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辉淇
- 作品数:11 被引量:54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CCM反激开关变换器的高效低
- 宋辉淇
- 关键词:损耗模型小信号模型
- 一种新型单级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设计分析被引量:9
- 2005年
- 提出一种隔离变压器不对称驱动信号的单级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进一步优化该类电路磁元件参数。分析了新电路的工作原理。以满足电磁兼容标准为目标的高性能价格比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电流谐波限制标准的要求不同对于电路的设计有很大的影响。由于IEC2000-3-2电磁兼容标准的变化,通过分析新旧电磁兼容标准文件,获得新电磁兼容标准的重要变化信息,进一步优化和提高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性能价格比具有很大的潜力。建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与满足标准谐波限制的完整的数学分析关系,为优化电路设计和提高开关电源的性能价格比提供理论分析依据。最后,建立实验样机,实验结果验证了理论预期。
- 林维明宋辉淇Javier
- 关键词:电磁兼容标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
- 反激同步整流变换器的损耗模型分析
- 建立了反激同步整流变换器的损耗模型。对功率MOSFET工作过程中的各种损耗进行详细的分析,对变压器、滤波电容等主要元件的损耗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利用MathCAD软件,对反激同步整流变换器的损耗进行具体的实例分析,并通过实...
- 宋辉淇林维明
- 关键词:反激变换器同步整流技术损耗模型
- 文献传递
- 新电磁兼容标准条件下的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设计分析被引量:7
- 2006年
- 电磁兼容标准是强制性的,因此满足特定的电磁兼容标准是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研究的重要内容。低成本小功率的开关电源设计以满足电磁兼容标准为目标,电流谐波限制标准的要求不同对于电路的设计有很大的影响。由于IEC1000-3-2电磁兼容标准的变化,许多过去标准中划分为D类装置设备在新版本标准中划分为A类,通过分析计算,按照新标准重新计算的开关电源磁元件尺寸可大幅度地减小,进一步降低成本和提高性能价格比。本文以有源单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和无源LC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为例,对新电磁兼容标准条件下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进行设计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十分接近。
- 林维明宋辉淇华晓辉黄俊来
- 关键词:电磁兼容标准功率因数校正技术性能价格比
- 基于CCM反激开关变换器的高效低输出电压直流电源的研究
- 高功率密度的小功率直流电源模块是一种技术含量较高的电力电子产品,对其相关技术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其中,模块电源的高转换效率是各模块电源厂商产品的重要技术指标,也是电力电子界科研人员的主要研究对象;应用高效同步整...
- 宋辉淇
- 关键词:损耗模型小信号模型
- 文献传递
- 同步整流技术的特点与分析比较被引量:29
- 2006年
- 同步整流技术在低压大电流开关模块电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从同步整流器件、主要电路结构以及工作方式等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同步整流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以便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同步整流技术。文章最后给出了采用PWM控制、输出3.3V/8A的同步整流反激变换器的实验波形。
- 宋辉淇林维明
- 关键词:同步整流技术电路拓扑驱动方式
- 同步整流反激变换器的损耗模型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建立了同步整流反激变换器的损耗模型。对主要开关器件同步整流功率MOSFET和开关功率MOSFET工作过程中的各种损耗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变压器、滤波电容等其他主要元件的损耗模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利用MathCAD软件,对同步整流反激变换器的损耗进行具体的实例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损耗模型分析的有效性。
- 宋辉淇林维明
- 关键词:反激变换器同步整流损耗模型
- 基于开关周期平均模型的仿真分析被引量:1
- 2005年
- 采用PWM三端器件的开关周期平均化模型,建立了主要DC/DC变换器拓扑———Buck、Boost、Buck-Boost的统一的、适用于PSPICE软件的仿真模型.进行了上述变换器在CCM和DCM状态下仿真模型的推导,采用此模型进行仿真,具有速度快、实现简单且符合实际电路需求的特点.应用该模型,给出了Buck变换器的仿真实例.
- 宋辉淇林维明
- 关键词:仿真
- 同步整流技术的特点与分析比较
- 本文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同步整流技术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以便于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同步整流技术。
- 宋辉淇林维明
- 关键词:开关电源整流技术电路拓扑
- 文献传递
- 同步整流技术的特点与分析比较被引量:7
- 2006年
- 同步整流技术在低压大电流开关模块电源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从从器件、电路结构以及工作方式等三个不同的角度,对同步整流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以便于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应用同步整流技术。
- 宋辉淇林维明
- 关键词:同步整流技术电路拓扑驱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