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伯伟

作品数:90 被引量:475H指数:1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南京大学人才引进培养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篇文学
  • 14篇文化科学
  • 7篇历史地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34篇文学
  • 15篇文学批评
  • 14篇代文
  • 11篇古代文学
  • 10篇文化
  • 9篇汉籍
  • 8篇中国文学
  • 8篇文学研究
  • 8篇国文
  • 8篇国文学
  • 7篇中国文学批评
  • 7篇诗文
  • 7篇文化圈
  • 6篇域外汉籍
  • 6篇中国古代文学
  • 6篇诗格
  • 6篇批评史
  • 6篇文学批评史
  • 6篇古代文学研究
  • 6篇汉文化圈

机构

  • 81篇南京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作者

  • 81篇张伯伟
  • 1篇周勋初
  • 1篇程千帆
  • 1篇张勇

传媒

  • 10篇文献
  • 9篇文学遗产
  • 7篇中国社会科学
  • 6篇文学评论
  • 4篇社会科学文摘
  • 3篇南京大学学报...
  • 3篇文艺理论研究
  • 3篇中国文化
  • 2篇复旦学报(社...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典籍与文...
  • 1篇新华文摘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文艺研究
  • 1篇文史哲
  • 1篇江淮论坛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中州学刊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汉文学史上的1764年被引量:11
2008年
1764年朝鲜通信使在日本的唱酬笔谈活动是汉文学史上的一个转捩点。表现在朝鲜方面,是使臣对日本文坛整体的全新认识和高度评价,在日本方面,则是对朝鲜诗文的贬抑。通信使将其对日本文坛的印象和评价带回朝鲜,从而在朝鲜文坛引起反响,不仅改变了他们对日本文学和人物的态度,而且影响到对本国文学及中国文学关注点的转移。1764年朝日间的唱酬笔谈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它促使朝鲜人从日本文明的进步中转变了其对清代文章学术的认识,并刺激他们形成了汉文学圈整体视野的雏形。而日本文人也从自身的不断进步中获得自信心和优越感,对朝鲜乃至中国的文学日渐轻视。
张伯伟
关键词:汉文学
论唐代的规范诗学
这里使用的“规范诗学”一语,来自于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中的一个定义。之所以要借用这样一个说法,是因为它能够较为简捷明确地表达本文对唐代诗学中一个重要特征的把握。
张伯伟
关键词:唐代修辞声律句法结构诗歌艺术
文献传递
钟嵘《诗品》的批评方法论被引量:15
1986年
文学批评方法的更新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心和探讨。本文认为,为了建立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学体系,不仅要引进新方法,还应对传统的方法作一番认真的反思。由此,本文对钟嵘《诗品》的批评方法进行了考察,归结为"品第高下"、"推寻源流"、"较其异同"、"喻以形象"、"知人论世"、"寻章摘句"六种方法,从中国历史上追溯源流,又同国外某些方法进行比较。通过分析研究,本文作者认为可以得到两点有益的启迪:一,每种方法都各有长短,加以综合运用,才能够全面地把握研究对象。二,对各种方法不能照搬,应加以必要的改造,融铸中西,以现代新知去引发古典智慧,使各种新方法由移植而改造,最终走向民族化,或许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张伯伟
关键词:文学批评方法诗品批评家谢灵运
骑驴与骑牛——中韩诗人比较一例
骑驴和骑牛是古代中国诗人和韩国诗人的外在标志之一。这两种坐骑既有区别,同时又贯注着相同的精神追求。本文在全面网罗中韩两国相关文史典籍的基础上,一方面描述了骑驴和骑牛这两种不同现象在两国文学史上的展开过程,又进一步分析其形...
