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婴儿新型Ⅰ期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麻醉处理
- 2005年
- 目的 :探讨骶管阻滞在 6个月以下小婴儿新型Ⅰ期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中的应用。方法 :35例结肠手术患儿均采用基础 +骶管阻滞。结果 :35例患儿全部顺利实施骶管阻滞 ,其中有 1例因改为经腹手术而改为全麻气管插管麻醉 ,有 2例因术中出现呼吸抑制行气管插管 ,其余病例均在骶管麻醉下完成手术。结论 :骶管阻滞可以用于小婴儿新型Ⅰ期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
- 庄萍郭晋莹李晓红
- 关键词: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麻醉小婴儿
- 婴幼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管理
- 2006年
- 郭晋莹庄萍付焕珍
- 关键词:呼吸道异物取出术麻醉管理婴幼儿气管异物取出术术中意外
- 含胰岛素晶体停跳液与传统晶体停跳液对小儿心肌保护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04年
- 张改焕庄萍程燕生张鸿毅陈瑞
- 关键词:胰岛素晶体停跳液小儿心肌保护手术体外循环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并重度肺动脉高压心内直视手术32例的麻醉体会
- 2005年
- 史素丽程燕生庄萍
-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重度肺动脉高压心内直视手术麻醉处理
- 4Kg以下婴儿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麻醉观察
- 2005年
- 目的探讨小婴儿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中的麻醉管理。方法对18例小婴儿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行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诱导用药:芬太尼、万可松、异丙酚,术中维持用药异氟醚。监测气腹前5min、气腹后5min及腹腔放气后5min的心率(HR)SpO2、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2)、气道控制压力变化值(PP)、血气监测,并将三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8例患儿手术成功,麻醉期间无低氧血症发生。麻醉期间呼吸、循环相对平稳,与气腹前5min相比气腹后5min患儿PH值有所下降,PETCO2、PaCO2、SBp、DBp、PP有比较明显的上升(P<0.05)。结论腹腔镜用于新生儿及小婴儿手术有皮肤创伤小熏对呼吸、循环、代谢影响小的优点,小婴儿腹腔镜下行幽门环肌切开术可行,安全性好。
- 史素丽庄萍付焕珍
- 关键词:腹腔镜麻醉
- 体重10kg以下小儿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矫治术的麻醉体会
- 2005年
- 目的探讨低体重、畸形复杂的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矫治术的麻醉管理方法,以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 33例10 kg以下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患儿.畸形类型:心室间隔缺损,心室间隔缺损+心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心内膜垫缺损.心功能Ⅱ~Ⅲ级.麻醉用药:芬太尼、维库溴铵、辅以低浓度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体外循环(CPB)前对于心功能差的患儿用正性肌力药: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钙剂.CPB后强心、扩张肺血管、改善微循环,应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等.结果手术全部成功,由于术后并发症死亡5例.结论低体重、畸形复杂的先天性心脏间隔缺损矫治术的麻醉管理重点是保护心功能、避免心律失常、做好房室、血管间的分流管理,保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运用有效的镇痛、适当的过度换气、扩张肺血管药物控制肺动脉高压.麻醉管理、手术质量、体外循环控制、围手术期的治疗,都是取得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围手术期的治疗以及相关设备、药物的完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 史素丽程燕生付焕珍庄萍
- 关键词:低体重心间隔缺损麻醉
- 婴幼儿呼吸道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管理
- 呼吸道异物是婴幼儿常见的急症.在行小儿气管镜析或异物取出术时,若术中操作不当或麻醉管理欠妥,都将增加术中意外和死亡的发生率.麻醉常有一定的困难和危险,故麻醉的管理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山西省儿童医院近几年80例该种患儿的麻...
- 郭晋莹庄萍付焕珍
- 关键词:呼吸道异物麻醉
- 文献传递
- 丙泊酚不同给药方式在小儿腺样体切除术中的应用比较
- 2005年
- 庄萍郭晋莹
- 关键词:腺样体切除丙泊酚不同给药方式小儿扁桃体切除术药理特性
- 两种麻醉方法应用于PDA结扎术的观察
- 1999年
- 史素丽庄萍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PDA结扎术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