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文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27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p2 7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 8例正常乳腺组织、2 4例良性乳腺疾病组织、66例乳腺癌组织 p2 7蛋白的表达 ,探讨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结果 正常乳腺组织和良性乳腺疾病组织中 p2 7蛋白的表达率为 10 0 .0 % ( 3 2 /3 2 ) ,癌组织为 5 3 .0 % ( 3 5 /66) ;p2 7蛋白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远处转移显著相关。结论 p2 7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密切相关 ,可能是判断乳腺癌预后的 1项重要指标。
- 曹红亮陈爱军张广德夏文华肖继平
- 关键词: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27蛋白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
- 乳腺癌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过度表达被引量:8
- 1999年
-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了166 例乳腺癌和36 例乳腺良性组织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 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乳腺癌中uPA 的表达程度以及阳性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组织。在166 例乳腺癌中,uPA高表达者90 例(54.2 %) ,低表达者76 例(45 .8% )。uPA 高表达者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低表达者。uPA 表达也与肿瘤大小及TNM 分期密切相关,原发肿瘤越大,TNM 分期越晚,其表达越强。因此,uPA 与乳腺癌的侵袭、转移是密切相关的,也可能是1 个影响乳腺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临床上对uPA 高表达者,术后应给予合理的辅助治疗。
- 肖继平张广德夏文华郭广松凌长明
- 关键词:乳腺癌UPA免疫组织化学
- 晚期肝癌的TNF与5—Fu联合疗法
- 1994年
- 从1990年1月~1993年12月我们采用TNF(Tumor Necrosis Factor即肿瘤坏死因子)和5—Fu(5—氟脲嘧啶)联合治疗晚期肝癌12例,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兹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病例 12例晚期肝癌患者中,原发性肝癌9例,转移性肝癌3例;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40~50岁者7例,40岁以下者1例,50岁以上者4例。 诊断 12例晚期肝癌均为B超和CT所证实。α—FP在300μg儿以下者8例,在300μg/L以上者4例;伴腹水者6例;伴黄疸者5例;肝功能异常者3例。均有上腹不适或疼痛、食欲降低、饮食减少、消瘦等症状。 治疗方法 5—Fu 10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0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用10天;同时用TNF 10万国际单位,肌肉注射,每日1次。
- 夏文华梅运秀殷明兰
- 关键词:肝癌5-氟尿嘧啶肿瘤坏死因子
- p27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8
- 2000年
- 目的 :p2 7基因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它在人类一些恶性肿瘤的表达水平与预后呈正相关。本研究探讨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检测 p2 7蛋白在 6 6例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 ,然后用 χ2 检验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Logrank检验 p2 7的表达与生存时间的关系 ,Cox回归模型作单因素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p2 7在乳腺癌中的高表达率为 5 3 0 3% (35 / 6 6 ) ;低表达率为 46 97% (31/ 6 6 )。p2 7低表达与乳腺癌分期晚 ,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显著相关 ,Logrank检验发现 p2 7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呈正相关 ,Cox模型则显示 p2 7是乳腺癌的一个独立的预后标志物。 结论 :p2 7低表达与乳腺癌分期晚 ,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以及预后差、生存期短显著相关 ,p2 7高表达则相反。我们认为p2
- 曹红亮张广德夏文华肖继平陈爱军
- 关键词: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预后P27蛋白
- 晚期乳腺癌临床综合治疗的探讨
- 1996年
- 从1988年7月至1991年12月,我科收治乳腺癌228例,其中Ⅳ期34例,在这34例晚期乳癌中,进行临床综合治疗的22例,综合治疗包括术前化疗、放疗,手术,术后化疗、放疗,去势,内分泌治疗等。3年生存率为59.09%,5年生存率为22.72%;未治疗的对照组12例中,生存最长的仅1年零7个月。可见综合治疗对提高晚期乳腺癌的生存期是很有益的。同时本文对晚期乳腺癌合理的综合治疗、缓解病情、延长生存期、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等进行了分析。
- 夏文华
- 关键词:晚期乳癌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2
- 1999年
- 目的 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 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00 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的uPA的表达。结果 100 例乳腺癌患者中,uPA高表达55 例,占550 % ;低表达者45 例,占450% 。uPA表达与TNM 分期、淋巴结状况及肿瘤大小相关,与年龄、月经状况、ER 无关。uPA 高表达者的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低于uPA 低表达者。单因素分析显示,uPA 的预后作用与淋巴结状况和TNM 分期相似,但比ER、肿瘤大小要强。多因素分析显示,uPA是影响无病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的一个独立预后因子。
- 肖继平张广德夏文华陈德基
- 关键词:乳腺癌UPA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2
- 2000年
- 肖继平张广德夏文华陈德基凌长明
- 关键词:尿激酶纤溶酶原激活物淋巴结转移乳腺癌
- IL-2与5-Fu联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24例被引量:5
- 1993年
- 以往原发性肝癌的治疗,效果不满意,其主要原因是手术切除率低,化疗毒副作用大,疗效差。近年来外科治疗、介入治疗、综合治疗均有所进展,但是5年生存率仍很低,不超过20%。特别是晚期肝癌生存期就更短,一般在3个月左右。为了提高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生存期,本组用IL-2(白细胞介素-2)与5-Fu(5-氟脲嘧啶)联合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24例,疗效显著,有效率达75%以上。现报告分析如下。临床资料自1989年4月至1992年2月接诊43例肝癌患者,其中已完成一疗程治疗并随访1年半的晚期原发性肝癌24例,男性19例,女性5例;
- 夏文华
- 关键词:肝肿瘤白细胞介素2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