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素华
- 作品数:8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纤维支气管镜应用螺旋形取石网篮摘除儿童支气管异物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应用螺旋形取石网篮摘除儿童支气管异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支气管异物患儿96例,均行经纤维支气管镜应用螺旋形取石网篮摘除异物,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统计异物的支气管镜下表现、种类。结果 96例患儿支气管镜下见支气管均被完全或部分阻塞,局部黏膜充血肿胀,75例(78.1%)有明显肉芽增生包裹;28例(29.2%)异物取出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时,见深部支气管黏膜肿胀糜烂,较多分泌物附着。异物以固体或易破碎的果仁类为主,以花生最多。异物嵌顿部位:右侧支气管50例(52.1%),左侧支气管44例(45.8% ),双侧支气管2例(2.1% ),异物沉积在右侧者略高于左侧。96例均成功摘除异物,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应用螺旋形取石网篮摘除儿童支气管异物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孙兴珍洪泽胡剑李加新孙素华
- 关键词: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异物儿童
- 内镜下全层切除术治疗≤10 mm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的效果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比较分析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与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在治疗直径≤10 mm直肠神经内分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内镜下切除的直径≤10 mm直肠NETs患者49例为研究对象,其中EFTR组21例,ESD组28例。比较两组病灶大小、操作时间、组织学完全切除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结果EFTR组和ESD组的年龄及性别在组间均衡。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均无出血、继发感染。两组的病灶大小及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FTR组的组织学完全切除率为100%,显著高于ESD组的82.1%(P<0.05)。EFTR组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均与ESD组相似,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EFTR在切除≤10 mm直肠NETs的治疗中术中、术后出血及继发感染风险低,组织学完整切除率较ESD组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曹婷婷陶国全杨晓钟张娟孙素华戴伟杰
- 关键词:内镜下治疗ESD完整切除
- 肠息肉内窥镜下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研究探讨肠息肉行内窥镜下切除术后迟发性出血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在医院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1190例肠息肉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术后并发迟发性出血与否将其分为出血组(27例)和非出血组(1163例),统计分析两组手术患者的肠息肉数量、息肉大小、息肉部位、息肉类型、钛夹使用总数及钛夹夹闭方式的临床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操作者年资,患者年龄、息肉数量以及钛夹使用总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患者性别、息肉分类、息肉部位及钛夹夹闭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3,x^2=46.39,x^2=16.78,x^2=7.05;P<0.05)。两组息肉大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1,P<0.05)。结论:肠息肉内窥镜下切除术后并发再次内窥镜下止血的出血与患者性别、息肉类型、息肉大小、息肉部位以及钛夹夹闭方式有一定的关系,男性患者、乙状结肠部位息肉、长蒂息肉、较大的息肉以及创面垂直夹闭方式可能会增加术后患者的出血风险。
- 唐林晨陶国全杨晓钟孙素华马刚戴伟杰
- 关键词:肠息肉内窥镜治疗出血
- 冷圈套切除术治疗≤1.0cm结直肠息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2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冷圈套切除术(CSP)与热圈套切除术(HSP)治疗直径≤1.0 cm结直肠息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3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因结直肠息肉(直径≤1.0 cm)行内镜下切除治疗的140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CSP组(n=213)和HSP组(n=1190),比较两组钛夹使用、出血穿孔发生率、术后内镜下止血率和组织学完整切除率等。结果HSP组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CSP组(4.9%和0.9%,P=0.003)。HSP组有5例发生术后迟发性穿孔,而CSP组无1例。CSP组息肉组织完整切除率为95.8%(204/213),与HSP组的97.6%(1162/11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SP治疗直径≤1.0 cm的结直肠息肉术后出血风险低,钛夹使用数少,术后内镜下止血率低,而组织学完整切除率与HSP接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 曹婷婷陶国全杨晓钟张娟孙素华戴伟杰
- 关键词:结直肠息肉出血完整切除
- 二氧化碳作胃镜灌注气体对胃全层切除术患者生理功能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观察胃黏膜下肿瘤(SMT)行胃镜下胃全层切除术(EFR)灌注二氧化碳气体对患者术后生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行EFR治疗的胃SMT患者37例,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相关的生命体征及血气分析结果。结果患者均成功施行EFR术,术中均有穿孔发生,并顺利行内镜下缝合。患者EFR前后呼吸频率、脉搏、血p H值、二氧化碳分压、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结合力比较,P均>0.05。结论 EFR术中使用二氧化碳作为胃镜注入气体安全、有效,对患者生理功能无明显影响。
- 戴伟杰孙素华刘华王琼周静芳马刚张娟杨晓钟
- 关键词:胃黏膜下肿瘤气腹二氧化碳
- 胃镜下胃全层切除术中灌注二氧化碳气体和空气对患者术后影响的比较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研究胃黏膜下肿瘤(submucosal tumor,SMT)行胃镜下胃全层切除术(endoscopic fullthick-ness resection,EFR)灌注二氧化碳气体和空气对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院行EFR治疗的SMT 37例,将其随机分为空气组和二氧化碳组,对患者的手术时间、穿孔直径、穿孔修复所需钛夹、术后膈下游离气体深度、术后平均进食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气腹完全吸收时间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有37例胃SMT患者均成功施行EFR术,术中均有穿孔发生,并顺利进行内镜下缝合,两组在手术时间、穿孔直径、穿孔修复所需钛夹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术后膈下游离气体深度、术后平均进食时间、术后平均住院天数、气腹完全吸收时间上二氧化碳组明显低于空气组(P<0.05)。结论:EFR手术中使用二氧化碳作为胃镜注入气体,能有效的缩短患者术后进食时间和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 戴伟杰陶国全孙素华刘华周静芳王琼杨晓钟
- 关键词:胃黏膜下肿瘤气腹二氧化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