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科 作品数:13 被引量:17 H指数:2 供职机构: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科研资助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理学 社会学 更多>>
汉英指人疑问词共现现象的句法位置研究 被引量:2 2013年 以焦点和突显观为理论依据,考察了汉英指人疑问词共现的句法位置,揭示了共现疑问句中英语共现wh-词移位和汉语疑问词原位的内在原因。英语共现疑问句中必须有一个共现wh-词移至句首,这是其自身显性的焦点性和突显性的结果。 唐科关键词:突显观 平面自仿集的连通性及其铺砖数字集 本文主要研究由下三角扩张矩阵A=(p0-a q)和乘积形式数字集D={0,1,…,m-1}×{0,1,…,n-1}所生成的自仿集T(A,D)的连通性,其中p,q∈Z,m,n∈Z+,a∈R。给出了T(A,D)连通的一个充要... 唐科关键词:自仿集 连通性 新媒体时代高校“四史”教育创新性研究 2023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立德树人的前线阵地。新媒体的普及应用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活动,新媒体时代为高校大学生“四史”教育工作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挑战,高校要对当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反思,从理念、内容方法、平台、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充分利用新媒体时代的优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唐科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隐喻与词汇语义的拓展 被引量:2 2011年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法,更是一种人类认知模式。象似性是隐喻的基础。由于事物间的隐喻象似性,词汇可以产生新的语义。因此,隐喻是词义拓展的内在机制和内部动因。 唐科 唐燕玲关键词:隐喻 象似性 谁和who在共现句中的非疑问用法比较 2013年 疑问词的非疑问用法是疑问用法的引申用法。本文根据"谁"在共现句中的所指称的对象同话语中存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归纳出共现"谁"的非疑问用法几种形式:任指、例指、虚指、特指,并对比了英语共现who的非疑问用法。 唐科关键词:任指 例指 虚指 特指 否定转移,出于礼貌的需要 2010年 众所周知,英语中大多数否定句都在系动词、情态动词或助动词后加not,如Sheisn’t good at English,so she cann’t take part in the English competition.但有时not虽在形式上否定这个部分,而在语义上却否定另一部分,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否定转移。我们认为,否定转移现象的出现是出于礼貌的需要。本文着重从礼貌角度分析否定转移现象,以便学习者能轻松地掌握否定转移。 唐科关键词:礼貌 ENGLISH 情态动词 GOOD TAKE 系动词 英汉多个疑问词的句法分布 2015年 一个句子的焦点是句子语义的重心所在。疑问词是疑问句的语义重心,因而疑问句的焦点就是疑问词。本文以焦点和突显观为理论依据,考察了英汉多个疑问词在特指问句中的句法位置,揭示出在特指问句中英语多个wh-词移位和汉语多个疑问词原位的原因。英语特指问句中多个wh-词必须有一个移至句首,这是其自身显性的焦点性和突显性的结果。 唐燕玲 唐科关键词:句法位置 指人疑问词共现现象的认知研究 疑问代词在疑问句中传达疑问信息,是疑问句的焦点。正因如此,中外不同学派的对疑问句感兴趣的学者都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西方学者,尤其是在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影响下,注重公式和理论框架的构建,探求能够解释所有语... 唐科关键词:语法化 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管控的困境与对策 被引量:1 2022年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表现和缩影。进入新时代,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出现新形势和新任务,高校意识形态管控面临着意识形态教育地位弱化、多样化,社会思潮冲击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网络新媒体及西方意识形态的挑战等困境,解决目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需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为抓手,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以体制机制的创新助推管理效能的提升。实践是高校意识形态管控的落脚点和根本目的,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通过日常生活实践体验使主流意识形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深刻认同、主动接受和自觉践行主流意识价值观,从而达到引导大学生形成和维护主流意识形态的最终目的。 唐科关键词: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 立德树人 英汉凝固词词序的象似性分析 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象似性理论出发,探讨英汉凝固词词序问题,揭示出英汉语凝固词词序受顺序象似性、接近象似性以及文化观念等认知因素的制约。 唐科关键词:象似性理论 顺序象似性 文化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