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朝光

作品数:39 被引量:251H指数:9
供职机构:河池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池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内镜
  • 7篇肝硬化
  • 6篇静脉
  • 6篇肝炎
  • 5篇胰腺
  • 5篇胰腺炎
  • 5篇曲张
  • 5篇腺炎
  • 5篇静脉曲张
  • 4篇胆管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上消化道
  • 4篇食管
  • 4篇重症
  • 4篇消化道
  • 4篇消化内镜
  • 4篇酒精
  • 4篇酒精性
  • 4篇化道

机构

  • 34篇河池市人民医...
  • 4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作者

  • 38篇姚朝光
  • 23篇蓝婧
  • 19篇黄理
  • 15篇陈丽芬
  • 7篇覃冬林
  • 5篇韦巍巍
  • 5篇欧琴
  • 3篇吴晓云
  • 3篇黄理
  • 3篇陈丽芬
  • 2篇韦婷
  • 2篇满桂月
  • 2篇覃美凤
  • 1篇顾大勇
  • 1篇黄杰安
  • 1篇欧雪群
  • 1篇蒙如庆
  • 1篇蓝晨
  • 1篇李健
  • 1篇李小敏

传媒

  • 4篇现代消化及介...
  • 3篇肝脏
  • 2篇贵州医药
  • 2篇实用肝脏病杂...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当代医药论丛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广西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现代医学与健...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国际消化病杂...
  • 1篇微创医学

