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5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孔祥新
作品数:
19
被引量:4
H指数:1
供职机构:
绍兴市第一中学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化科学
理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杨国仁
绍兴市第一中学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6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3篇
文化科学
2篇
理学
1篇
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9篇
数学
4篇
妙解
4篇
高考
3篇
向量
3篇
解题
2篇
定理
2篇
圆锥
2篇
圆锥曲线
2篇
赛题
2篇
试题
2篇
平面向量
2篇
向量题
2篇
联赛题
2篇
画板
2篇
几何画板
2篇
教学
2篇
函数
2篇
《几何画板》
2篇
错解
1篇
代数
机构
13篇
绍兴市第一中...
2篇
浙江绍兴市第...
1篇
浙江绍兴一中
作者
16篇
孔祥新
传媒
3篇
数学教学研究
2篇
中学教研(数...
2篇
上海中学数学
2篇
中等数学
2篇
中学数学研究...
1篇
中学数学研究
1篇
中学数学教学
1篇
福建中学数学
1篇
数学学习与研...
1篇
数学教学通讯...
年份
2篇
2010
2篇
2009
1篇
2007
2篇
2006
1篇
2005
1篇
2004
2篇
2003
5篇
2002
共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巧构几何模型 妙解向量问题
被引量:2
2010年
平面向量的核心思想是数形结合,融“数”、“形”于一体,具有几何形式与代数形式的“双重身份”.我们在研究向量问题时,若从向量的形式去解读出几何意义,恰到好处地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就可以将许多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直观化.本文结合近几年高考实例,将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向量问题的妙处作一商榷,以抛砖引玉.
孔祥新
关键词:
向量问题
数形结合思想
平面向量
代数形式
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被引量:1
2007年
新课标的新教材中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变化和特点.其中,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下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和数学学习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几何画板》随之也进入新教材数学课本,我们也应该将其应用到数学教学中.本文结合数学教学中的两个案例,浅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
孔祥新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几何画板》
数学课程
课程内容
数学课本
用不定方程解的个数解一类计数问题
2006年
定理 方程x1+x2+…+xn=k(k∈N+). (1)非负整数解有C(n+k-1)^(n-1)组; (2)当k≥n时,正整数解有C(k-1)^(n-1)组.
孔祥新
关键词:
方程解
计数问题
非负整数解
正整数解
一道概率错解题剖析与反思
2005年
孔祥新
关键词:
错解
解题
一道高中联赛题的简解与引申
2002年
2001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第(12)题,考生反映较难.本文给出其简解及推广. 题目:在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区域栽种观赏植物(如图1),要求同一块中种同一种植物,相邻的两块种不同的植物.
孔祥新
求双层复合最值的解题策略
被引量:1
2006年
孔祥新
关键词:
解题策略
最值问题
数学竞赛
类比推理题——高考数学试题的新亮点
2009年
开普勒对类比情有独钟:“我珍视类比胜过任何别的东西,它是我最可信赖的老师,它能揭示自然界的秘密.”正因为如此,有趣而富有启迪的类比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命题专家的关注,逐渐成为高考命题的新视角.它们往往不是以知识为中心,而是以问题为中心,并不拘泥于具体的知识点,而是将数学知识、方法和原理融于一体,突出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体现数学的思维价值.
孔祥新
关键词:
高考数学试题
推理题
以问题为中心
命题专家
高考命题
巧用公式■=■+λ■/(1+λ)妙解向量题
2003年
1 定理定理1 若A,B,C三点共线,且■=λ■,O为任意一点。
孔祥新
关键词:
向量题
解题技巧
中学数学
对函数自变量理解不当致错例析——2003年北京春季高考(16)题的启示
2004年
笔者在高三复习中,发现对与函数自变量有关的问题理解不当,导致一类问题错误.本文例举几例,希对读者有所帮助.
孔祥新
关键词:
数学教育
函数自变量
图象
也谈直线方程x=my+n的简单运用
2010年
文[1]指出:设直线方程x=my+n是为避免讨论直线斜率的存在性及复杂的运算.笔者认为这只是表面现象,而其数学本质在于直线方程与圆锥曲线方程消元的选择,以达到化二维距离为一维距离的目的.先看例1的两种解法.
孔祥新
关键词:
圆锥曲线方程
直线斜率
数学本质
消元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2页
<
1
2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