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璐璐

作品数:18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市南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卒中
  • 8篇卒中后
  • 8篇脑卒中
  • 8篇脑卒中后
  • 8篇肌张力
  • 8篇肌张力障碍
  • 5篇针刺
  • 2篇针刺治疗
  • 2篇针药
  • 2篇针药结合
  • 2篇针药结合治疗
  • 2篇巨刺
  • 1篇心理
  • 1篇药物
  • 1篇医案
  • 1篇医经
  • 1篇针刺法
  • 1篇针刺法治疗
  • 1篇针法
  • 1篇中风

机构

  • 10篇天津市南开医...
  • 10篇天津中医药大...
  • 8篇天津市第三中...
  • 7篇邢台医学高等...
  • 2篇天津城建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姚璐璐
  • 10篇李作伟
  • 10篇李平
  • 8篇金殿蓉
  • 7篇麻微
  • 4篇王珩
  • 2篇李英艳
  • 2篇张红
  • 2篇马骅
  • 2篇袁红
  • 2篇宋骞
  • 1篇刘存志
  • 1篇邢凤池

传媒

  • 6篇内蒙古中医药
  • 3篇中国药物经济...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年份

  • 1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议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康复治疗
2014年
1康复理论对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认识现代康复医学治疗是目前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最基础、最广泛的治疗手段[1]。康复医学理论认为,中枢神经损伤后可通过促进相关神经细胞的轴突发芽,形成新的突触,建立接近于正常的新的神经环路回路一一突触链,实现中枢神经的功能重组,同时抑制异常的低级中枢控制的活动,使其突触链处于受抑制的高阈值状态,从而改善患肢的功能[2]。
姚璐璐金殿蓉李作伟李平麻微马骅袁红张红
关键词:脑卒中肌张力障碍康复
针刺对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机理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1早期针刺疗效脑卒中针刺的早期治疗,主要是防止病情再继续发展下去,并可以增强神经系统的修复功能,增加代偿能力,促进患者的自然恢复过程,为肢体功能恢复打下基础,对脑卒中的复发起到延缓推迟的作用。脑卒中的针刺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早期治疗可使患者尽早恢复自主意识,其后遗症状就越轻,缩短疗程。在未发生痉挛之时干预治疗可以起到预防痉挛发生的目的[1]。治疗痉挛性偏瘫的早期要以促进屈肌肌张力产生为目的,建立正常运动模式,而在患者的恢复期主要是增加经气。早期介入可尽早促进脑组织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有效率,显著改善脑梗死患首瘫痪肢体运动功能积分。
李作伟李平王珩姚璐璐金殿蓉麻微
关键词:针刺脑卒中肌张力障碍
巨刺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1不同时期对巨刺针刺法的认识1.1古代对巨刺针刺法的认识:人类最古老的取穴方法为"以痛为腧",即针刺患病部位的腧穴可以治疗瘫痪肢体,而巨刺法的提出则打破了以前的古老模式,推进了针刺对卒中偏瘫的治疗。
李作伟李平李英艳姚璐璐麻微
关键词:脑卒中肌张力障碍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研究进展
2014年
探讨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方法及其可行性,分析影响针刺疗效的影响因素,以及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方法的分类,肯定针刺方法对于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疗效,有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
李作伟李平王珩姚璐璐金殿蓉麻微
关键词:针刺脑卒中肌张力障碍
针药结合治疗梅核气被引量:2
2013年
梅核气即是气机不利所致的,以咽喉中如有梅核阻,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时发时止为特征的一种咽喉部疾患。相当于现代医学咽神经官能症。笔者通过临床观察将该病分为肝郁气滞、脾虚痰聚、肝肾阴虚三型,并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取得明显效果。
李作伟李平金殿蓉姚璐璐邢凤池刘存志宋骞
关键词:针刺辨证梅核气
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巨刺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30例。A组采用泻阴补阳针刺法配合巨刺治疗,B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巨刺治疗,C组采用单纯泻阴补阳针刺法治疗,D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痉挛指数(CSI)评分。结果 4组治疗后CSI各项评分(腱反射评分、肌张力评分、阵挛评分及总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治疗后腱反射评分、肌张力评分及总分与B组、C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A组治疗后阵挛评分与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治疗后腱反射评分、肌张力评分及总分与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治疗后总分与D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泻阴补阳针刺法配合巨刺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有效方法。
李作伟李平姚璐璐李英艳麻微
关键词:针刺治疗巨刺针法肌张力障碍中风后遗症
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与心理和环境的关系被引量:1
2014年
脑卒中发生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忧伤、抑郁的心理,而心理治疗成为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关键措施,是实施疾病治疗的首要环节。环境因素也是发生脑卒中的主要诱发因素,良好的园林环境、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有利于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患者的恢复。
麻微李作伟李平姚璐璐金殿蓉
关键词:脑卒中肌张力障碍心理
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与药物的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现代中医对中药、中成药和西药治疗脑卒中的方法更加丰富和完善。临床采用药物对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本文就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与药物间的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同仁提供参考。
李作伟李平王珩姚璐璐金殿蓉麻微
关键词:脑卒中肌张力障碍药物
李平教授针药结合治疗帕金森病经验被引量:1
2013年
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缠、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等。李平教授认为可以通过针刺结合中药治疗PD维持低剂量西药,以最小剂量西药达到相对满意效果,降低不良药物反应,减轻神经运动障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
李作伟李平姚璐璐王珩金殿蓉宋骞
关键词:帕金森病针药结合名医经验医案
针对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护理
2014年
1对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护理的认识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发病后将会使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明显下降。患者在由医院向家庭的过渡是非常关键且重要的阶段,回家后家庭是卒中患者的主要康复场所。为了提高患者的知识水平,更好地在家庭中护理与恢复,常常采用对患者进行护理指导教育,针对不同患者并根据病情而实施不同的指导,以提高患者的恢复,降低再次发病的风险。2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护理模式与护理干预2.1护理模式:传统的护理模式是以抢救病人生命、完成药物治疗为主体,随着卒中单元的建立,护理更具有合理性和完整性,体现了对病人的人文关怀。
姚璐璐金殿蓉李作伟李平麻微马骅袁红张红
关键词:脑卒中肌张力障碍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