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佳音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细胞
  • 6篇端粒
  • 6篇端粒酶
  • 5篇单个核细胞
  • 5篇再生障碍性贫...
  • 5篇障碍性贫血
  • 5篇贫血
  • 5篇核细胞
  • 4篇再生障碍性贫...
  • 4篇障碍性
  • 4篇贫血患者
  • 4篇外周
  • 4篇外周血
  • 4篇外周血单个核
  • 4篇外周血单个核...
  • 3篇端粒酶活性
  • 3篇免疫抑制治疗
  • 3篇活性
  • 2篇骨髓
  • 2篇干细胞

机构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广州军区广州...
  • 3篇广州军区总医...

作者

  • 7篇宋佳音
  • 6篇肖扬
  • 5篇王耀春
  • 5篇李力
  • 4篇邝丽萍
  • 3篇张航
  • 3篇吴九龙
  • 2篇王洋
  • 2篇蒋祖军
  • 2篇李勇华
  • 1篇庞妍
  • 1篇李红波
  • 1篇王洋

传媒

  • 2篇华南国防医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广东省医学会...

年份

  • 6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端粒和端粒酶活性的变化
研究背景:端粒是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已逐渐引起国内外血液病工作者的关注。端粒长度缩短和端粒酶相关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造血干细胞衰老,严重影响造血干细胞的植入效率,是骨髓衰竭性疾病的发病原因之...
宋佳音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抑制治疗
氯甲基苯甲酰氨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免疫介导骨髓衰竭小鼠模型体内的归巢被引量:1
2012年
背景:再生障碍性贫血是T淋巴细胞免疫亢进破坏造血干祖细胞的一种异常免疫反应性疾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支持造血功能同时具有免疫调控作用。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骨髓衰竭模型小鼠体内的归巢情况。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骨髓衰竭模型组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于第6天将已标记氯甲基苯甲酰氨的BALB/c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尾静脉注射途径移植给骨髓衰竭模型小鼠,采用流式细胞术和组织学荧光显微镜观察标记细胞在不同组织的动态分布。造模第14天,观察各组小鼠的平均生存时间、外周血血象和骨髓形态学特征。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尾静脉输注后24h在受体小鼠骨髓中可发现氯甲基苯甲酰氨阳性标记细胞,72h时阳性标记细胞数量增多(P<0.05)。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小鼠濒死或处死前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骨髓单个核细胞数与模型组小鼠濒死时相比显著升高(P<0.01)。骨髓衰竭模型组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组平均生存时间短(P<0.05)。结果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输入骨髓衰竭模型体内能归巢至骨髓,促进造血恢复,减轻骨髓衰竭程度,显著延长生存时间。
王洋肖扬李力蒋祖军李勇华庞妍宋佳音
关键词:骨髓衰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细胞示踪干细胞培养
端粒及端粒酶与再生障碍性贫血免疫抑制治疗疗效的关系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与免疫抑制治疗(IST)疗效的关系,探讨AA发病机制及端粒长度对于评估IST疗效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3月71例AA患者,于初诊未接受治疗时留取外周血标本3ml。采用流式一荧光原位杂交法(flow—FISH)检测PBMNC端粒长度,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一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各组PBMNC端粒长度均随患者年龄增长而缩短(6—0.387,p=-0.001)。去掉年龄对PBMNC端粒长度影响,非重型AA(NSAA)组PBMNC端粒长度(30.957±4.502)与重型AA+极重型AA组(29.510±5.91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3),均短于正常对照组(51.086±10.844)(P值均〈0.01)。IST无效组患者初始PBMNC端粒长度(25.357±4.848)低于正常对照组(51.086±10.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部分有效组(30.334±4.464)、完全有效组(32.808±4.68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17、P=0.254)。当AA患者PBMNC端粒长度低于界值点(29.21%)时,IST无效的可能性更大。PBMNC端粒酶活性NSAA组(0.234±0.175)、sAA+VSAA组(0.324±0.178)均高于正常对照组(0.107±0.0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部分AA患者PBMNC端粒长度较同龄正常人缩短、端粒酶活性相对增高,此类患者IST可能无效,应尽早调整治疗方案。端粒或可成为预测AA患者IST疗效的指标。
宋佳音邝丽萍王洋李勇华吴九龙张航李力王耀春蒋祖军肖扬
