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新民

作品数:200 被引量:1,776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71篇专利
  • 18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9篇石油与天然气...
  • 33篇天文地球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化学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文化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气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50篇油田
  • 46篇油藏
  • 28篇低渗
  • 27篇储层
  • 21篇低渗透
  • 18篇采油
  • 14篇压裂
  • 14篇盐岩
  • 14篇碳酸
  • 14篇碳酸盐
  • 14篇碳酸盐岩
  • 14篇驱油
  • 12篇地质
  • 12篇油气
  • 12篇井网
  • 11篇剩余油
  • 10篇油田开发
  • 10篇水平井
  • 9篇岩石
  • 9篇勘探

机构

  • 193篇中国石油天然...
  • 25篇北京大学
  • 18篇中国石油
  • 16篇中国地质大学...
  • 1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1篇中国石油大学...
  • 9篇东北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冀东...
  • 3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长江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国际...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国土资源...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工程院
  • 1篇吉林石油集团...
  • 1篇中国石油吐哈...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99篇宋新民
  • 45篇马德胜
  • 21篇刘波
  • 19篇孙文杰
  • 18篇罗文利
  • 15篇王红庄
  • 11篇宋翔虎
  • 11篇胡永乐
  • 10篇张善严
  • 10篇高建
  • 10篇沈平平
  • 10篇袁士义
  • 9篇王强
  • 9篇王友净
  • 9篇韩冬深
  • 9篇陈曙光
  • 9篇冉启全
  • 9篇高兴军
  • 8篇田昌炳
  • 8篇杨思玉

传媒

  • 22篇石油勘探与开...
  • 14篇石油学报
  • 10篇科学技术与工...
  • 6篇新疆石油地质
  • 3篇吉林大学学报...
  • 3篇大庆石油地质...
  • 3篇油气地质与采...
  • 3篇地学前缘
  • 2篇应用化工
  • 2篇中国能源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测井技术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古地理学报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国外油田工程
  • 1篇现代地质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质科学

