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旭
- 作品数:403 被引量:1,053H指数:15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视频中的人-物交互关系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一种视频中的人‑物交互关系检测方法及装置,通过目标轨迹检测提取视频中主语和物体的时空轨迹,再由交互联合推理基于目标轨迹检测的结果识别人‑物交互关系HOI,交互联合推理从目标时空轨迹中提取多模特征,包括人和物体的融合语义特...
- 任桐炜武港山贺云青孙旭
- 手术还是不手术?老年人下肢骨折的治疗方案的选择
- 王骏飞陈一心熊进施鸿飞孙旭
- Halo重力牵引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伴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目的探讨术前Halo重力牵引(HGT)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NF1)合并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至2016年5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鼓楼医院脊柱外科行术前HGT治疗的29例NF1合并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13.7±2.9)岁。测量牵引前后的主弯Cobb角及最大后凸Cobb角,记录牵引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VC)与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牵引前后的参数变化。结果29例患者HGT最大牵引重量为(12.2±2.8)kg,牵引时间(10.2±6.6)周。牵引前主弯Cobb角为(87.5±36.5)°,牵引后改善至(68.4±25.9)°,侧凸矫正率为(21.9±12.1)%(t=9.14,P<0.001);牵引前最大后凸Cobb角为(79.1±27.1)°,牵引后为(59.9±19.4)°,后凸矫正率为(20.2±14.1)%(t=8.55,P<0.001)。其中1例患者在牵引2周时出现右侧臂丛神经麻痹,减轻牵引重量后逐渐恢复。行HGT治疗后,FVC由(0.83±0.16)L上升至(0.89±0.19)L(t=1.48,P=0.12),FEV1由(0.72±0.16)L上升至(0.78±0.20)L(t=0.49,P=0.63),FVC预计值由(42.9±20.1)%改善至(46.9±20.5)%(t=0.98,P=0.33),FEV1预计值由(40.6±19.6)%改善至(43.6±25.8)%(t=1.24,P=0.22)。结论术前应用HGT治疗NF1合并严重脊柱侧后凸畸形可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脊柱畸形和肺功能,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力。
- 刘盾李洋史本龙夏三强石博刘臻孙旭朱泽章邱勇
- 关键词:脊柱后凸脊柱侧凸神经纤维瘤病
- 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患者的脊髓偏移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揭示青少年胸椎特发性侧凸患者椎管内脊髓的偏移,明确其变化趋势,并探讨其可能的发生机制和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包括39名以右胸弯为主弯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测量主胸弯节段内(T5-12)椎管内脊髓与凸凹侧椎弓根之间的距离,计算脊髓的偏移,揭示其变化趋势,并分析顶椎区脊髓偏移与主胸弯Cobb's角和顶椎相对偏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在T5-12节段椎管内,脊髓与凸侧椎弓根之间的距离显著大于与凹侧椎弓根之间的距离(P〈0.05),即脊髓向凹侧椎弓根偏移,且以顶椎区最为显著,而逐渐向两侧端椎区递减。顶椎区脊髓偏移与主胸弯Cobb’s角和顶椎相对偏移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1和0.546)。[结论]胸椎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存在侧凸节段椎管内脊髓偏移的现象,且以顶椎区最显著。研究结果提示脊髓偏移可能与脊椎偏移后凹侧脊神经的牵拉有关,而且凹侧置钉的风险高于凸侧。
- 孙旭邱勇朱泽章王斌俞杨钱邦平朱锋
- 关键词:脊髓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胸椎椎弓根螺钉
- 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治疗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弥漫性特发性骨质增生症(diffuse idiopathic skeletal hyperostosis,DISH)合并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接受TLIF手术治疗33例伴DISH的LSS患者病历资料,男15例,女18例;年龄(65.1±11.2)岁(范围50~70岁);腰椎固定节段(1.45±0.42)个(范围1~3个)。选取同期性别、年龄(范围3岁内)及手术固定节段匹配不伴DISH的33例LSS患者作为对照,年龄(67.3±13.6)岁(范围50~70岁)。临床疗效评估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及腰部、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矢状位测量参数包括腰椎前凸角、腰椎局部前凸角及下腰椎前凸角,采用Pfirrmann分级评估术前椎间盘退变程度,记录术后融合器沉降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术前骨密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融合节段数及术后随访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ISH组患者术前椎间盘Pfirrmann分级为(3.82±0.64)分,明显高于非DISH组(3.20±0.95)分(t=3.109,P=0.002),而腰椎前凸角及下腰椎前凸角明显低于非DISH组(腰椎前凸角37.4°±8.5°vs.45.2°±12.2°,t=3.013,P=0.003;下腰椎前凸角18.3°±3.9°vs.21.9°±5.4°,t=3.104,P=0.002)。两组患者术后腰椎前凸角较术前均明显增加,但随访期间DISH组腰椎前凸角、腰椎局部前凸角及下腰椎前凸角均有明显矫正丢失。末次随访时DISH组腰椎前凸角(43.6°±9.7°vs.50.1°±10.2°,t=2.652,P=0.010)、腰椎局部前凸角(17.4°±6.5°vs.22.7°±7.2°,t=3.138,P=0.002)及下腰椎前凸角(19.1°±4.7°vs.22.9°±5.2°,t=2.540,P=0.013)均明显低于非DISH组。末次随访时DISH组中12例发生融合器沉降,发生率明显高于非DISH组(36.3%vs.12.1%,χ2=5.280,P=0.022)。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ODI及腰部、下肢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
- 闫煌封层刘臻刘臻孙旭邱勇
- 关键词:腰椎椎管狭窄脊柱融合术
- 面向复杂任务的视觉关系检测方法研究
- 作为视觉和语言的桥梁,视觉关系检测(Visual Relationship Detection,VRD)旨在用一组形如<主语,谓语,宾语>的三元组描述图像或视频中的物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它能够为视觉描述生成、视觉问答等...
