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映军
- 作品数:28 被引量:67H指数:5
- 供职机构: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贵州省“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省“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贵州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黔西北山区小麦育种目标及策略商榷被引量:3
- 2010年
- 黔西北山区是一个特殊生态区,其特殊的生态条件和耕作制度对小麦品种有着特殊的要求。因此,笔者根据20年来从事小麦育种的工作经验,详细论述了黔西北山区特殊的生态条件和耕作制度对小麦品种的要求,综合分析了黔西北山区小麦生产品种及其系谱、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高产育种途径、小麦白粉病和锈病的发病规律及抗性鉴定,提出了该区小麦育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具体育种目标(指标),并指出远缘杂交、冬春杂交和地方品种的改良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策略。
- 唐映军赵彬夏燕余娟李顺雨
- 关键词:小麦育种目标
- 小麦新品种毕麦18的选育被引量:4
- 2009年
- 毕麦18是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的小麦新品种,2007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毕麦18具有产量高、抗性好和品质优等特性,适合在黔西北地区推广。
- 唐映军赵彬夏燕余娟赵维
- 关键词:小麦选育
- 黔西北特色蔬菜发展实践及前景展望
- 2010年
- 文章以毕节地区"毕农泰丰"牌特色蔬菜的发展实践为例,分析了特色蔬菜在黔西北地区的发展优势,同时结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推动特色蔬菜产业化进程的策略和措施。
- 唐映军赵维马杰
- 关键词:特色蔬菜黔西北
- 黔西北优质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以密度和氮、磷、钾施用量4因素为研究对象,以小麦种植产量和经济效益为研究目的,采用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对优质小麦R88 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黔西北高海拔特殊生态区, 优质小麦R88 产量要获5 000 kg/hm2以上时,栽培措施为:密度292.6~302.4 万株/hm2,施纯N 210.3~230.0 kg/hm2、P2 O5 64.4~82.5 kg/hm2、K2 O81.1~104.0 kg/hm2;当纯收益超过2 500元/hm2 时,栽培措施为:密度271.6~ 290.6万株/hm2,施纯N 181.1~ 199.9 kg/hm2、P2O5 44.5~66.5 kg/hm2、K2O 32.4~51.5 kg/hm2。4因素对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N>K2O>P2O5 >密度;因素间互作效应分析,N肥施用量是影响R88小麦产量和纯收益的关键措施。
- 赵彬唐映军夏燕余娟
- 关键词:优质小麦黔西北栽培措施栽培试验生态区N肥
- 毕麦系列良种大面积示范推广
- 唐映军付业春刘爱华赵彬钟声
- 采用小麦品种毕麦10号、毕麦11号和毕麦15号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根据各品种的特征特性和耕作制度及推广区域的不同,制定了麦肥分带间作套作玉米,麦肥分带间作套作烤烟,麦烟等行距套作等分带间套种植方式。同时抓...
- 关键词:
- 关键词:小麦栽培套作烤烟间作
- 毕麦系列品种的选育经验及展望被引量:5
- 2001年
- 唐映军
- 关键词:小麦育种
- 红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问题解析与对策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在对红堰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及其社员进行实地访谈基础上,总结和分析了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合作社运营职能不够完善、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农户观念陈旧及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户经济基础薄弱、土地流转不畅等是制约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未来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策。
- 付业春唐映军高启杰董程明赵彬
- 关键词: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 小麦新品种毕麦15的选育被引量:3
- 2000年
- 毕麦 15是用绵阳 11为母本 ,84 2 - 6 4 4为父本 ,通过有性杂交 ,经连续 8年用系谱法选育 ,于 1992年育成。该品种高产、早熟 ,中抗白粉病、叶锈病和赤霉病 ,高抗条锈病 ,综合性状好 ,适宜间套作 ,1999年经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并推荐在毕节地区及生态类型相似的周边地区示范推广。
- 唐映军刘爱华夏燕赵彬余娟
- 关键词:小麦选育栽培技术
- 新时期毕节地区小麦育种构想
- 根据毕节地区生态和生产条件,提出了小麦育种在产量、品质、抗病性和适应性等方面的具体育种目标(指标),并指出远缘杂交、冬春杂交和地方品种的改良是实现上述目标的主要策略.
- 唐映军
- 关键词:小麦育种目标
- 黔西北地区木耳品种的引种比较试验被引量:2
- 2009年
- 以玉米芯为主要原料,对引进的6个木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99丰和黄背2号表现出生物转化率较高,抗杂能力强,商品性好等优点,适于黔西北气候生态条件种植,而毛木耳71、杂交34及台耳319表现次之,紫木耳较差。
- 唐映军付业春张翅赵彬邵显亮赵维谌忠何远宽
- 关键词:木耳栽培品种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