年份

  • 8篇2023
  • 5篇2022
  • 9篇2021
  • 11篇2020
  • 4篇2019
  • 9篇2018
  • 9篇2017
  • 6篇2016
  • 16篇2015
  • 21篇2014
  • 16篇2013
  • 17篇2012
  • 5篇2011
  • 11篇2010
  • 8篇2009
  • 10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2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厚度可调的液膜产生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厚度可调的液膜产生装置,包括上环组件和下环组件两部分,下环组件包括金属导电环,导液层、环形盖板和软管接头,所述金属导电环的上表面开有环槽,导液层与环槽形成一封闭的供液空槽,环形盖板与下环形刀口之间形成...
宋新民王红庄张禹负马德胜翁蕊侯庆锋
文献传递
一种多孔介质材料内表面白云石矿化方法及其产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孔介质材料内表面白云石矿化方法及其产品。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容器中,在抽真空的条件下将多孔介质材料完全浸于白云石矿化液体;优选是将多孔介质材料置于容器中,将容器抽真空,然后将白云石矿化液体注入...
周明辉孙文杰刘庆杰张善严高建罗文利马德胜宋新民冀中原郝强升宣英龙江航魏小芳田平
文献传递
低渗透粘弹性表面活性剂的研制和评价被引量:6
2015年
针对低渗透油藏注水突破快、无效水循环严重的问题,开展了粘弹性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的室内研究。通过界面性能和体相流变性能对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体系进行了评价和优化,得到了具有扩大波及体积和提高驱油效率功能,并具有良好注入性的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体系。该表面活性剂还具有良好的界面性能,浓度介于0.05%~0.3%时,能够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到10-2m N/m数量级,并具有迅速剥离油膜的能力。在0.15%以上,体系的粘度随着浓度的升高而迅速升高,当浓度达到0.3%时,体系的粘度达到20.1 m Pa·s(50℃)。该体系能够通过直径0.2μm的核孔膜,而聚合物则因为堵塞核孔,不能通过0.2μm核孔膜。模拟驱油实验结果表明,该体系可以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8%左右。以上研究结果表明,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体系在低渗透油藏低储层伤害开发中具有很大的潜力。
田茂章宋新民马德胜张群周朝晖蔡红岩张帆宣英龙
关键词:低渗粘弹性表面活性剂低界面张力粘度注入性
扶余油田高含水期改善开发效果的实践与认识
扶余油田在'十五'期间综合含水达到88%,年产油由80×104 t以上降至61×104 t,年降幅5×104 t,同时,剩余油分布零散复杂,储层三大矛盾愈加突出,开发效果逐年变差.对此,油田在精细油藏描述、井网调整、浅层...
宋新民尹旭李迎九李玉彤马立文
关键词:扶余油田油藏描述井网调整水平井技术
文献传递
储层相对稳定性及其在储层模拟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2年
储层相对稳定性是以一定的表征尺度为基础 ,储层参数在给定的空间 (或时间 )变程内的变化量是变程的函数。这是沉积储层所普遍具有的特征。储层相对稳定性提供了一种综合测井、地震、地质资料进行定量储层模拟的新途径 ,它能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井的高垂向分辨率和地震的高横向分辨率信息 ,从而提高模型的表征精度。将储层相对稳定性作为储层横向变化的约束条件 ,并与地震随机反演相结合用于定量储层模拟研究 ,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显著提高储层横向预测的精度和外推合理性。
曹宏齐文同宋新民李勇根
关键词:储层储层模拟油气地质随机反演储层预测
世界气候变暖及二氧化碳埋存现状与展望被引量:29
2008年
由于CO2大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趋严峻。21世纪环境保护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全球气温上升控制目标比工业革命前水平高2℃以内,因此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捕获和埋存废气中的CO2是避免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要求CO2须埋存几百或几千年。埋存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小、成本较低且遵守国际法规。CO2地下埋存的主要场所是枯竭的油气藏、深部的盐水储集层、不能开采的煤层和深海等。CO2地下埋存可应对因能源需求增长和CO2排放量增加带来的挑战,必将为全球资源及环境的高水平、高效益开发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江怀友沈平平宋新民胡永乐李治平郭平
关键词:气候变暖枯竭油气藏
扶余油田杨大城子组曲流河相油藏单砂体层次细分及成因被引量:22
2010年
针对陆相曲流河油藏复杂的砂体分布特征及重建地下认识体系关键技术难点,在分析陆相盆地地层建造及曲流河储层形成基础上,通过建立并运用曲流河储集层层次细分方法,将吉林扶余油田白垩系杨大城子组曲流河油藏分为4个砂层组,21个小层。在小层划分基础上,以曲流河单砂体内部构型刻画为重点,通过综合运用岩心、密井网测井、开发动态等资料,对研究区点坝单砂体层次界面、岩相组合及空间展布与配置关系进行系统研究,并探讨了剩余油成因及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形成于弱水动力环境的杨大城子组曲流河油藏点坝单砂体受两级沉积界面控制,形成的侧积体数多在3~4个,侧积面夹角多在4°~7°,平面规模差异较大。孤立型、搭接型、叠加型和切叠型是储集层单砂体空间配置的主要方式。受点坝侧积泥岩等夹层及注采方式影响,剩余油多分布于点坝、孤立及切叠砂体中,构成了油藏实施二次开发的物质基础。
李军宋新民薛培华张海龙孙景民
关键词:剩余油扶余油田
砂砾岩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以克拉玛依油田二中西区八道湾组为例被引量:26
2012年
冲积扇扇中砂砾岩油藏开发后期储层强非均质性引起的注采不平衡、层间干扰矛盾及层内差异等问题极为凸显。以克拉玛依油田二中西区八道湾组冲积扇扇中砂砾岩油藏为例,开展了储层非均质性精细表征研究。运用野外露头观察、岩心描述、测井相分析等,以单砂体刻画及其内部构型技术为支撑,细化了砂砾岩油藏不同类型沉积微相-岩相。结合不同类型单砂体宏观与微观非均质特征,总结出扇中砂砾岩油藏剩余油富集的3种类型:Ⅰ型辫状水道粗砂岩相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属中孔-中细喉型;Ⅱ型辫状水道细砂岩相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为细孔-细喉型;Ⅲ型辫状水道砂砾岩相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为中细孔-中喉型。其中Ⅰ型与Ⅱ型储层剩余油基本分布在储层中上部物性较差、非均质性相对较强的部位,而Ⅲ型砂砾岩相储层由于受岩性与物性差异影响,局部易形成高渗部位,剩余油多呈条带状分布在层内非均质变强、物性变差的部位。针对该类型油藏,以"认识储层非均质性,并解决储层非均质性"为切入点来分析剩余油分布,为砂砾岩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预测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作用。
何辉宋新民蒋有伟彭仕宓李彦兰孙景民
关键词:冲积扇砂砾岩储层非均质性剩余油克拉玛依油田
测定电场中岩石润湿性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测定电场中样品岩石润湿性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记录系统、支持系统、样品池、电场发生系统。在该装置中,所述记录系统包括摄像机及柔光光源,所述支持系统包括工作底座和样品台,所述样品池具有构成封闭容器的样品...
周明辉孙文杰宋新民马德胜王强罗文利刘波
文献传递
伊拉克H油田Mishrif组下段隔夹层特征及开发策略被引量:1
2023年
依据岩心、铸体薄片、分析化验、地震、测井、生产动态和数值模拟等资料,对伊拉克H油田Mishrif组下段MB2-MC1层段生物碎屑灰岩隔夹层发育主控因素、成因类型、展布特征、注水开发影响和技术策略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对海平面上升旋回中的滩前斜坡和滩间沉积、相对海平面下降旋回中的沼泽沉积和下切充填沉积、高频旋回中的生屑滩沉积下部作为物质基础,叠加破坏性成岩作用是隔夹层发育主控因素,形成滩体下部型、滩间型、滩前斜坡型、沼泽型和下切充填型5类隔夹层,其渗透率主体为(0.05~1.50)×10^(-3)μm^(2),孔喉半径为0.05~0.5μm,渗流能力低;隔层位于MB2-1和MB2-2小层顶部、MC1-1小层底部以及MC1-3小层,夹层主要发育于MB2-1和MB2-2小层内部;隔层连续处底部注水见效慢,油水界面缓慢均匀抬升,地层压力亏空大,隔层不连续处底水锥进,油井见水后含水率快速上升,产油大幅下降,夹层分布处底水绕流作用显著,上下地层压力梯度发生一定改变;开发过程中应充分利用隔层连片隔挡、夹层局部发育的特征,坚持分层系开发,采用大井距边注顶采和小井距底注顶采相结合的高效注水开发模式,依据隔层与夹层的类型和分布特征,优化井位部署,保证低含水期的最大采出程度。
余义常宋新民林敏捷郭睿朱光亚沈毅沈博珩李峰峰
关键词:隔夹层注水开发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