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康复
  • 1篇电刺激
  • 1篇电离子
  • 1篇电离子导入
  • 1篇运动疗法
  • 1篇直流电离子导...
  • 1篇踏车
  • 1篇踏车训练
  • 1篇体感
  • 1篇痛症
  • 1篇综合康复
  • 1篇卒中
  • 1篇卒中患者
  • 1篇离子导入
  • 1篇疗法
  • 1篇疗法治疗
  • 1篇脑卒中
  • 1篇脑卒中患者
  • 1篇康复效果
  • 1篇类风湿

机构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宋达
  • 2篇季向东
  • 1篇舒彬
  • 1篇毛智群
  • 1篇卞丽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多通道FES踏车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感觉-运动能力的临床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踏车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本体感觉、平衡及步态的影响。方法:选取4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普通主被动踏车训练,观察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和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踏车训练。治疗前、治疗8周后采用平衡仪评估患者的本体感觉;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患者的平衡功能;采用三维步态评估患者的步行功能。结果:治疗8周后,2组患者ATE、Time以及步宽的数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数值更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BBS评分、步长、步速、健侧时间摆动占比以及下肢各关节最大活动角度的数值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的数值更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患侧下肢ATE差值与步宽差值呈正相关(P<0.05),与步长差值、步速差值、健侧摆动时间占比差值、患侧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屈伸角度差值均呈负相关(P<0.05);患者Time差值与步宽差值呈正相关(P<0.05),与步长差值、步速差值、健侧摆动时间占比差值、患侧髋关节/踝关节屈伸角度差值均呈低度负相关(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踏车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本体感觉,进一步改善平衡功能以及步态。
宋达陈兰陈煜赵薇薇王彤
关键词:脑卒中本体感觉
动静结合康复疗法在早中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动静结合康复疗法对早中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早中期(关节功能障碍分级在Ⅲ级及以下者)RA患者6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药物、理疗常规治疗法,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动静结合康复疗法,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比较两组疼痛改善效果,评价两组晨僵时间、关节功能障碍改善程度。结果治疗后干预组关节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关节晨僵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及对照组治疗后关节功能障碍程度均有改善,但对照组效果不及干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静结合康复疗法能明显改善早中期RA患者病情,具有良好的康复效果。
季向东舒彬宋达
关键词:康复效果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跟痛症
2009年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对跟痛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跟痛症患者62例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均口服抗骨增生胶囊及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治疗。观察组加用超短波、运动疗法、ADL指导等。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双足负重时目测类比定级法(VAS)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下降;1周内最长可持续行走或站立时间较对照组延长;Mayo Clinical Scoring System(MCSS)足部功能评定法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能明显提高跟痛症的康复效果。
季向东毛智群宋达卞丽
关键词:直流电离子导入跟痛症超短波运动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