),再以6.0 mL正己烷-乙酸乙酯混合溶剂洗脱脂肪酸单氯丙醇单酯(MCPD单酯),分别收集洗脱液并浓缩至近干,残余物经甲醇钠水解和苯基硼酸(PBA)衍生后,供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MCPD单酯、MCPD双酯的检出限在83~142 μg/kg(均以MCPD计)之间,线性范围为25~ 500 μg/L(R2 >0.9990).以花生油和婴幼儿奶粉脂肪提取物为基质,在250~ 1000 μg/kg范围内进行3种浓度水平的加标回收实验,MCPD单酯与双酯的回收率在86.5%~ 104.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4% ~ 13.2% (n=6).此外,本方法成功应用于市售食用植物油和婴幼儿奶粉中MCPD单、双酯的污染调查.
傅武胜吴少明华娟吴永宁唐昌东方勤美
不同的湿法消解条件对原子荧光法检测黄鱼总砷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研究不同的湿法消解条件对原子荧光法检测黄鱼中总砷的影响。方法分别设计不同的比例梯度的硝酸-高氯酸、硝酸-硫酸和硝酸-高氯酸-硫酸的消解体系,预消解后样本分别用电热板和电热板+电炉消解,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检测,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比较。结果不同加热条件下,分别加入硫酸、高氯酸或混酸消解液,原子荧光法测定的总砷值均低于ICP-MS法;硝酸-高氯酸-硫酸(20+3+6)结合电热板+电炉消解,原子荧光法的检测结果与ICP-MS法接近;各消解体系前处理样本用ICP-MS法检测,其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在参考值范围内。结论实验找到了适用于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海产品中砷元素前处理的简单可靠的消解方法,该法适用于各实验室。
宋涛陈宏靖唐昌东李鑫
关键词:黄鱼原子荧光法
冻干技术在果蔬中有机氯及多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应用冻干技术建立果蔬中有机氯及多种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检测方法。方法:应用冻干技术去除果蔬中的水分,以丙酮-二氯甲烷(1:1)为提取溶剂,经CARB/NH2和Florisl固相萃取柱净化,用GC-ECD测定,峰面积定量。结果:10种农药加标回收率为80.8%-95.4%,相对标准偏差为1.8%-4.8%,最低检出浓度为0.001-0.005 mg/kg(当称样量为5.00 g时)。结论:冻干技术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小,而且前处理过程中有机溶剂的用量大大减少了,操作简单,检测结果的重现性及方法回收率明显改善,该方法适合果蔬中1种有机氯及9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同时检测,尤其适合大批量农残样品的检测。
林国斌于凌志倪蕾唐昌东
关键词:冻干技术果蔬农药残留
rDNA-ITS分子条形码鉴定技术用于亚稀褶黑菇鉴定的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建立一种可靠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分子条形码标记技术,作为亚稀褶黑菇(Russula subnigricans)中毒鉴定的有效方法。方法子实体中DNA被提取后,经过PCR扩增、克隆后再测序,得到ITS全序列;将DNA序列与GenBank中序列进行BLAST比较,获得二者间的同源性,建立系统发育树并进行分析。对模板DNA浓度、取样部位、烹调的影响等条件进行评价。结果在3个野生蘑菇样品中,引起中毒的蘑菇样品(R02)与GenBank中7个亚稀褶黑菇亚种的ITS序列同源性达99%,且系统发育树显示与这些亚种处在同一支,鉴定为亚稀褶黑菇,与形态鉴定结果一致;另外两个样品不属于亚稀褶黑菇。结论建立了rDNA-ITS分子条形码鉴定方法,可用于亚稀褶黑菇的准确鉴定,将为毒蘑菇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科学的技术手段。
傅武胜唐昌东唐昌东陈镜泽宋涛宋涛
关键词:蘑菇中毒RDNA-ITS毒蘑菇
我国市售酱油氯丙醇污染研究:地区间污染水平的比较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稳定性同位素稀释气相质谱法定量测定多组分氯丙醇,调查了我国市售酱油氯丙醇的污染水平。调查分3次进行,所抽查的629份市售酱油产于2003~2004年间,来自我国11个省、市。各地区样品3-氯-1,2-丙二醇(3-MCPD)的检出率均较高,在90%~100%之间,3-MCPD水平在0.003~189mg/kg之间,几何均数为21.1μg/kg;2-氯-1,3-丙二醇(2-MCPD)的检出率在14.3%~83.8%之间;1,3-二氯-2-丙醇(1,3-DCP)、2,3-二氯-1-丙醇(2,3-DCP)的检出率分别在0%~24%、0-18.9%之间,全部样品的几何均数低于定量限。总体上,我国市售酱油氯丙醇污染水平有明显下降,但以各地有限的抽查样品评价,污染的地区差异明显,来自河南、广西、浙江样品污染水平以及检出率相对较高,而福建、江苏、北京以及上海样品污染水平较低。
傅武胜李敬光张珙唐昌东赵云峰吴永宁
关键词:酱油
四川地震灾后基层卫生防疫工作探讨
2009年
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灾害发生后,福建省卫生防疫队提出了建立"葛仙山卫生防疫管理模式",有效动员了当地各项资源,在传染病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环境卫生、饮食卫生、计划免疫和健康教育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林仲叶于钦陈小芳阳志何萌杨盛云唐昌东
关键词:灾害卫生地震灾区卫生防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