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尿管
  • 5篇手术
  • 5篇输尿管
  • 4篇弹道碎石
  • 4篇碎石
  • 3篇弹道碎石术
  • 3篇电切
  • 3篇增生
  • 3篇输尿管镜
  • 3篇碎石术
  • 3篇气压弹道
  • 3篇气压弹道碎石
  • 3篇前列腺
  • 3篇前列腺增生
  • 2篇治疗输尿管上...
  • 2篇上段结石
  • 2篇肾脏
  • 2篇输尿管上段
  • 2篇输尿管上段结...
  • 2篇术后

机构

  • 15篇中国航天科技...
  • 4篇南昌大学第一...
  • 2篇江西医学院第...
  • 2篇北京航天总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江西省医学科...

作者

  • 16篇廖晓星
  • 11篇侯垒
  • 5篇孙庭
  • 5篇胡彬
  • 3篇杨江华
  • 2篇马伟立
  • 1篇滕淑文
  • 1篇李建兴
  • 1篇唐洪林
  • 1篇李昊
  • 1篇徐婷
  • 1篇刘炯
  • 1篇于洪远
  • 1篇谢秋霞
  • 1篇陈志刚
  • 1篇马伟立
  • 1篇胡彬

传媒

  • 7篇中国现代医药...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泌尿外科临床实习带教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从理论学习转向临床实践的重要阶段,实习期间对每例患者的诊断与治疗都是一次临床实践过程,通过反复多次的临床实践,不断的丰富临床经验,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疗工作者。因此实习期间的实践过程中带教老师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实习期带教老师的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每位实习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泌尿外科有自己的学科特点,笔者总结了近几年来的泌尿外科实习带教问题并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廖晓星滕淑文侯垒史复
关键词:泌尿外科手术
高危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疗效观察
2009年
目的观察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分别观察63例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与同期7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手术前后的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结果63例患者手术后均恢复自主排尿,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及残余尿量与术前比较,均有意义;IPSS、最大尿流率与同期TURP术72例患者手术疗效对比无显著意义,而残余尿量绝对数值对比有显著差异。结论高危患者能在纠正基础疾病后,积极行TURP术治疗,效果满意。
廖晓星崔功静侯垒孙庭
关键词: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及鉴定被引量:10
2004年
目的探讨肾小管上皮细胞体外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①采用机械分离结合酶消化法获取肾小管,原代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②利用动态观察、细胞化学染色法及细胞的透射电镜扫描进行鉴定。结果①肾小管段不同换液时间24h、48h、72h、96h、120h,贴壁率分别为:0.1378±2.048E-02、0.3300±7.969E-02、0.5411±3.919E-02、0.5344±2.506E-02、0.4389±3.018E-02,以72小时首次换液最佳。②肾小管上皮细胞成功原代培养并于第4~7天处于对数生长期。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均呈阳性,透射电镜扫描见细胞面向液层的刷状缘有大量微绒毛形成。结论采用机械结合酶消化法可分离到较纯的肾小管,肾小管段培养72h首次换液细胞贴壁最佳,肾小管上皮细胞用化学结合形态学及鉴定。
廖晓星唐洪林孙庭侯垒崔功静
关键词: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酶消化法
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76例分析
2011年
目的分析总结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行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结果单次碎石成功率为77.6%(59/76),术后随访2~12周,结石排净率68.4%(52/76),肾积水由术前2.9±0.8cm降至1.4±0.6cm,未出现输尿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气压弹道碎石治疗上段输尿管结石疗效确切,熟练掌握输尿管镜的操作技巧使这一方法安全有效。
廖晓星崔功静侯垒胡彬史复孙庭
关键词:气压弹道碎石术输尿管上段结石
经尿道选择性电切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与传统电切比较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高危前列腺增生经尿道电切手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将181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高危组(79例)和对照组(102例),通过手术前风险评估,处理风险因素,高危组采用经尿道选择性电切治疗,对照组常规经尿道电切治疗。对比各组手术前后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及两组间手术时间、切除组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高危组平均手术时间(36.5±8.7)min,切除腺体组织13~65 g,平均28.7 g,术后残余尿量(39±17)ml,术后并发出血、尿路感染、尿失禁例数分别为11例、13例、5例,IPSS评分从术前(22.4±2.5)分下降至术后(11.7±2.2)分,Qmax从术前(7.3±1.7)ml/s提高至术后(13.7±2.1)ml/s。