年份

  • 5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7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5篇2012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观察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在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17例NAF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低剂量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观察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高剂量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瘦素(Lepti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96%,明显高于对照组(87.9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Leptin、ALT、AST、TBil、DBil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脂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NAFLD的疗效显著,且高剂量阿托伐他汀的疗效明显优于低剂量者,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陈丽芬蓝婧姚朝光覃冬林黄霜湘
关键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阿托伐他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外胆管结石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7年
肝外胆管结石是肝胆外科临床常见病,严重威胁患者健康。目前该病治疗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以往的手术方式主要以剖腹胆总管切开取石为主,但创伤较大,恢复较慢,后遗症较多。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胆道镜及十二指肠镜等微创治疗技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越来越多的被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采用。微创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也日趋多样化,如经消化内镜治疗,经腹腔镜治疗,腹腔镜联合消化内镜治疗及腹腔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三镜联合治疗等。本文就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中各种微创技术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黄理姚朝光陈丽芬蓝婧黄霜湘江秋维杨月华
关键词:肝外胆管结石腹腔镜消化内镜胆道镜十二指肠镜
气管插管全麻下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不良事件危险因素观察
2024年
目的:研究导致接受气管插管全麻下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4年6月于河池市人民医院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下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患者1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术后有无出现不良事件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术后未发生不良事件)60例,观察组(术后发生不良事件)60例。研究分析导致患者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1)单因素分析,两组在年龄、ASA分级、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血管病史、脑血管病史、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加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分析,气管插管全麻下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Ⅲ级、高血压病史、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气管插管全麻下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术后发生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65岁、ASA分级为Ⅲ级、有高血压病史、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增加。在围手术期需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案,以确保治疗安全性。
覃家凭姚朝光黄洁婕黄理
关键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一种多功能上半身约束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上半身约束带,包括约束带本体和双上肢约束带,所述约束带本体包括肩部约束带、约束主体和腹部约束带,所述肩部约束带和腹部约束带分别安装在约束主体相对的两侧上,所述双上肢约束带可拆卸地安装在约束主体的...
韦月辽杨锐姚朝光黄玉兰燕黄艳艳黎莉莉覃博晓韦钰昆梁小群罗柳思覃温韦利虹黄理蓝婧
文献传递
MR弹性成像与超声内镜用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诊断的比较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比较磁共振(MR)弹性成像与超声内镜检查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河池市人民医院行肝静脉压力梯度及常规内镜检查并确诊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80例患者,同期行肝静脉压力梯度及常规内镜检查后确诊为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肝硬化患者74例。采用MR弹性成像测量肝硬度值(HS)和脾硬度值(SS),采用超声内镜测量总横断面表面积、脾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MR弹性成像与超声内镜指标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组HS为(5.16±0.45)kPa、SS为(8.67±1.08)kPa、总横断面表面积为(0.64±0.14)cm^(2)、脾静脉直径为(15.42±1.79)mm、门静脉直径为(16.71±1.84)mm,高于肝硬化组的(4.42±0.58)kPa、(6.84±1.04)kPa、(0.45±0.10)cm^(2)、(12.81±1.64)mm、(14.62±2.1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HS、SS、总横断面表面积、脾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高于中度和轻度患者(P<0.05),中度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HS、SS、总横断面表面积、脾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高于轻度患者(P<0.05)。HS、SS、总横断面表面积、脾静脉直径、门静脉直径诊断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2、0.839、0.888、0.860、0.954,两两比较显示HS、SS与门静脉直径的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断值分别为4.963 kPa、7.927 kPa、0.541 cm^(2)、14.602 mm、16.054 mm,特异度分别为83.8%、85.1%、83.8%、89.2%、91.9%,敏感度分别为67.5%、73.8%、81.3%、72.5%、88.8%;联合检测的AUC为0.998,特异度为98.6%,敏感度为98.8%。结论MR弹性成像与超声内镜检查对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超声内镜检查的诊断价值更高。
陈丽芬姚朝光蓝婧黄理覃冬林欧琴吴晓云黄霜湘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磁共振弹性成像超声内镜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分析乙型肝炎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滴度与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生的关系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 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滴度(HBV DNA)与慢性乙型肝炎(CHB)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8年9月—2022年1月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75例合并NAFLD的CHB患者作为NAFLD组,另选择175例单纯CHB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发生ACLF的概率。NAFLD组根据患者是否并发ACLF分为ACLF组(n=84)和非ACLF组(n=91)两个亚组。比较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B合并NAFLD患者并发ACLF的影响因素;分析各影响因素与ACLF发生率以及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构建贝叶斯网络模型,使用Netica软件进行贝叶斯网络推理,并对模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 NAFLD组ACLF的发生率为48.00%,显著高于对照组。ACLF组和非ACLF组在年龄、MELD评分、血脂异常、HBeAg阳性、lgHBV DNA、尿素氮(BUN)、总胆红素(TBIL)、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血小板(PLT)、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lgHBV DNA、TBIL、PT、INR是CHB合并NAFLD患者并发ACL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BeAg阳性、CHE、PTA是保护因素(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lgHBV DNA、TBIL、PT、INR与ACLF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HBeAg阳性、CHE、PTA与ACLF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年龄、lgHBV DNA、TBIL、PT、INR之间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分别与HBeAg阳性、CHE、PTA呈明显负相关(P<0.05)。贝叶斯网络模型显示:年龄、HBeAg阳性、PT、TBIL、PTA、INR等变量通过复杂的网络关系与ACLF建立联系,lgHBV DNA、INR、CHE与ACLF的发生有直接联系;节点治疗方式通过影响TBIL、PTA等中间节点联系,间接影响ACLF的发生。结论 HBV DNA滴度是CHB合并NAFLD患者并发ACLF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测ACLF的�
黄洁婕蓝婧姚朝光黄佳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贝叶斯网络模型
十二指肠镜2种方法治疗胆管结石的比较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比较分析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和十二指肠乳头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河池市人民医院及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2010年3月2011年10月住院治疗的60例胆管结石患者,其中38例进行EST治疗,22例进行EPBD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EST组术后结石取净率为94.74%,EPBD组为95.4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5,P>0.05);EST组近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56%明显低于EPBD组的23.80%(χ2=4.102,P<0.05);EPBD组胰腺炎的发生率为19.04%明显高于EST组的2.78%(χ2=4.387,P<0.05)。EST组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4%,而EPBD组未出现远期并发症,二者有显著性差异(χ2=4.655,P<0.05)。结论 EST术和EPBD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结石清除率接近,但EST的并发症特别是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较低,而EPBD的远期并发症较低,说明两种方法各有利弊,但均安全有效,临床应根据患者结石数目和结石大小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姚朝光尹毅霞欧琴韦婷
关键词: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胆管结石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血液滤过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联合血液滤过(HF)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63例ACLF患者,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0)。对照组给予血浆置换(PE)联合HF,观察组给予DPMAS联合HF。对比两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统计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BiL、DBil、AL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PTA、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TNF-α及CR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PMAS联合HF治疗ACLF患者的效果优于PE联合HF,可明显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促进肝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
陈丽芬姚朝光蓝婧覃冬林欧琴黄霜湘覃家凭吴晓云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血液滤过血浆置换
消化内镜止血治疗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作用分析
2023年
分析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NVUGIH)患者采用消化内镜止血治疗的效果。方法 筛选50例样本,分为两组,各25例,分别采用药物止血和消化内镜止血治疗,分析对比其疗效。结果 对研究中相关指标量化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在疗效、各临床指标以及预后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NVUGIH患者实施消化内镜止血治疗,在其疗效、再出血、炎性因子等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还会对患者的预后产生积极影响,值得推广。
黄有能姚朝光
关键词: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再出血
内镜下黏膜切除大肠宽基息肉的治疗价值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大肠宽基息肉采用内镜下黏膜切除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前瞻性的随机对照方法的原则,纳入我院2011年9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确诊为大肠宽基息肉的患者共120例,158个息肉,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手术切除的病理组织送病理科检查,记录并发症和成功率,评价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120例患者的基底直径均在2 cm以上,其中2~3 cm者92例,>3 cm者28例;119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整的剥离,仅一例患者转外科手术治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成功率达99.17%;治疗时间平均为85 min;出现即刻出血6例,迟发性出血者12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仅1例并发穿孔转外科治疗;病理检查管状-绒毛状腺瘤72例,管状腺瘤24例,绒毛状腺瘤24例;40例伴低级别的上皮内瘤变,32例伴高级别的上皮内瘤变;基底边缘的组织并无病变残留。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均无复发患者及残留患者。结论内镜下黏膜切除治疗宽基息肉局部复发率低,是消化系统宽基息肉安全有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丽芬黄理姚朝光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窥镜治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