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当前国内在介绍美军需求生成机制及作为其工程化实现的联合能力集成与开发系统(joint capabilities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system,JC-IDS)的过程中,因缺乏深入研究而导致在理解方面存在6个典型误区。逐一论述了这些误区的错误所在、产生原因及合理的理解方式,对于我军正确认识美军的需求生成机制并从中汲取经验,进而建立符合我军实际的装备需求论证机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在明确了"工程化"内涵的基础上,研究了美军依托联合能力集成与开发系统(Joint Capabilities Integrationand Development System,JCIDS)建立的与装备需求生成紧密相关的军队联合能力需求生成机制。指出该机制具有典型的工程化特征和很高的工程化程度,集中体现在程序、任务、方法、成果、描述和管理6个方面。逐一阐述了各个方面中蕴含的工程化思想和方法,对建立符合我军特点的装备需求工程学科有一定参考价值。
为弥补定性分析建立的基础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首次将因子分析法引用到指标体系的优化中。在确立基础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计调查表,获得50家承制单位的基础指标项数据,利用系统分析软件SPSS(statistical program for social sciences)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若数据相关性高,那么提炼出的主因子就是评估模型中的第二层指标;若数据相关性不高,则通过咨询专家确定评估指标。由此利用因子分析法优化指标体系,最终确立装备承制单位综合能力评估指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