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52.0±10.3)min,切除组织(15~102)g,平均41.7 g,术后残余尿量(37±8.9)ml,术后并发出血、感染、短期尿失禁例数分别为4例、5例27例,IPSS评分从术前(18.7±3.5)分下降至术后(11.3±1.9)分,Qmax从术前(9.2±2.3)ml/s提高至术后(15.9±3.2)ml/s。两组间对比手术时间、切除组织重量、术后出血、感染及短期尿失禁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IPSS、Qmax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患者采用选择性电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术后尿失禁发生率低的优点。
廖晓星侯垒崔功静胡彬史复孙庭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手术风险
酮康唑抑制术后阴茎勃起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探讨酮康唑抑制阴茎手术术后勃起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行阴茎手术的患者于术前检查谷氨酸丙酮酸转移酶和r-谷氨酰转移酶,随机分成3组,A组从术前1d开始至术后第3d;B组从手术当天开始至术后第4d,口服酮康唑400mg次,3次d;C组从术前第1d开始至术后第3d,口服乙烯雌酚1mg次,3次d,术后观察患者阴茎勃起的次数及持续时间,并复查谷氨酸丙酮酸转移酶(GPT)和r-谷氨酰转移酶(r-GT)。结果:A组抑制有效率96.15%,B组有效率88.45%,C组有效率61.54%,三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χ2=11.46,P<0.05),A、B两组间也有显著差异(χ2=4.33,P<0.05),除C组中有一例患者术后出现谷丙转氨酶异常外,其余患者上述两项检测均正常。结论:酮康唑是一种有效的、防止术后阴茎勃起的药物,其抑制术后阴茎勃起效果比乙烯雌酚好,短期内用药不影响肝功能,术前一日给药效果更佳。
廖晓星侯垒崔功静胡彬陈志刚
关键词:酮康唑阴茎勃起
巨大前列腺增生多并发症1例被引量:1
2006年
廖晓星崔功静侯垒刘炯
关键词:巨大前列腺增生
急性睾丸附睾炎致睾丸坏死误诊2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2012年
急性睾丸附睾炎是常见泌尿外科疾病,好发于青壮年,以睾丸附睾肿胀疼痛为临床表现,一般诊断比较容易,但特殊类型急性睾丸附睾炎可表现为急性血管缺血病变,易与睾丸扭转误诊。我院2007—2010年收治急性睾丸附睾炎误诊为睾丸扭转2例,现报道如下。
廖晓星崔功静侯垒胡彬史复
关键词:误诊
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精索静脉曲张
2011年
精索静脉曲张是由于精索静脉回流受阻或瓣膜不全,血液反流引起血液淤滞,导致蔓状静脉丛迂曲扩张所引起,是泌尿外科常见病,多见于青壮年,主要以阴囊坠胀不适、不育就诊,多发生在左侧。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能有效减轻症状,改善精液质量。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我科对15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行腹腔镜下Hem-o-lock施夹钳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马伟立侯垒崔功静史复胡彬廖晓星
关键词:腹腔镜下精索静脉高位结扎结扎术精索静脉曲张睾丸动脉
北京丰台地区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了解北京丰台地区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CAUTI)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抗菌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丰台区东高地社区医院、万源路社区医院、东营房社区医院及北京航天总医院239例CAUTI患者进行尿培养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统计分析病原菌特点及耐药情况。结果239例尿路感染患者标本培养出255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41株(55.3%),革兰阳性菌44(17.3%),真菌70株(27.5%);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73/255,28.6%),革兰阳性菌以肠球菌为主(17/255,6.7%),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55/255,21.6%)。大肠埃希菌、白色念珠菌、屎肠球菌检出病例中,2015年所占比例均高于2014年。主要革兰阴性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舒巴坦、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60.00%,对亚胺培南、美洛配能的耐药率均<8.33%;主要革兰阳性菌屎肠球菌、葡萄球菌对克林霉素、头孢西丁、妥布霉素、甲氧苄啶、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苯唑西林、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75.00%,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5.88%,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00%。结论 CAUTI主要致病菌为革兰阴性菌,并有较多的条件致病菌如真菌及革兰阳性菌,致病菌耐药现状严重,应注意减少感染的发生,并严格遵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指导临床用药。
廖晓星侯垒于洪远徐婷崔功静杨江华马伟立
关键词: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病原菌耐药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