关键词:贫血端粒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抑制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端粒及端粒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的变化,探讨AA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的新靶点。方法选取2010-09/2013-03月5所医院血液科确诊的71例AA患者,男性36例,女性35例,年龄12~82(39.48±18.78)岁,根据2009年英国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指南分组,其中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on-severe aplastic anemia,NSAA)组35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组26例,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very severe aplasia anemia,VSAA)组10例。同时选取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34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17例,女性17例,年龄10~73(40.68±19.00)岁。于初诊时留取外周血标本3 ml。分别采用流式荧光原位杂交法(flow-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low-FISH)检测PBMC端粒长度,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telomerase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多聚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其端粒酶活性。结果①不同性别者外周血端粒长度无明显差别(t=0.548,P=0.585)。②外周血端粒长度与年龄呈负相关(b=-0.387,P=0.001),不同组间比较,正常对照组端粒长度随年龄增长下降幅度要稍大于NSAA和SAA+VSAA组,NSAA、SAA+VSAA组端粒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一致。③控制年龄对外周血端粒长度的影响,多重比较发现NSAA、SAA+VSAA组外周血端粒长度均显著短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④随机选取NSAA组23例,SAA+VSAA组28例,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34例正常对照组检测端粒酶活性,34例正常对照组中阳性6例(17.6%),23例NSAA组中阳性11例(47.8%),28例SAA+VSAA组中阳性21例(75.0%)。3诊断组外周血酶活性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别(χ2=20.555,P<0.001)。⑤各诊断组年龄和性别对端粒酶活性无明显影响,多重比较示SAA+VSAA组(P<0.001)、NSAA组(P=0.002)端粒酶活性均�
宋佳音邝丽萍吴九龙张航李力王耀春肖扬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端粒端粒酶活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迁延性低剂量^(192)铱受照人员染色体畸变及端粒酶活性变化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受192铱(192Ir)照射人员临床症状、染色体畸变情况及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 cells,BMNCs)端粒酶活性变化,积累迁延性、小剂量受照者远后效应的临床资料。方法以2002-07月发生在作者单位受迁延性、低剂量192Ir意外照射的54人为研究对象,随访受照人员在照射后1个月,1、5、10年的临床症状,微量全血培养法制备受检标本,检测非稳定性畸变和稳定性畸变情况,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技术(telomerase repeat amplifi-cation protocol,TRAP)-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对应时间点的BMNCs端粒酶活性。结果①受192Ir迁延性、低剂量照射后1个月,90.7%受照人员出现不同程度临床症状,多数在1年内消失或改善。②受照人员于照射后1个月非稳定性畸变检出率较高,其中"双+环"畸变率(4.82±0.65)%,稳定性畸变率(1.06±0.07)%,总畸变率(9.62±0.81)%;1年后"双+环"畸变及总畸变率均显著下降至1个月水平的20%;5到10年后非稳定性畸变、稳定性畸变已基本消失。③照射后1月,受照人员BMNCs端粒酶活性为(0.47±0.06),较同龄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1年、5年后受照人员BMNCs端粒酶活性分别为(0.42±0.06),(0.34±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10年后BMNCs端粒酶活性为(0.18±0.06),回落至接近正常水平(P>0.05)。结论 192Ir低剂量、迁延性受照人员早期可出现以"双+环"为主的非稳定性畸变,相对应其BMNCs端粒酶活性增高;5~10年后两者均逐渐回落至正常水平,随访10年未发生骨髓衰竭综合征及白血病等恶性克隆性疾病。
宋佳音肖扬李红波邝丽萍李力王耀春
关键词:低剂量染色体畸变端粒酶骨髓单个核细胞
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端粒-端粒酶活性的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端粒是近年来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已逐渐引起国内外血液病工作者的关注。端粒长度缩短和端粒酶相关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造血干细胞衰老,严重影响造血干细胞的植入效率,是骨髓衰竭性疾病的发病原因之一。根据疾病的成因不同,骨髓衰竭性疾病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
宋佳音王耀春肖扬
关键词:端粒端粒酶造血干细胞移植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端粒/端粒酶的变化及与免疫抑制剂疗效的关系
目的: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NC)端粒长度及端粒酶活性的变化,以及与免疫抑制治疗(imm...
宋佳音邝丽萍吴九龙张航李力王耀春王洋肖扬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端粒端粒酶活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抑制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