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蛋白
  • 1篇寻常型
  • 1篇药物
  • 1篇药物超敏综合...
  • 1篇银屑
  • 1篇银屑病
  • 1篇银屑病患者
  • 1篇天疱疮
  • 1篇评分
  • 1篇球蛋白
  • 1篇重症
  • 1篇重症天疱疮
  • 1篇综合征
  • 1篇荨麻
  • 1篇荨麻疹
  • 1篇脱敏
  • 1篇外周
  • 1篇外周血
  • 1篇外周血单个核

机构

  • 4篇厦门大学

作者

  • 4篇商涛
  • 4篇王勉
  • 3篇黄一锦
  • 2篇蔡良奇
  • 2篇张启国
  • 1篇林维嘉
  • 1篇张益珠
  • 1篇赵小燕
  • 1篇杨萍娥
  • 1篇石桂秀
  • 1篇钱红燕

传媒

  • 2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国麻风皮肤...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药物超敏综合征35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对我院皮肤科35例药物超敏综合征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潜伏期20~50天,均有明确用药史,其中别嘌醇16例、卡马西平9例,磺胺类药7例,苯妥英钠2例,抗结核药1例。皮疹表现为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24例,多形红斑型6例,剥脱性皮炎型5例。35例患者均有发热、白细胞升高和肝功异常。此外,淋巴结肿大27例,肝脏肿大20例,黄疸6例,血嗜酸粒细胞增高30例,周围血中发现异型淋巴细胞18例,血小板降低4例。35例患者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严重者加用免疫球蛋白等联合治疗。34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死亡。
王勉黄一锦张启国商涛
关键词:药物超敏综合征
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αq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相关性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检测G蛋白αq亚单位(Gαq)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mRNA表达水平,阐明Gαq与寻常型银屑病发病或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搜集4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10mL,采用银屑病面积和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法进行病情严重程度评分,以46例匹配的正常人为对照。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中Gαq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血清炎症指标CRP。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Gαq的mRNA水平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与中重度银屑病的活动度(PASI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有显著相关性(r分别等于-0.515和-0.458)。结论 Gαq可能作为负调节因素参与银屑病的发病。
王勉钱红燕蔡良奇黄一锦商涛石桂秀
关键词:PASI评分
厦门地区慢性荨麻疹变应原检测与脱敏治疗分析
2010年
分析近4年厦门地区慢性荨麻疹的过敏原及其特异性脱敏治疗效果。对1250例患者进行38种吸入组及食物组变应原皮内试验,阳性率达93.76%,其中吸入组所占比例高于食物组。完成全程特异性脱敏治疗者的有效率为70.65%(378/535)。
王勉黄一锦杨萍娥商涛林维嘉张益珠
关键词:荨麻疹变应原
重症天疱疮40例临床治疗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提高对重症天疱疮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40例重症天疱疮的治疗,首先选用甲强龙80mg/d,3~5d内病情不能控制时予加量50%至120mg,仍不能控者予500、250mg/d冲击治疗,病情控制后视病情激素予逐渐减量,同时配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及免疫球蛋白。结果 40例患者应用甲强龙80mg/d治疗,有30例皮损在1周内控制,其余9例予激素加量50%及冲击治疗,病情控制,1例副肿瘤型天疱疮患者死亡。40例患者中有15例同时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丙种球蛋白三联治疗,发现在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减少激素用量、缩短住院时间上均有良效。结论治疗重症天疱疮首先应予足量的激素,其次联合治疗疗效高。
王勉张启国商涛赵小燕蔡良奇
关键词:天疱疮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球蛋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