张伯伟
文献传递
论《吟窗杂录》被引量:4
1995年
论《吟窗杂录》张伯伟《吟窗杂录》是一部汇编唐宋诗格、句图及诗论的总集。从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来看,这并非是唯一的。但由於早期的同类著作大多已经亡佚,所以这部本来并不高明的“俗书”,也就具备了难得的文献价值。兹就环绕该书的若干问题,稍作阐述如次。一《吟窗杂...
张伯伟
关键词:诗格《直斋书录解题》《全唐诗》《诗式》《四库全书总目》《诗品》
中韩笔谈文献中的衣冠问题新探——兼谈东亚笔谈的研究方法被引量:2
2022年
在东亚地区传世的汉籍文献中,存在大量的笔谈资料,留下了一幕幕真切、生动的历史场景。但若使用不当,在研究中就很容易陷入“以偏概全”或掉进“碎片化”的陷阱。本文拟以“长时段”为研究方法,但也不废“短时段”和“中时段”的呈现。试图通过几个集中的片段,呈现短时段的历史图景;这些以时间顺序展现的历史图景,构成了作为中时段的趋势变动;通过联缀起来的不同的趋势变动,不仅可以看到在一个长时段中丰富而又变化着的历史图景,也能够理解和把握东亚汉文化圈的“断裂点”。本文是这一系列论文中的一篇,截取十七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的将近三百年的时间段,集中讨论了中韩笔谈文献中的衣冠问题。
张伯伟
关键词:中韩笔谈衣冠长时段
“意法论”:中国文学研究再出发的起点被引量:12
2021年
"意法论"是中国文学批评传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批评方法,虽然这一概念出现在明代,至清初由创作论转移到批评论,但它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儒家和佛教经典解读的基础,以及文学批评史上对"法则"探讨的长期积累。作品中的"意"是由所指代表的内容,而"法"是由能指代表的形式。其宗旨是,就创作而言,作者要透过"法"以完美地呈现"意";就批评而言,读者要从"能指"去把握"所指"。但批评传统中的"意法论"尚处于"未完成"阶段,只是建立了基本原则,其内涵和意义需要我们在理论上继续阐发并在实践中继续完善。通过"文本化""技法化"和"人文化"的分解,期待将"意法论"三位一体地融合起来,并在研究实践中建立起一种动态的平衡,就可以经受20世纪以来种种批评模式的挑战和考验,也可以直面当下文学研究的种种弊端和缺陷,成为今日文学研究再出发的起点。
张伯伟
关键词:文学研究文本化人文化
论日本诗话的特色——兼谈中日韩诗话的关系被引量:17
2002年
本文在深入考察日本诗学文献的基础上对日本诗话进行了综合研究 ,提出日本诗话的产生同中国诗话向日本的大量传入以及由此引发的论诗风气有关。同时通过与韩国古代诗话的对比 ,指出对中国诗话的批评是日本诗话的特色之一。此外还结合日本汉诗的历史演变 ,分析了日本诗话的“诗格化”和“小学化”特色 ,并为中日韩诗话的交流提供了例证。
张伯伟
关键词:诗话古代诗诗格汉诗诗风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问题被引量:23
2016年
回顾百年来的中国学术,除去文献、人物和史实的考辨,其学术方法、理论框架和提问方式,占据主流的都是"西方式"的或日"外来的",这已经成为今日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之症结所在。因此,加强对理论和方法的建设与实践,应该成为学术研究的一个重心。在这样的探究工作中,套用西方理论固不可为,无视西方理论更不可为。我们的观念和方法应该自立于而不自外于、独立于而不孤立于西方的学术研究。由新材料而带来的新问题,本身就往往是学术研究的新对象,是既有的理论和方法未曾面对、未曾处理因而往往也束手无策的课题;不仅需要我们提出新的方法论原则,这些材料本身也蕴含了许多具体研究手段的施展空间,为理论和方法的设计与实践提供了无限的可能。
张伯伟
关键词:文学研究汉文化圈
“去耕种自己的园地”——关于回归文学本位和批评传统的思考
2020年
201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新编了一种出版物——《古代文学前沿与评论》。在第一辑的卷首,刊登了一组总题为"‘十年前瞻’高峰论坛"的笔谈,汇集了当今活跃在学术研究第一线的21位老中青学者的发言稿,在一定程度上,将其视作对当下古代文学反思的代表,也许是合适的。在目前的古代文学研究中,以文献挤压批评,以考据取代分析.
张伯伟
关键词:文学本位中国文学批评史文学批评古代文学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