- 孙旭
- 文献传递
- 椎体U型钉治疗儿童脊柱侧凸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对处于青春期前的儿童脊柱侧凸,由于其发病年龄早,畸形进展迅速,外科治疗非常困难。支具治疗对于控制严重脊柱侧凸的进展无明显作用,而且患儿依从性差,长时间佩戴支具易引起皮肤压疮等问题。为控制畸形的进展,手术治疗往往难以避免。
- 郑欣孙旭邱勇
- 关键词:严重脊柱侧凸椎体支具治疗青春期前发病年龄
- 性别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支具治疗效果的影响
-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评估男、女性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支具治疗疗效,探讨性别因素对支具治疗疗效的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本院200...
- 邱勇孙旭王斌俞杨朱泽章钱邦平朱锋马薇薇
- 关键词: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支具治疗性别差异临床疗效
- 文献传递
- 脊柱Gorham病合并重度侧后凸畸形的手术疗效及其对策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评估脊柱Gorham病合并重度侧后凸畸形的手术疗效,并探讨手术对策。方法2005年1月至2019年12月共确诊脊柱Gorham病合并脊柱畸形患者12例,其中4例接受矫形手术治疗。男3例,女1例;手术年龄的中位数为14.5岁(11.5岁,27.5岁);侧凸和后凸Cobb角的中位数分别为29°(21.5°,78.0°)和94°(78.0°,103.0°)。患者于halo轮椅悬吊重力牵引后均行一期脊柱后路矫形内固定融合术,置钉节段跨越病变椎体,术中行SchwabⅠ或Ⅱ级截骨术,术后接受二膦酸盐类药物治疗。在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侧凸、后凸Cobb角,冠状面平衡及矢状面平衡等参数,在CT和MRI上评估脊柱骨溶解侵袭情况。结果4例患者在牵引3个月(2.5个月,3.5个月)后,脊柱侧凸和后凸Cobb角中位数分别降至23.5°(15.5°,77.0°)和65°(57.0°,83.5°)。矫形术中2例行关节突切除术,2例行Ponte截骨术,手术时间中位数为5.5 h(5.1 h,5.9 h),术中出血量为3095 ml(2950 ml,3320 ml),融合节段为13.5个(12.5个,14.5个),置钉密度为47.8%(40.9%,57.3%)。术后脊柱侧凸和后凸Cobb角中位数分别为18°(10.5°,38.5°)和59°(42.0°,78.0°),矫正率分别为46.7%(33.1%,59.5%)和35%(12.3%,51.1%)。冠状面平衡中位数由牵引前的15.5 mm(9.0 mm,21.0 mm)降为6.5 mm(4.0 mm,9.0 mm),矢状面平衡由14 mm(-18.0 mm,27.5 mm)降至5.5 mm(-5.5 mm,12.5 mm)。随访时间中位数为2.8年(2.0年,3.5年),随访期间1例患者因断棒行翻修手术,未见骨溶解进展、神经损伤及乳糜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期后路矫形术联合术前Halo牵引和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等可满意纠正脊柱Gorham病合并重度侧后凸畸形,但要警惕术后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
- 杜长志孙旭邱勇李松徐亮王牧一王斌钱邦平朱泽章
- 关键词:脊柱侧凸脊柱后凸
- MMP-3、IL-17、VEGF和Collagen-Ⅱ在青少年与中老年突出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 目的 对比细胞因子MMP-3、IL-17、VEGF和Collagen-Ⅱ在青少年与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不同年龄椎间盘突出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收集2015年2月~2016年12月,因腰椎间盘突出症...
- 杜长志邱勇孙旭
- 关键词:青少年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