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晨霞
- 作品数:7 被引量:31H指数:4
- 供职机构: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专业护士岗位准入制度实践效果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岗位准入管理制度对提升护士专业能力的效果。方法通过制定专科培训方案及护士准入标准,观察护士持证上岗情况及后期工作表现。结果实施专业护士岗位准入制度后,提高了护士专科理论知识、专科技术操作考核合格率及临床实践能力(P <0. 05)。结论施行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的护士准入模式,提高了护士的护理能力与质量,满足了人员培训与专科发展的需求。
- 王越霞居晨霞
- 关键词:岗位胜任力专业护士
- 细节护理对降低老年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 2023年
- 探讨对老年静脉留置针患者提供细节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纳入的病例均为应用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纳入的病例数共有120例,研究从2022年1月开始纳入病例,截止到2023年1月,选取的病例均是这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并留置静脉留置针的老年患者,随机分组,将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将另外6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采取细节护理,分析两组病情发展及转归情况。结果 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较少,静脉针留置时间长,住院时间段,自护能力、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对老年静脉留置针患者采取细节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延长静脉针的留置时间,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加快病情好转。
- 陈莉洁居晨霞杨蕾
- 关键词:老年患者静脉留置针细节护理并发症满意度
- 内关、足三里穴位按摩联合镇痛药物缓解晚期肿瘤重度癌痛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讨内关、足三里穴位按摩联合镇痛药物在控制晚期肿瘤患者癌痛中的效果。方法将96例晚期恶性肿瘤合并癌痛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使用镇痛药物合并穴位按摩,对照组单纯使用镇痛药物,评价2组患者的癌痛缓解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6%,对照组有效率为79.2%,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关、足三里穴位按摩联合镇痛药物能有效缓解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癌痛症状。
- 居晨霞
- 关键词:内关足三里按摩重度癌痛
- 30度角扩皮潜行固定器控制PICC扩皮出血的效果评价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评价30度角扩皮潜行固定器对控制B超引导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PICC)出血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10月在我院住院的需行PICC置管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在30度角扩皮潜行固定器下进行纵向扩皮,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纵向扩皮,比较2组患者扩皮后即刻、第2天、第7天出血差异。结果试验组即刻出血量和第2天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第7天穿刺点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30度角扩皮潜行固定器下行纵向扩皮,可使扩皮角度及深度精确化,缩小穿刺点伤口范围及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居晨霞庄美华王晓雯潘雪芬
- 关键词:手术后出血
- 桥式固定法对于提高PICC导管护理效果的评价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探讨桥式固定法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维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2组均采用相同的中心静脉置管换药包,并按照标准的PICC导管维护流程进行维护。对照组导管按传统方法固定,实验组按照桥式固定法固定导管。比较2组导管部位压疮、导管折叠发生率和患者的舒适感。结果实验组导管处压疮、导管折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1.667,P=0.001;χ~2=12.992,P<0.001),患者的舒适感高于对照组(χ~2=17.014,P<0.001)。结论在行PICC导管固定时,桥式固定法优于传统导管固定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居晨霞董亚芳
- 关键词:PICC置管术导管护理
- 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 2008年
- 生物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Cetuximab,商品名爱必妥)是特异性阻断表皮生长因子(EGFR)的IgC单克隆抗体,EGFR在72~82%的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中高表达。西妥昔单抗与结直肠癌EGFR特异性结合,且竞争性抑制EGFR和其他配体结合,发挥抗肿瘤作用。2004年2月美国FDA批准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本院应用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化疗治疗1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现介绍护理体会如下。
- 居晨霞
- 关键词:转移性结直肠癌联合化疗治疗西妥昔单抗靶向药物表皮生长因子伊立替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